雀鸟之魂

来源 :躬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zhenze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雀:短翎瘦影亦横空
  一
  麻雀是属于乡村的,它们是乡村的精灵和歌者。乡村没有麻雀,乡村是孤独的。树上没有麻雀,树是孤独的。天空没有麻雀,天空也是孤独的。是的,没有麻雀的世界,是多么的孤独。
  孤独,是一个可怕的词语。它让人想起失眠的暗夜,茫茫沙漠独行的人,大海里漂泊的孤舟。
  我一直认为,一个村庄,是由人、麻雀、树、炊烟组成的。人是一个村庄的主宰,没有人就没有村庄;麻雀是村庄的歌手,没有麻雀的村庄,是沉寂的,少了一些灵动;树是村庄的风景,村庄里没有树,村庄就显得枯萎,没有生机;炊烟是村庄脸上的胭脂,炊烟把村庄打扮得虚幻、缥缈、隽秀、美丽。
  麻雀是歌手,我从未怀疑。村庄是麻雀的舞台,在村庄的舞台上,麻雀的歌声格外的清脆、悠扬、高亢。大地也是一个大舞台,麻雀也可以在舞台上尽情地演唱,但离开村庄的麻雀,却没有了观众。没有观众,麻雀的歌声就显得喑哑。
  一个村庄,没有麻雀,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连一只麻雀都不肯栖息的村庄,这个村庄很可能是荒芜的,到处弥漫着腐败的气息。麻雀也可能会落在房舍上、树枝上、院子里,但是很快,它们就会离开,这里的空气里,有刺鼻的酸臭或者是腐败的气息。这样的味道,会让麻雀们呼吸困难,落荒而逃。
  在我的记忆里,麻雀从没有离开过村庄,那怕是很短的时间。如果一个村庄一整天看不到麻雀,这个村庄就不适宜人居。我父亲的一生,是在麻雀的歌声陪伴下度过的;我爷爷的一生,是在麻雀的歌声陪伴下度过的;我爷爷的爷爷的一生,也是在麻雀的歌声陪伴下度过的。没有哪个人,生活在没有麻雀的世界里。这是我父亲说的,我父亲不认识字,但我父亲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我父亲是智慧的。
  我父亲告诉我一个朴素的真理,麻雀是古典的。几千年几万年,麻雀一直存在着,它们就生活在我们居住的村庄里,陪伴着我们。我想没有人会对此产生怀疑。你怀疑麻雀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就像怀疑女人不会生孩子一样,毫无道理。我相信在乡村生活过的人,也都不会怀疑。
  人与麻雀,看似是两种不同的物种,但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群体。乡村没有麻雀的存在,乡村就少了一些生动,少了一些精气神。就像一片山,没有树林,没有花草,没有鸟群,山就是一座死山。村庄也一样,没有树,没有鸟,没有猪马牛羊,没有鸡鸭鹅,就不可能构建美丽祥和的生存环境。
  父亲最后的日子,总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时常仰着脸,瞪着一双空洞的眼睛,在寻找什么?我有一次问父亲看什么,父亲说:“人不来看我,鸟也不来了,那么多的麻雀,哪里去了?”父亲病重期间,格外的寂寞,他自幼热爱戏曲,唱了一辈子戏,结识了很多唱戏的朋友。可他的那些朋友,却很少有人来看他。父亲是多么希望他的朋友来陪他说说话,可是没有。没有朋友的日子,父亲就看麻雀,看飞来飞去的麻雀。父亲是那么的孤独,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孤独的父亲,只能期望飞来一群麻雀陪伴他。
  麻雀就在院子里飞来飞去,就在房前屋后的树上鸣叫。父亲不是不知道,父亲说麻雀,其实是说人。父亲戏唱的好,在我們家乡很有点名气。且为人厚道,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没有跟人争吵过,甚至没有大声说过话。我知道,父亲对麻雀的责怪,其实是对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一种抱怨。
  1983年的深秋,父亲孤独地离开人世。在父亲临终的前几天,父亲一会说姜某某来看他,一会又说杨某某来看他。听见院子里麻雀叫,父亲说,是不是有人来看他,惊了麻雀。后来父亲说听到猫头鹰的叫声,是猫头鹰在叫他。此前的两天,确实有猫头鹰蹲在我家房后的黄楝树上鸣叫。在乡村,有一种说法:“夜猫子进宅,灾事到来。”父亲说:“该来的都来了,我该走了。”其实,该来的很多没来,这只是父亲的幻觉,或者是父亲的自我安慰。
  在我的记忆里,1983年的深秋,父亲临终的那天,成群的麻雀,在我家的房前屋后鸣叫。也许,麻雀是在为我父亲送行。也许,麻雀是留恋我家院子里的谷粒。那一年,因为父亲生病招待客人,不停地在院子里晒粮食,打米磨面。
  但我觉得,不管是麻雀为父亲送行,还是偷窥我家院子里的粮食,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与麻雀相比,麻雀比人有情。毕竟,人与麻雀共居多少年。
  二
  麻雀是古典的。最早的麻雀,是从《诗经》里飞出来的,带着一串鸣响,扑扑棱棱射向天空。然后,它们飘落在乡村的茅草房和长满绿叶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再然后,轻轻地飘落在农家的院子里,在尘土里,寻找一粒农人遗落的谷粒。
  《诗经》里说:“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说的是麻雀绕屋而飞的景象。在《诗经》里,我只知道这短短的两句,是关于麻雀的。在远古的时候,麻雀似乎不受文人的待见,一部《诗经》,对于麻雀的描述,少之又少。但再想,一部《诗经》,能提到麻雀,也足以说明麻雀的知名度之高。
  小小的麻雀,灰不溜秋的麻雀,形不惊人、貌不压人、声不迷人。与百灵比,它没有婉转的歌喉;与黄鹂比,它没有艳丽的羽毛;与鹦鹉比,它学不会说话。它能走进《诗经》,该是多大的造化?虽然麻雀没有先天的资源优势,但是麻雀,它有着别的鸟没有的风骨,麻雀性烈、高傲,不食嗟来之食。宁可撞死,也不愿活在笼子里。因此,麻雀很难养活。所以说,麻雀,它是鸟中的精灵,是鸟之魂。
  看看麻雀的名字,你就知道,麻雀,它是多么的具有广泛的知名度。麻雀是雀科雀属的鸟类,又叫树麻雀,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贼、只只、嘉宾、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亦叫北国鸟。在伏牛山,麻雀又叫做“小虫、虫儿。”一种鸟,有这么多的艺名,就是现在国际巨星,也未必能与之相比。
  我比较喜欢“老家贼”这样的俗名。所谓家贼,大多指儿女偷了父母的的钱物。人们把麻雀当作家贼,无形之中,把麻雀当做了自家人,当做了自家的儿女。此一点,足以看出,麻雀在乡村人心中的位置。
  家雀,这个称谓,我也喜欢。农人把麻雀是视为家养的雀,又有几种鸟能享受如此殊荣?麻雀是惟一的吧!在伏牛山区,七八十年代的乡村,在茅草房、瓦房、木屋的房顶上、瓦缝里、檩子上、屋檐下,随处可见麻雀的身影。很多时候,麻雀像燕子一样,在农家的屋里飞来飞去,然后飞到院子里。你看麻雀,你就觉得,那些小小的生灵,就是你自家养的。   每年冬天,下雪的日子,早晨开门的第一件事,母亲就抓一把碎米,或是一把谷粒撒在雪地上。雪天撒一把谷粒,成了母亲的习惯,很多年如此。那时我少不更事,对母亲在雪地撒谷粒感到不解。母亲说:“人要吃饭,鸟也要吃饭。一只鸟,也是性命。”
  我常在下雪的日子,看到麻雀在院子里一蹦一跳,不时用尖尖的喙,在雪地里啄来啄去,偶尔仰起头,吞下一粒遗落的谷粒或者是残渣剩饭。有时也用细细的腿,扒拉雪地里的柴草,希望找到一粒草籽。
  我后来才明白,母亲撒一把碎米或者谷粒,是把那些雀儿当作自家人对待的。这似乎是平常之举,但却饱含着一种怜爱。也许在乡村,很可能每家每户都会在雪天,在院子里撒下一把谷粒。乡村人的善良,其实就是一把谷粒。再也许,我们的先辈,就是用这种方式,把对鸟雀的爱,一代又一代传递下来,形成了一种古老的习俗。
  我没有考究过,这样的习俗,是不是我们的先辈们留传下来的。但答案似乎不容置疑。是的,在乡村,人们对麻雀的爱,是一种朴素的情怀。这样的爱,是古典的爱;这样的情怀,是古典的情怀。
  我们不应该怀疑,我们对这个世界里所有生灵的热爱。
  三
  文人也爱麻雀,其爱尤深。在唐宋诗词中,麻雀也常常被诗人们吟咏。在中国花鸟画中,麻雀一直是主角。
  我在这里,不说唐诗宋词里的麻雀,也不说元明清民国诗歌里的麻雀,历代诗歌里,麻雀入诗,胜不胜数。我想说一个画家,他的画,与麻雀有关,与动物有关。在我眼里,他是真正的画家。
  北宋画家崔白,生不得志,生活颠破流离,生活在民间。正是因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的作品,也多是以民间动物为主题。他所画的雀、蝉、鹅被世人称作“三绝。”
  崔白关于麻雀的画作,在他的作品中,占有一定的数量。他画的《寒雀图》,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隆冬的黄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栖入寐。画中的麻雀,有的憩息安眠,有的姗姗来迟,还有的似动非动,鸟雀的灵动在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栖、宿鸣中被表现得惟妙惟肖。树干在形骨轻秀的鸟雀衬托下,显得格外浑穆恬澹,苍寒野逸。
  看崔白的画,我就想,作为草根的崔白,是幸运的。正是他生活在民间,使他有更多的机会观察生活在乡村、山野、田间的小动物。如果他生活在都市,住在豪华的官邸里,他就不可能画出这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没有他的乡村生活,也许,世上就没有了《寒雀图》、《双喜图》等传世名画。如此看来,对于崔白来说,漂泊不定的生活,于他而言,是一种幸运。
  清代文人郑板桥也爱雀鸟,郑板桥对雀鸟的爱,既不在他的书画里,也不在他的诗词里。在郑板桥大量的书画、诗词作品里,我没有看到麻雀的影子。但是,这并不影响郑板桥对雀鸟的热爱。
  他在《十六通家书》末有“书后又一纸”里说:“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辗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郑板桥说的鸟国鸟家,当然就是绿树掩映的乡村农家。听一片啁啾,毫无疑问,是麻雀的啼鳴。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养鸟不如种树,有树就有鸟。
  郑板桥爱鸟雀,他爱的不是笼中鸟,是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鸟。郑板桥的爱,是大爱,是智慧的爱。
  宦海沉浮,在历经十二年的官员生涯后,一贫如洗的郑板桥回到了他的老家,靠卖书画为生。我不知道,郑板桥回到家乡兴化后,他居住的房前屋后,是否种满了树?但三五绿柳,一片翠竹,还是有的。竹园里,飞来飞去的麻雀,还是有的。我现在的单位,有一片竹园,上面就落满了麻雀,清晨起,一片啁啾。
  当一群麻雀从我们头顶掠过,一片清脆的啁啾声在天空中回旋,这样的天籁之音,又有谁不喜欢呢?清晨,一阵啁啾之声响起,又有谁能拒绝这美妙的歌唱呢?是的,我们无法拒绝。因为,我们喜欢这些小精灵们带给我们的快乐。
  我老家的房屋,就在山坡下,房前屋后,生长着槐树、黄楝、桐树、枣树等各色杂树,我家的房子,被根深叶茂的树木包围着。每到夏天,从远处看,你根本看不到房子,只有一片树林。成群的麻雀,就蹲在树枝上,没完没了地鸣叫。我的家,其实就是麻雀的家。
  我现在居住的阳台,摆满了吊兰、兰花等花草,阳光明媚的日子,总有三三两两的麻雀光顾。它们在花草间蹦蹦跳跳,不时洒下欢快的鸟鸣声。每当此时,儿子就轻手轻脚地走近阳台,生怕惊飞了麻雀。可每次走近阳台,麻雀总是受惊而飞。儿子也总是沮丧地说:“麻雀飞走了,麻雀飞走了。”我问儿子:“喜欢麻雀吗?”儿子说:“喜欢。啾啾——喳喳——唧唧,叫的可好听呢!”一个幼稚的孩童,他对某一种事物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这样的场景,是多么的美妙啊!遗憾的是,我不会画画。如果我会作画,画一幅《百雀图》或者是《麻雀戏兰图》,怕是也要成为传世之作。不会作画的人,尚且如此。那么,麻雀入诗入画,也在情理之中。
  四
  我在春天,回到家乡。这是2015年的五月。
  此刻,阳光灿烂,白云飘荡。我站在家乡的山坡上,我眼前的山坡,光秃秃的,除了开着黄花的花生,就是丛生的野草。山坡上,看不到一棵树。但我知道,这里曾经长满了茂密的松树,但在1990年代开荒造地时,所有的树,还有树下的栗毛,都被砍伐,留下的是眼前长着花生和杂草的梯田。
  山坡上,没有了树,麻雀也难得一见。还有曾经生活在这里的鸟们,它们都离我们远去。天空上,偶尔飞过的云雀,留下一串“嘀嘀呖呖”的鸣叫声。我茫然地看着眼前的花生地,心中不免落寞。终于,有几只麻雀落在田埂上,它们迈着缓慢的步子,在寻找着什么?一粒草籽?一条虫子?或者是失去的家园?
  吃过早饭,我出门时,母亲问我:“去哪里?”我说:“去山坡上转转。”母亲说:“山坡上除了花生,啥也没有,光秃秃的,鸟不拉屎,有啥好看的。”
  确实没啥好看的。
  曾经,山坡上一片的绿,绿得炫目。成片的松树,一棵挨着一棵,郁郁葱葱。成群的鸟,在树枝间跳跃。没有松树的地方,长满了栗毛。这个时候,正是养蚕的时节,黄澄澄的柞蚕,爬满了栗毛,有的正在吐丝结茧。三三两两的布谷鸟,盯着黄澄澄的柞蚕,在天空上鸣叫,看准时机猎食。   母亲说山坡光秃秃的,其实村庄不也是光秃秃的吗?到处是楼房、平房,钢筋水泥堆砌的建筑,冷冰冰的。村里守着房子的,几乎都是老人、妇女、儿童,面孔既熟悉又陌生。那些熟悉的,年轻力壮的人,他们带着梦想,走进了城市。把房子和土地,留给了他们的父母妻儿。曾经喧闹的村庄,冷清清的,让人窒息。
  走在村庄里,甚至听不到一声鸟叫。钢筋水泥构建的房子,把不该消失的和应该消失的,都弄得无影无踪。原来房前屋后的树,因为扩建房屋,被砍伐一空。原来的土墙,墙洞里都是麻雀的窝,现在的楼房、平房,已没有了墙洞,麻雀无法筑巢。原来的麻雀,飞起来一大群,落地上一大片,叽叽喳喳惹人烦。可现在,再也看不到听不见,村庄一片死寂。
  村庄已不像村庄,如果把村庄的房子有序地排列起来,村庄更像是城镇。最早的村庄,是一片林子,里面长着杨树、柳树、槐树、桃树、梨树、枣树,开花的不开花的,结果的不结果的,花红柳绿;最早的村庄,是凌乱的草房、瓦房,低矮的茅屋,飞檐走壁的瓦房,青瓦走脊的草房,各色建筑,应有尽有;最早的村庄,是鸟的家园,麻雀、喜鹊、黄鹂、燕子,在村庄里飞来飞去,把沉寂的村庄唤醒。
  此时,我心中的那个由人、树、鸟和炊烟构建的村庄,在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中,烟飞灰灭。只有凌乱的记忆,复原我原初的记忆。
  相思鸟:魂梦共渡同心桥
  一
  我站在岁月的风中,向你传递一个关于鸟的故事,或者是与鸟有关的爱情故事。
  我被这个故事深深触疼,一种尖锐的疼痛,在周身弥漫。爱情,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白头偕老;爱情,原来是悲愁,是无尽的相思。甚至是化作一对鸟,也不能双栖双飞。
  这个故事的主题,就是相思。相思,究竟是什么,我说不清,但我知道,相思的滋味,是无法言表的。但我想,相思应该是鱼玄机的“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是晏殊的“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是苏武的“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我的讲述,应该回到很遥远很遥远的远古,故事发生在一个山乡小镇,一个嫌贫爱富的员外,员外才貌双全的的女儿和一个贫穷的书生,演绎的一场生死绝恋。
  很多很多年前的远古,有一个叫翠儿的姑娘,虽生活在乡村,但饱读诗书,颇具文采。一日,翠儿外出散心,见一书生正在吟诗,翠儿便放慢脚步,仔细聆听。书生吟道:“孤身一人空飘零,每日独品月泣凌,只知天上宫阙乐,哪晓心间自悲情。”翠儿听后便随口应道:“百花丛中独争艳,花艳无人赏花颜,惟有愁心寄明月,不知与谁吐真言?”
  吟诗答对之后,书生和翠儿已是情投意合,两人默默注视着,千古奇缘一瞬间产生。那书生自与翠儿相见之后,被翠儿的才、貌深深打动。便求媒婆前来说媒,员外嫌弃书生无官无钱,拒绝了求婚。书生不甘心,就到翠儿家打杂。从此以后,翠儿和书生便偷偷相见,翠儿抚琴,书生吟诗。二人情真意切,蜜意浓浓。
  但翠儿父亲却把翠儿许配给宰相的儿子,并择日完婚。被逼无奈,翠儿只好跟父親说明真相。员外听后大怒,用乱棍将书生赶了出去。不久,翠儿大病,无药可医。为了挽救女儿,翠儿父亲答应他们的婚事,并资助书生赶考,不管是否金榜题名,都同意他们成婚。
  书生赶考途中,被翠儿父亲派人弄瞎了眼睛。从此,书生流浪在外,乞讨为生。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书生活了下来。为了与翠儿相见,书生一路打听,摸索着回到了翠儿的家乡,他只有一个愿望,回到翠儿身边。
  翠儿终于知道,书生被父亲所害。就在与宰相儿子成婚的当天,翠儿疯了。人们知道有两个人,一瞎一疯,他们口中都不停的吟诵着爱情的诗篇。但两个相爱的人,同在一个小镇,却没能走到一起。终于,在天寒地冻的雪夜里,疯子翠儿和瞎子书生冻饿而死。化作了两只鸟,终日鸣叫,呼唤着寻找自己的爱人,诉说心中的思恋。
  这两只鸟,就是相思鸟。
  相思鸟,嘴鲜红色,上体橄榄绿色,胸黄色或橙色,腹部乳黄色。那绿和红,是翠儿的锦缎;那黄和橙,是书生的布衣;那鲜红的嘴,是鲜血染成。
  也许是上天不忍人世间太多的分离,就把相爱的鸟,用一根红线牵在一起。后来的相思鸟,不再是悲戚的鸣叫,而是双栖双飞,唱着爱情的歌。
  我们今天看到的相思鸟,都是成双成对,十分的恩爱。
  二
  少年时代,对于一种鸟的记忆,总是留在伏牛山下的一个小村庄,总是留在村西那片樱桃林。那片樱桃林,其实也就十来棵,靠着闻老三家的后院。树不是闻老三家的树,是生产队里的树,因为离闻老三家近,就委托闻老三管理。
  每年农历四五月,是樱桃成熟季节。树上挂满了红丢丢的樱桃,晶莹透明,看一眼就流口水。那个年代,乡村的果树,基本上就是柿子、核桃、桃子、李子、杏子、枣子,但都不成规模,东家两棵柿子,西家两棵核桃,李家两棵杏,张家两棵桃。十几棵樱桃树在村子里,算得上一片果林了。樱桃成熟时,小伙伴们就趁闻老三不在家,偷偷摸摸摘一把樱桃解解馋。
  闻老三光棍一条,家住的又偏僻,每次偷樱桃前,先去闻老三家看看,只要人不在家,我们就可以美美吃上酸甜可口的樱桃了。
  樱桃好吃,人喜欢吃,鸟也喜欢吃。每次去偷樱桃,总能看到有鸟在樱桃树上啄樱桃。看见鸟,我们就恨得牙根痒痒的,抓起石子就砸鸟,恨不得一下子把鸟砸死。
  有一次摘樱桃,刚走近樱桃林,就听见“叽儿啾啾—叽儿啾啾”的鸟叫声。抬头看,是两只从未见过的鸟,红嘴绿羽,叫声清脆。这么美的小鸟,我们有点舍不得轰撵,一直看着两只鸟吃饱后飞走。
  村子里的人说,那鸟叫“红嘴鸟。”但谁也不知道,“红嘴鸟”就是相思鸟,就算知道叫相思鸟,我们也不懂得相思的含义。后来我们去摘樱桃,隔三差五,总能看到“红嘴鸟”在樱桃树上啄樱桃。
  有一天去温玉奇家玩,想起“红嘴鸟,”就告诉温玉奇,我们看到一种很稀罕的鸟,红嘴绿背,很好看。温玉奇听我们说完,把我们带到他养鸟屋子里,指着笼子里的鸟说:“是不是这种鸟?”我们做梦也没想到,温玉奇还养有这种稀罕的鸟。温玉奇笑着说:“这鸟叫相思鸟,也叫红嘴鸟。”   本来是想在温玉奇面前卖弄一下,谁知道温玉奇还养有这种稀罕的“红嘴鸟”。温玉奇还告诉我们:“相思就是经常不见面,但你心里想着我,我心里想着你。”他怕我们弄不明白,指着柴大娃说:“你爹在煤矿,你妈在家里,两人经常不见面,你妈就经常想着你爹,你爹呢?看不到你妈,夜里就想你妈,这就是相思,懂吗?”
  柴大娃那时候十一二岁,听不懂,就说:“我爹我妈又不是鸟,咋还相思呢?”温玉奇听了就笑:“小兔崽子,二球货。”柴大娃就说:“你才二球货,谁说过,鸟还会想鸟?”
  好像那年我十五岁,大概是1978年吧!那以后,我就记住了相思鸟。后来的山坡上,偶尔还会出现相思鸟,但我都记不清楚了。惟有这一次,我至今依然记得。
  柴大娃后来就喜欢上养鸟,想养一只像温玉奇养的红嘴鸟,但红嘴鸟很少,就捉了一只牛屎八哥养,说是红嘴鸟。他找温玉奇学养鸟,但不管温玉奇怎么帮他,他养的鸟还是养不活。直到他去煤矿当工人,也没养活过一只鸟。温玉奇有次对我说:“这个柴大娃,榆木疙瘩,还去煤矿当工人,我要是他爹,是不会让他去挖煤的。”温玉奇的意思很明白,怕他进了煤窑,出不了煤窑。
  不过,温玉奇看走了眼,柴大娃看着笨头笨脑,其实一点也不笨,在煤矿干得很不错,还当了个小头头,管着几十号人呢!
  三
  说说温玉奇养的那对相思鸟。
  那鸟,红嘴、绿翅、白肚、黑眼,小巧玲珑,娇艳妩媚。一雌一雄,相视而鸣,恩爱异常。每天清晨,总能听到它们“叽儿啾啾——叽儿啾啾”地鸣叫。不叫时,就在笼子里上蹿下跳,啄食,饮水,然后依偎着蹲在鸟笼里,梳理羽毛,十分亲密。
  温玉奇对两只相思鸟格外关爱,每天早晨,总要提着鸟笼,在后山坡转一圈遛遛。春夏季节,时不时到山坡上给它们捉虫子吃。隔三差五,给鸟们晒晒太阳,洗洗澡。他老婆说:“死鬼孙,生儿子时,连尿片也没洗过,伺候鸟,比伺候他儿子还经心。”
  有一天去他家看鸟,看到笼子里只有一只鸟,蔫头耷脑的,没有一点精神。再看身上的羽毛,凌乱不堪,头上还秃了一小片。問了温玉奇才知道,那只雄鸟跑了。
  那天温玉奇喂罢鸟,他老婆喊他吃饭,他回过头说了两句话,那只雄鸟趁他说话不注意时,溜出鸟笼飞走了。雄鸟飞走,雌鸟不高兴,“啾啾啾”大声鸣叫,一边叫一边在笼子里飞,把鸟笼撞得晃晃悠悠,身上的羽毛纷纷脱落。雌鸟在笼子里折腾得精疲力尽时,就蹲在笼子角,不声不响,不吃不喝。
  那只飞走的雄鸟,并没远走,就在温玉奇家院墙外的一棵枣树上鸣叫。笼子里的鸟听到雄鸟叫,就在笼子里扑腾。没办法温玉奇就把雄鸟赶走,但停一阵子,雄鸟就又回到枣树上,继续蹲在树枝上叫。
  雌鸟开始绝食,但听到雄鸟鸣叫后,又开始吃食。吃过食后,就蹲在笼子角,一声不吭,任凭温玉奇怎么逗它,也不叫一声。
  温玉奇把雌鸟的笼子挂在院子里,用细线拴着雌鸟,打开鸟笼的门,想用雌鸟吸引雄鸟回到笼子里。但雄鸟飞到笼子上,与雌鸟隔笼而鸣,却不进鸟笼。两只鸟就这样隔着笼子,不停地鸣叫,那叫声有点哀怨,有点忧伤,但又有点欣喜和期待。
  温玉奇说:“看着两只鸟这样叫着,心里也不是滋味,放走吧,舍不得,不放走,又有点于心不忍。”
  那只雌鸟,温玉奇最终还是放飞了。
  那天上地干活,走时忘了喂鸟。中午回来,坐在门槛上抽烟,看到雄鸟从外面飞回来,嘴里叼着一只蚂蚱,飞到鸟笼上,隔着笼子给雌鸟喂食。看到这情景,温玉奇有点感动,他站起来,走到鸟笼边,打开鸟笼,雌鸟犹豫了一下,慢慢走出鸟笼,忽扇忽扇翅膀,飞到枣树上,两只鸟对着院子里的温玉奇,“叽叽啾啾”叫了一阵,然后向山坡上飞去,消失在一片树林里。
  温玉奇说:“那鸟,对着我叫了很长时间。鸟和人一样,是有情义的。”
  四
  我一直认为,相思鸟是中国的名鸟。相思,让这种鸟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我一直认为,让一只鸟演绎的爱情绝恋,是人的悲哀。
  现实中,相思鸟演绎的旷世绝恋,在人间还在继续演绎着。有些时候,你说人不如鸟,似乎是对人的侮辱。但你不能不说,有些时候,人还真不如鸟。虽说鸟会受到伤害,但毕竟鸟是自由的。因此,人就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鸟的身上。
  相思,是沉重的,是无法承载的。记得看到过两句诗:“痴心易绣相思鸟,魂梦难渡同心桥。”相知相爱,却无法与意中人相伴左右,只好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于是,我用痴心绣得相思鸟,与你魂梦共渡同心桥。相思之苦,无以言说。
  相思鸟,喜雌雄成对活动,鸣声若银铃金钟,清脆悦耳。它是一种相亲相爱、情深意长的小鸟。确实如此。在山野,你看到的相思鸟,几乎都是成双成对,很少看到孤孤零零的相思鸟独自活动。
  从相思鸟,我想到相思树。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有一种树,四季常绿,剑形叶,开黄花,种子红色。传为战国时代宋康王府中官员韩凭与妻子所化。韩凭妻子何氏貌美,被康王霸占,将韩凭囚禁。韩凭愤而自杀,其妻何氏也投台而死。并留遗书与韩凭合葬,康王十分恼怒,让人将两人分开,两坟相望。后来,两坟各生一树,树根相交,树枝交错,树上有鸳鸯交颈悲鸣。宋人称此树为相思树,象征爱情忠贞不渝。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一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其实,红豆杉并不单生南方,北方也有红豆杉,我老家伏牛山区,也有红豆杉分布。看来,爱情没有距离;相思,不分南北。
  关于相思鸟,还有这样的传说,一对鸟如果其中一只死去,另一只就会不思饮食,忧郁而死。这种说法似乎不太科学,现实中,一对鸟结成夫妻,只要活着,是不会背叛的。但如果一只鸟死去,另一只鸟也不会像传说中的那样,忧伤而死。但仅仅因为相思鸟失去伴侣后另行嫁娶,就说鸟不贞,似乎有点勉为其难。
  但也不尽然。从温玉奇养的那对相思鸟身上,我看到了相思鸟的不离不弃。逃出鸟笼的雄鸟,并没有丢下笼中的雌鸟,而是坚守在雌鸟的身边,给雌鸟以活下去的力量和希望。有人说:“夫妻本是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相思鸟不是,它们渴望自由,但在自由与爱面前,对爱的忠贞和坚守,让我感动。
  一种鸟,因为爱情,故事就变得凄美。我想,这样的结局,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局。
  今天,一只相思鸟,让我的心绪变得越发沉重。
其他文献
千万年里,渤海的潮汐在这里涨涨落落,一切归于平静之后,留下了茫茫无垠的盐碱滩。芦苇坚韧地植根于这片泥泞的沼泽之中,开始了千万年的生命旅程。一望无际的芦苇,像一群群纤腰袅娜的女子,相拥相携着在风中悠然起舞。它们从遥远的地平线那边漫过来,荡漾起绿色的蓬勃的涟漪。涟漪抚弄着裙衫,它们温柔地微笑着聆听生命拔节的絮语。居住在黄河口的人们,用生存中积攒下来的智慧,保护着这片湿地,保护着芦苇的绿色的静美,保护着
期刊
五月的欲望,一浪高过一浪  小麦,这些北方的土著  热烘烘、香喷喷、如待嫁的新娘  让秦岭惊讶,让巴山惊讶  让八百里秦川惊讶。生长在农事里的植物  出尽了风头  麦子同样苦难。走过冬天漫長的脸色  春寒的陡峭,攥紧内心锋芒  沉默的黄金,现在要争着发言  那些高过村庄,高过农人信仰,辽阔的崇拜  模糊了故乡的眼睛。五月的梦  比天堂还高  喧嚣的季节之后,怀孕的土地空秕下来  唯有麦子跑动的足迹
期刊
在《斑斓的花冠》这本集子里,其实我最喜欢的是《磨坊女子》这篇,他写出了我儿时关于磨坊那种古老的情愫,和儿时的梦想。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常常跟着父母到磨坊,看到轰鸣的机器旁边,那多人那么多粮食,那么多的人对麿坊主人那么的点头哈腰,麿坊主人那么理直气壮地卖力地把一箩头一箩头别人的粮食举过头顶,倒进自己的机器里。那是多么的雄壮而又散香的劳动呀。儿时恰恰磨坊主人也有一个女儿,恰恰她也对我很好,因为我学习好,
期刊
多年前,在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写的是北宋一个叫王禹偁的人。  读那篇文章的起因是不认识那个“偁”字。因为不认识,读的原始兴趣是想认识这个“偁”字,查了字典知道是读“cheng”,无意间,稀里糊涂的读了两段。这一读不要紧,便被这位“老王同志”的事迹所深深吸引。  那篇作品大约一千多字,篇名记不得了,刊发的杂志也记不清了。现在提起这陈年烂套子的往事,是因为我又一次见到了那个曾经不认识的王禹偁,况且,这
期刊
四奶  四奶院里有棵枣树。枣树有几十年树龄了,一个五尺汉子抱不过来。枣树粗糙的皮,尤如干旱的塘底污泥,一块一块裂着纹。繁密的树枝将偌大的院子遮着三分之二,还有一些枝杈,越过一人多高的院墙,向下斜斜的伸展,将墙外罩出一大片萌凉。  春末,青绿的枣树叶间萌发了嫩黄或白色的小花,稠成疙瘩一片了。枣花落时,将树下的地都盖严了。  四奶家的枣是优良品种,叫马牙枣。成熟的枣子有姆指粗,二三指长,甜得让人找不着
期刊
与友书  你好,谢谢挂念。我已回归故里  工作安好,性情安好。如你一般  依旧还在写诗,试图以惊险而陡峭的分行  说出更多:岁月的庸常,人心的距离  生活的暖意与法则……这些文字  是我与命运抗衡的惟一武器  还有,我灵魂的形状依然沒变  怀揣众所周知的财富和密码  眉间放一字宽,安于一种小日子  小忧伤的生活。只是也许是到了中年  之境,时间向我撒下危险的网  西风也把我越抱越紧。内心的原野又 
期刊
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同年早些时候,他的名作《我的名字叫红》(本文以下简称《红》)已经发行了中文版,随后他的很多作品都被翻译成中文。但迄今为止,最为我们脍炙人口的仍是《红》,——奠定帕慕克在国际文坛的地位、将其推上诺奖宝座的也是这部作品。公正地说,《红》在艺术形式、思想内蕴、文采风韵等各个层面上,都堪称臻于极致,但最让人惊艳的还是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基于不同内视角
期刊
清瘦的郑竹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巨匠,他笔下的竹、兰、石等自然天成,妙趣横生,尤以削尽冗繁、清瘦飘逸的“细竹”为人们喜爱,对后世影响深远。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出身于書香门第,少年时学诗词于乡贤陆震,24岁中秀才后开始鬻字卖画,40岁中举人,50岁才开始了12年的县令生涯。这位怀着“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七品芝麻官,所采取的一系列利民
期刊
行走在阴冷的时光里  天幕垂下来了,枯叶  抒写一个季节的没落  原野在萧杀的怀抱里  裸露着单薄的土地  僵硬地沉睡,没有晚霞的傍晚  河水的波纹毫无生机地静止着  被挤压在苍穹之下  难以舒展经脉  谁在讲一个遥远的故事  犹在眼前的距离  却穿梭在时光隧道的黝黯里  逾越不了的一段行程,修剪  在低迷处回旋的梦魇  一个影子在深冬里蛰伏  惶然了的虎口无牙,音符无色  爱情无爱,亲情无亲  
期刊
面对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现状和困境,毕业于郑州大学,有着数十年丰富创作经验,对中西各种批评理念都比较熟稔,在南阳作家群中显得特立突出,并且有着自己独特追求的的著名作家行者,确实经历了创作的艰难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话别廷芳》的成书过程。从《乱世枭雄——别廷芳传奇》(合著)到《对话别廷芳》(独著),艺术追求和批评理论融合,表现出了行者在当代历史小说领域新探索、新追求的自觉意识。  行者对南阳盆地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