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也仍然一些问题,本文对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出梳理分析的同时尝试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经验;问题;对策
2018年10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试点工作专题会议,在全国确定了12个试点省份。甘肃省虽然未列入试点,但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甘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将甘肃省纳入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这是对甘肃省试点工作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主要经验如下:
一是要强化政治自觉,高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中央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作出部署后,甘肃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林铎同志牵头抓总,先后三次批示抓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研究制定《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广泛征求全省各市州、各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参加全省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讨班的市州、县(市、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和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单位负责人,对全省《实施意见》再次进行了集中研讨、修改完善。去年12月份,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审定《实施意见》,并以省委办公厅文件印发,从总体要求、工作内容、主要环节、阶段任务、组织领导等方面,对全省建设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是坚持抓点示范,高起点部署试点工作。我们始终把抓点示范作为建设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有效方法。省委组建省委书记任组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副组长,省委组织部、统战部、政法委等16个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全省建设试点工作指导组,在省文明办设立办公室,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指导组成员和省委宣传部部领导联系抓点制度,强化推进全省建设试点工作;参照中央试点建设模式,坚持领导班子强、创建工作实、阵地基础好的标准,从全省86个县(市、区)遴选确定了16个建设试点,先期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探索积累成熟模式和成功经验,试点带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三是聚焦重点环节,高效率抓促任务落实。省委启动会后,各市州、各试点地区党委自觉从推动落实党的政治任务的高度,及时研究部署、着力推动落实建设试点各项重点任务。在组织领导上,所有市州都组建了建设试点工作指导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主要领导都能定期研究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推进重点任务落实。16个试点地区党委都在第一时间以常委会会议等形式,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实施方案,部署启动建设试点工作。县镇村“三级书记”主动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任和志愿服务队总队长,全省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
四是围绕强化推进,高标准提升建设质量。为进一步指导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指导组在陇南(武都区、康县、两当县)多次召开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实地观摩了陇南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康县、两当县的4个村文明实践站和两当县文明实践中心、实践点、实践基地,认真对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总结交流经验、分析问题不足、共商对策措施,对全省试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二、存在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短期内实现了良好开局,探索了有益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工作中仍然存在问题和差距。
一是整体工作进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各地之间,陇南、兰州等地已全面展开,个别试点地区才刚刚挂牌;同一区域内,重点镇村活动已广泛开展,部分偏远村镇还停留在挂牌子、建队伍的阶段。
二是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实践活动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与群众的需求对接不紧密,讲的内容不接地气、送的服务不合实际,挂牌子、打旗子、摆场子、做样子等形式主义的成份还很多,满足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活动还不够丰富。
三是资源整合的力度还需加强。县区位于基层一线,拥有的资源很有限,有的试点地区没有很好的把现有的资源整合利用起来,比如党员远程教育等平台、本地乡贤、退休党员干部等还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县乡村现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利用资源、更好发挥作用还需要進一步探索。
四是志愿者招募培训机制不够完善。有些试点地区还存在用定任务、定指标等行政化的手段,把党员干部纳入志愿者的做法,很多文明实践志愿者“被组织”“被招募”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让更多的群体主动自愿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嘉许激励等机制还没有建立。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如下对策:
一是着力贴近基层、理顺机制。准确把握基层群众的特点和需求,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鼓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推动文明实践活动与本地实际、百姓需求紧密对接,引导更多主体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中来,通过丰富内容载体,优化供给结构,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二是着力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突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根据工作需要,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综合效能。坚持互联互通。打破行政壁垒,最大限度地统筹使用好宣传、组织、文化、教育、体育等阵地,注重不同工作内容的相互融合、互相嵌入,切实提高阵地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坚持共建共享。充分调动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种力量,让相关部门、相关战线、相关方面都加入进来,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都参与进来,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坚持重心下移。充分调动省市在阵地、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质优势资源,沉下身子、放下架子,主动深入全省16个试点地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指导工作、服务群众。
三是着力融合发展、统筹推进。重视运用“互联网+”理念,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针对不同群体的接受喜好,运用微视频、微电影、微服务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建设试点工作,实现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互动,把实践活动做到群众身边、做到手机上、走到心里去,努力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建设试点工作的最大增量。统筹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使县级现有的各种媒体资源相融通,注重运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把新闻宣传、政务服务、为民服务有机结合,增强文明实践活动的亲和力、吸引力。
四是着力优化项目、建强队伍。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项目设计问需于民,载体设置问计于民,内涵拓展问政于民,精
心规划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得到实惠、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使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引领思想认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的主阵地。立足志愿服务形式,以志愿者为主体,着力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把志愿者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坚持项目引领、活动在先,因事找人、人随事走,不断提升文明实践志愿者的素质能力,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本文为甘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支撑项目“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ZCYB21)。本文为2019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文化强国视阈下甘肃文化强省建设路径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YB168)。
关键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经验;问题;对策
2018年10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试点工作专题会议,在全国确定了12个试点省份。甘肃省虽然未列入试点,但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甘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将甘肃省纳入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这是对甘肃省试点工作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主要经验如下:
一是要强化政治自觉,高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中央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作出部署后,甘肃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林铎同志牵头抓总,先后三次批示抓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研究制定《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广泛征求全省各市州、各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参加全省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讨班的市州、县(市、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和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单位负责人,对全省《实施意见》再次进行了集中研讨、修改完善。去年12月份,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审定《实施意见》,并以省委办公厅文件印发,从总体要求、工作内容、主要环节、阶段任务、组织领导等方面,对全省建设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是坚持抓点示范,高起点部署试点工作。我们始终把抓点示范作为建设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有效方法。省委组建省委书记任组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副组长,省委组织部、统战部、政法委等16个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全省建设试点工作指导组,在省文明办设立办公室,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指导组成员和省委宣传部部领导联系抓点制度,强化推进全省建设试点工作;参照中央试点建设模式,坚持领导班子强、创建工作实、阵地基础好的标准,从全省86个县(市、区)遴选确定了16个建设试点,先期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探索积累成熟模式和成功经验,试点带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三是聚焦重点环节,高效率抓促任务落实。省委启动会后,各市州、各试点地区党委自觉从推动落实党的政治任务的高度,及时研究部署、着力推动落实建设试点各项重点任务。在组织领导上,所有市州都组建了建设试点工作指导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主要领导都能定期研究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推进重点任务落实。16个试点地区党委都在第一时间以常委会会议等形式,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实施方案,部署启动建设试点工作。县镇村“三级书记”主动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任和志愿服务队总队长,全省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
四是围绕强化推进,高标准提升建设质量。为进一步指导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指导组在陇南(武都区、康县、两当县)多次召开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实地观摩了陇南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康县、两当县的4个村文明实践站和两当县文明实践中心、实践点、实践基地,认真对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总结交流经验、分析问题不足、共商对策措施,对全省试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二、存在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短期内实现了良好开局,探索了有益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工作中仍然存在问题和差距。
一是整体工作进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各地之间,陇南、兰州等地已全面展开,个别试点地区才刚刚挂牌;同一区域内,重点镇村活动已广泛开展,部分偏远村镇还停留在挂牌子、建队伍的阶段。
二是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实践活动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与群众的需求对接不紧密,讲的内容不接地气、送的服务不合实际,挂牌子、打旗子、摆场子、做样子等形式主义的成份还很多,满足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活动还不够丰富。
三是资源整合的力度还需加强。县区位于基层一线,拥有的资源很有限,有的试点地区没有很好的把现有的资源整合利用起来,比如党员远程教育等平台、本地乡贤、退休党员干部等还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县乡村现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利用资源、更好发挥作用还需要進一步探索。
四是志愿者招募培训机制不够完善。有些试点地区还存在用定任务、定指标等行政化的手段,把党员干部纳入志愿者的做法,很多文明实践志愿者“被组织”“被招募”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让更多的群体主动自愿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嘉许激励等机制还没有建立。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如下对策:
一是着力贴近基层、理顺机制。准确把握基层群众的特点和需求,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鼓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推动文明实践活动与本地实际、百姓需求紧密对接,引导更多主体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中来,通过丰富内容载体,优化供给结构,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二是着力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突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根据工作需要,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综合效能。坚持互联互通。打破行政壁垒,最大限度地统筹使用好宣传、组织、文化、教育、体育等阵地,注重不同工作内容的相互融合、互相嵌入,切实提高阵地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坚持共建共享。充分调动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种力量,让相关部门、相关战线、相关方面都加入进来,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都参与进来,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坚持重心下移。充分调动省市在阵地、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质优势资源,沉下身子、放下架子,主动深入全省16个试点地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指导工作、服务群众。
三是着力融合发展、统筹推进。重视运用“互联网+”理念,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针对不同群体的接受喜好,运用微视频、微电影、微服务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建设试点工作,实现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互动,把实践活动做到群众身边、做到手机上、走到心里去,努力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建设试点工作的最大增量。统筹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使县级现有的各种媒体资源相融通,注重运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把新闻宣传、政务服务、为民服务有机结合,增强文明实践活动的亲和力、吸引力。
四是着力优化项目、建强队伍。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项目设计问需于民,载体设置问计于民,内涵拓展问政于民,精
心规划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得到实惠、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使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引领思想认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的主阵地。立足志愿服务形式,以志愿者为主体,着力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把志愿者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坚持项目引领、活动在先,因事找人、人随事走,不断提升文明实践志愿者的素质能力,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本文为甘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支撑项目“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ZCYB21)。本文为2019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文化强国视阈下甘肃文化强省建设路径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YB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