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展示市级优课《密度》的课堂实录,并从知识视角进行了反思,提出教学设计时要探寻知识本源,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促进知识内化,建构稳固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密度;知识本源;建构;课堂实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2-0066-02
收稿日期:2020-10-15
作者简介:翁旦艳(1985.10-),女,浙江省宁波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密度》一课选材自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该课曾荣获2016年宁波市级优课.本人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对该课的教学进行重建,改进后的教学过程与效果得到同行认可.本文呈现改进后的课堂实录,供读者参考.
一、课堂实录
1.激趣设疑,引入课题
以如何鉴定一只银手镯引出话题,同学们提议找一块相同质量的银子分别放入满杯的水中,以溢出来的体积判定,贴近生活,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2.探寻知识本源,建构密度概念
(1)一认铁块和木块
教师以实物投影的方式,呈现两个大小相同,外观可视的木块和铁块,请同学们加以区分.
【学生】看外观、用手掂分量、用磁铁吸引、比较硬度、用手感知温度等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
(2)二辨铁块和木块
实物呈现两个大小相同的铁块和木块(体积均为1
cm3),铁块和木块事先用涂料遮盖外观,以防学生通过外观进行鉴定.
【教师】现在你们还能一眼辨认出哪个是木块,哪个是铁块吗?对此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学生】现在无法一眼辨认出,但是可用手掂分量,重的一方是铁块.
【教师】科学追求严谨,同学们觉得用手掂物体的分量靠谱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我们应该用天平去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测量出1cm3铁块、1cm3木块的质量,将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在导学案上,并将数据填入对比表格中进行分析.
活动一:尝试用天平区分木块和铁块.对比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结论:1cm3铁块的质量比1cm3木块的质量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测量明确1 cm3木块、1cm3铁块的质量,为后续的教学埋下伏笔.
(3)三探铁块和木块
实物呈现两个体积、质量均不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其中体积、质量由教师事先测定,并以表格的形式告知学生,甲物块体积2cm3,质量15.6g;乙物块体积64cm3,质量32g.
【教师】现在同学们打算如何区分这两个物体?
设计意图:眼前的这两个物体不但质量、体积均不相同,体积小的一方质量也小,体积大的一方质量也大,无法用现有的知识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借机,因势利导.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中的活动二,小组合作,一起开动脑筋,来完成这项任务.
活动二:小组合作,再次区分木块和铁块.
思考:
(1)要想區分甲、乙两物块,结合活动一的结论(即1cm3铁块的质量比1cm3木块的质量大),你觉得表格中还应该补充一栏什么数据?
(2)补充的这一栏数据是如何算出来的?它有什么意义呢?
经过讨论,学生知道分别计算出1cm3甲、1cm3乙的质量,然后应用活动一的结论,数据大的一方为铁块,然后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出1cm3甲、1cm3乙的质量,最后一栏应填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那就是密度,代表1cm3某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二,通过“一认、二辨、三探”这一过程,由浅入深,设置障碍,层层递进,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区分铁块、木块这一任务为导向,将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从知识的本源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基于此,学生通过自我建构,水到渠成的得到密度这一概念.
3.学以致用,首尾呼应
无形中,同学们已经应用到了一个知识——同种物质(银手镯与银),密度相同.确实如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的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往往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帮助我们鉴定物质.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既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又加深了学生对密度的印象,促进知识的内化.
二、教学反思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测量同种物质所组成的不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然后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让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我们将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密度.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的本源,将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鉴于此,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对该课的教学进行了重构,以任务为导向,层层递进,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于本课密度知识体系的形成,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行去完成.教师只需从旁点拨.将课堂的自主权完全交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整节课线条清晰,层层递进,体现了“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的设计思路,改变了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的现象,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科学的趣味和价值.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他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由此看来,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如果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了“探寻知识的本源,感悟知识的魅力”,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会走出更多热爱科学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朱长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133.
[2]苗杰.改革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2010(21):140.
[责任编辑:李 璟]
关键词:密度;知识本源;建构;课堂实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2-0066-02
收稿日期:2020-10-15
作者简介:翁旦艳(1985.10-),女,浙江省宁波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密度》一课选材自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该课曾荣获2016年宁波市级优课.本人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对该课的教学进行重建,改进后的教学过程与效果得到同行认可.本文呈现改进后的课堂实录,供读者参考.
一、课堂实录
1.激趣设疑,引入课题
以如何鉴定一只银手镯引出话题,同学们提议找一块相同质量的银子分别放入满杯的水中,以溢出来的体积判定,贴近生活,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2.探寻知识本源,建构密度概念
(1)一认铁块和木块
教师以实物投影的方式,呈现两个大小相同,外观可视的木块和铁块,请同学们加以区分.
【学生】看外观、用手掂分量、用磁铁吸引、比较硬度、用手感知温度等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
(2)二辨铁块和木块
实物呈现两个大小相同的铁块和木块(体积均为1
cm3),铁块和木块事先用涂料遮盖外观,以防学生通过外观进行鉴定.
【教师】现在你们还能一眼辨认出哪个是木块,哪个是铁块吗?对此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学生】现在无法一眼辨认出,但是可用手掂分量,重的一方是铁块.
【教师】科学追求严谨,同学们觉得用手掂物体的分量靠谱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我们应该用天平去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测量出1cm3铁块、1cm3木块的质量,将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在导学案上,并将数据填入对比表格中进行分析.
活动一:尝试用天平区分木块和铁块.对比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结论:1cm3铁块的质量比1cm3木块的质量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测量明确1 cm3木块、1cm3铁块的质量,为后续的教学埋下伏笔.
(3)三探铁块和木块
实物呈现两个体积、质量均不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其中体积、质量由教师事先测定,并以表格的形式告知学生,甲物块体积2cm3,质量15.6g;乙物块体积64cm3,质量32g.
【教师】现在同学们打算如何区分这两个物体?
设计意图:眼前的这两个物体不但质量、体积均不相同,体积小的一方质量也小,体积大的一方质量也大,无法用现有的知识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借机,因势利导.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中的活动二,小组合作,一起开动脑筋,来完成这项任务.
活动二:小组合作,再次区分木块和铁块.
思考:
(1)要想區分甲、乙两物块,结合活动一的结论(即1cm3铁块的质量比1cm3木块的质量大),你觉得表格中还应该补充一栏什么数据?
(2)补充的这一栏数据是如何算出来的?它有什么意义呢?
经过讨论,学生知道分别计算出1cm3甲、1cm3乙的质量,然后应用活动一的结论,数据大的一方为铁块,然后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出1cm3甲、1cm3乙的质量,最后一栏应填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那就是密度,代表1cm3某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二,通过“一认、二辨、三探”这一过程,由浅入深,设置障碍,层层递进,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区分铁块、木块这一任务为导向,将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从知识的本源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基于此,学生通过自我建构,水到渠成的得到密度这一概念.
3.学以致用,首尾呼应
无形中,同学们已经应用到了一个知识——同种物质(银手镯与银),密度相同.确实如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的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往往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帮助我们鉴定物质.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既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又加深了学生对密度的印象,促进知识的内化.
二、教学反思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测量同种物质所组成的不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然后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让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我们将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密度.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的本源,将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鉴于此,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对该课的教学进行了重构,以任务为导向,层层递进,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于本课密度知识体系的形成,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行去完成.教师只需从旁点拨.将课堂的自主权完全交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整节课线条清晰,层层递进,体现了“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的设计思路,改变了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的现象,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科学的趣味和价值.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他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由此看来,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如果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了“探寻知识的本源,感悟知识的魅力”,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会走出更多热爱科学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朱长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133.
[2]苗杰.改革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2010(21):140.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