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22-01
2005年1月~2009年7月我们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共27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治疗
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48~80岁;糖尿病史8~20年。经积极治疗与精心呵护,均痊愈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糖尿病坏疽患者由于病情迁延,治愈难,心理压力重,精神紧张,焦虑,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好同情心,热情诚恳地向患者做人院介绍,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介绍成功病例,使其保持乐观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饮食护理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目的是减少胰岛细胞的负担没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应长期坚持控制饮食,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的热量及营养成分,以适应生理需要。饮食要定时定量,三餐合理安排,副食也要算在总热量之内,三餐分配为1/5,2/5,5。让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谷类,菜类,少食脂肪,胆固醇含量过高的动物油脂,内脏及其他含糖量高的食物,并戒烟戒酒。
2.3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因患肢供血不足,代谢障碍等引起皮肤干燥,发痒,脱屑,且下肢动脉易发生栓塞,因此,在护理中病床要保持平整,清洁无渣屑,每日用消毒的湿毛巾清扫床铺,患者的内衣,鞋袜要选用纯棉制品且宽松肥大。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每天坚持按摩足底心,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足部营养状况,增强足部抗病能力;保持双足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并小心擦干,勤剪指甲,勤换袜子,认真防范足外伤。因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末梢神经炎,肢端感觉差,取暖时需避免直接接触而导致烫伤。积极防治足癣,足癣痒时禁止用手搔抓。
2.4创面护理: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患者,因皮肤含糖量增加,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且机体修复能力差坏疽处难以愈合。轻者糜烂溃疡,重者深部组织溃烂,分泌物增多,甚至破坏骨质导致截肢。对仅有肢端变黑,无溃疡的患者需保持创面干燥。对轻度糜烂者做好换药工作,控制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污染,重度溃烂者应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畅通。可局部应用碘伏湿敷,每天换药一到两次,配合红外线照射。患者抬高患肢绷带不可过紧,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护理上要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换药工作,清除坏死组织,引流通畅,促使病变范围缩小,加速坏疽脱落,使溃疡面早日愈合。清洁换药,控制感染,根据创面坏死情况,可加用用抗生素外敷,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污染,力争在短期内控制病情,缓解炎症,控制感染。坏疽局限,疼痛明显时可用扶正解毒,活血化瘀中药配合治疗,配合针灸针刺治疗,即能减轻疼痛又可改善肢端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愈合。保护患肢皮肤,禁用胶布直接贴于创面周围皮肤。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绷带不易过紧防止创面受压,平卧时嘱患者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
2.5密切观察病情:糖尿病足患者常合并其他并发症,如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和肾病等。有时坏疽虽已减轻或治愈,但可突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脑血管病变,以至意外猝死。因此,除护理肢端坏疽外,需同时加强全身个系统,个器官,并发症护理,尤其在夜间,护理人员要勤巡视,勤观察如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防止意外发生
2.6出院指导: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障碍的最终表现,血管堵塞多系动脉硬化闭塞所至,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供血不足发生坏疽。出院时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一下几点:(1)坚持按糖尿病饮食疗法进食。(2)注意保暖,防止脚癣,防止外伤。(3)适当参加户外活动,经常活动下肢各关节,以增加血液循环,满足供血需要。(4)要学会测量血糖,若发现尿糖增高,应及时到医院救治预防糖尿病坏疽的发生。
3讨论
糖尿病坏疽是糖尿病引起的大小血管病变,导致下肢供血不足或继发感染以致截肢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加强糖尿病坏疽患者的护理,能改善患者对糖尿病坏疽的"无知状态",自觉的进行饮食控制及病情检测,这是长期控制病情的基础。通过糖尿病坏疽患者进行饮食心理,皮肤等一系列护理,能明显减轻患者心理真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2005年1月~2009年7月我们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共27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治疗
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48~80岁;糖尿病史8~20年。经积极治疗与精心呵护,均痊愈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糖尿病坏疽患者由于病情迁延,治愈难,心理压力重,精神紧张,焦虑,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好同情心,热情诚恳地向患者做人院介绍,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介绍成功病例,使其保持乐观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饮食护理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目的是减少胰岛细胞的负担没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应长期坚持控制饮食,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的热量及营养成分,以适应生理需要。饮食要定时定量,三餐合理安排,副食也要算在总热量之内,三餐分配为1/5,2/5,5。让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谷类,菜类,少食脂肪,胆固醇含量过高的动物油脂,内脏及其他含糖量高的食物,并戒烟戒酒。
2.3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因患肢供血不足,代谢障碍等引起皮肤干燥,发痒,脱屑,且下肢动脉易发生栓塞,因此,在护理中病床要保持平整,清洁无渣屑,每日用消毒的湿毛巾清扫床铺,患者的内衣,鞋袜要选用纯棉制品且宽松肥大。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每天坚持按摩足底心,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足部营养状况,增强足部抗病能力;保持双足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并小心擦干,勤剪指甲,勤换袜子,认真防范足外伤。因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末梢神经炎,肢端感觉差,取暖时需避免直接接触而导致烫伤。积极防治足癣,足癣痒时禁止用手搔抓。
2.4创面护理: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患者,因皮肤含糖量增加,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且机体修复能力差坏疽处难以愈合。轻者糜烂溃疡,重者深部组织溃烂,分泌物增多,甚至破坏骨质导致截肢。对仅有肢端变黑,无溃疡的患者需保持创面干燥。对轻度糜烂者做好换药工作,控制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污染,重度溃烂者应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畅通。可局部应用碘伏湿敷,每天换药一到两次,配合红外线照射。患者抬高患肢绷带不可过紧,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护理上要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换药工作,清除坏死组织,引流通畅,促使病变范围缩小,加速坏疽脱落,使溃疡面早日愈合。清洁换药,控制感染,根据创面坏死情况,可加用用抗生素外敷,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污染,力争在短期内控制病情,缓解炎症,控制感染。坏疽局限,疼痛明显时可用扶正解毒,活血化瘀中药配合治疗,配合针灸针刺治疗,即能减轻疼痛又可改善肢端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愈合。保护患肢皮肤,禁用胶布直接贴于创面周围皮肤。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绷带不易过紧防止创面受压,平卧时嘱患者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
2.5密切观察病情:糖尿病足患者常合并其他并发症,如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和肾病等。有时坏疽虽已减轻或治愈,但可突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脑血管病变,以至意外猝死。因此,除护理肢端坏疽外,需同时加强全身个系统,个器官,并发症护理,尤其在夜间,护理人员要勤巡视,勤观察如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防止意外发生
2.6出院指导: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障碍的最终表现,血管堵塞多系动脉硬化闭塞所至,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供血不足发生坏疽。出院时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一下几点:(1)坚持按糖尿病饮食疗法进食。(2)注意保暖,防止脚癣,防止外伤。(3)适当参加户外活动,经常活动下肢各关节,以增加血液循环,满足供血需要。(4)要学会测量血糖,若发现尿糖增高,应及时到医院救治预防糖尿病坏疽的发生。
3讨论
糖尿病坏疽是糖尿病引起的大小血管病变,导致下肢供血不足或继发感染以致截肢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加强糖尿病坏疽患者的护理,能改善患者对糖尿病坏疽的"无知状态",自觉的进行饮食控制及病情检测,这是长期控制病情的基础。通过糖尿病坏疽患者进行饮食心理,皮肤等一系列护理,能明显减轻患者心理真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