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魏孝文帝改革事件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魏王朝的封建化,使北魏强大起来。本文仅分析孝文帝改革之前的北魏王朝的现实背景,主要从北魏建立之后的状况及封建化进程,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和王朝前期对孝文帝的影响这些方面来探讨改革的条件。
关键词:封建化;宗主督护;税制混乱;民族矛盾;冯太后
一、北魏建立初期封建化进程
拓跋珪在建立北魏和进取中原过程中,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便适应中原地区的需要,并促进鲜卑的封建化和向农业定居过渡。
首先,解散拓拔部落组织,划分土地定居,由游牧生活转入农业生活。拓拔部人民大都居住在都城平城及周围,变作向政府纳贡服役的编户齐民。其次,把被征服的汉族及各族人民迁到平城,发给耕牛,“计口授田”,对他们进行封建剥削。再次,拓跋珪吸收汉族士人延揽人才,按照中原王朝的典制规模建立北魏朝廷。同时,通过设立太学培养人才,用儒家文化教育青年子弟。
拓拔部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逐渐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自拓跋珪时就已开始的封建化进程在拓拔焘统治时期出现了飞跃。
政治上,吸取汉族的政治制度经验。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整顿吏治,严厉制止官吏的贪残行为,通过巡行察访了解官吏政绩,修订律令,吸收中原汉族律令条文。经济上,劝课农桑,崇尚节俭,按人口分配土地,使拓拔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转变。思想文化上,崇尚文教,兴办学校,整理经籍,修编国史。
二、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及矛盾
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建国后,统一北方,进入中原,鲜卑拓拔部在军事上是胜利者,在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上却是后进者,其经济、文化水平都落后于汉族和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
政治矛盾:
1.分部制
北魏从建国时起实行分部制,将拓拔部分为六部,各设国部大人统领,其他各族人民则被编入八部,设外部大人管辖。诸部大人作为部众的代表,拥有参与朝政和决策军国大事的权力。进入中原后,分部制继续存在,拓拔贵族在政权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并且保留军事民主色彩的贵族政治。在统治方式上,实行“胡汉分治”和军事控制。对拓拔部族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人民仍保留统摄管理形式,抬高拓拔部族人的社会地位,将其称之为“国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特殊的保障,享有免除赋役负担的特权。
2.宗主督护制
宗主督护基本上没有触及强宗大族在中原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根本利益,其实质是北魏王朝羁縻汉族豪强地主的政策。北魏王朝推行宗主督护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不过,宗主督护只是权宜之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隐患日益暴露。随着宗主豪强的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的政治势力也膨胀起来。这些人父子、兄弟相继世为宗主,而且通过结盟、联姻等方式互相勾结,形成为强宗大族。这些强宗大族正是门阀势力的基础。强宗大族凭号令一方的势力,不断地向拓拔部统治者争取更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拓拔部统治者如果不对宗主豪强加以遏制,不仅会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会削弱其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3.经济矛盾
拓拔部统治者与宗主豪强之间的矛盾在经济上突出表现为对赋税与人口的争夺。与宗主督护制相对应的赋调制是所谓的“九品差调”法。主要是租(田租)调(户调)均按九等规定每户平均负担租调若干,又按户等高下负担略有增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分为九等户加以区别,贫困下户还是负担沉重。同时,宗主豪强肆无忌惮的兼并自耕农民的土地,那些失去土地的自耕农民就被迫投身宗主豪强门下,成为其“阴附”。自耕农的减少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加之拓拔部进入中原后对农业不重视,听任土地荒芜以便放牧,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北方地区人口大为减少,经济空前衰退。
4.军事矛盾
北魏政权为维护军事统治,保持胡人当兵、汉人耕田的状态。以“国人”为主体组成军队,进发扬拓拔部剽悍粗犷、善于骑射的民族习性和崇尚武功的传统心理。为加强军事统治,北魏在北部边境和民族杂居地区设置大量军镇,由拓拔部贵族出身的镇都大将统辖,镇戍兵由国人和其他胡人充当。镇戍兵除了担负边防任务外,主要是加强对被征服民族的控制,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在胡汉分治的统治政策下,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被迫编入军队。作战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出身的士兵在前面冲锋,拓拔部骑兵在后面督战,有许多人不是死于交战双方的屠戮,而是被拓拔部将士杀掉。
5.民族矛盾
拓拔部在进入中原地区后,曾极力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许多汉族士大夫也因此受到任用。但是,在北魏政权中,汉族地主的传统地位比过去明显降低。他们试图挽回失去的地位和特权,必然要触犯拓拔贵族及其皇族的利益。这种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是一些汉族大族代表人物遭到排斥打击,甚至被无情地杀害。胡汉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致使汉族地主举兵反魏,或者参加各族人民的起义队伍,进行反抗斗争。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在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不断地起来反抗,到孝文帝即位以后,各族人民的起义遍及中原各地。
6.内部矛盾
北魏内部矛盾表现在落后的拓拔贵族与逐渐封建化的拓拔贵族代表人物之间。由于君主集权的强化,拓拔贵族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削弱,引起守旧势力的强烈不满,造成多次流血事件。
三、冯太后的影响
484年,在冯太后的主持下,北魏仿效两汉魏晋旧制下达了“班俸禄”诏书。次年九月,冯太后在李安世的建议下,颁布了“均田令”,这一制度,使北魏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迅速向封建化的经济结构过渡。均田令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北魏统治者开始转向接受汉族的封建统治方向。
文明太后是受过汉文化教育的人。临朝听政以后,在她周围又聚集了如:李冲、游明根、高闾等一批有很高文化素养的汉族士人。由于文明太后和汉族士人的教育和影响,孝文帝也热衷于学习汉族传统文化。
四、民族融合
汉族与胡族人民的逐渐融合,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在各族人民之间的统治地位,北魏政府也必须进一步接受汉族的封建社会制度并且使鲜卑贵族与汉族大族地主进一步结合起来,才能继续其统治。
综上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阶级、经济、民族矛盾激化,以及汉文化所影响的氛围下进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稳固拓拔部的统治。
参考文献:
[1](北魏)魏收 《魏书》
[2]李凭 《北魏平城时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4]逯耀东 《从平城到洛阳——拓拔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5]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6]周一良 《南朝境内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封建化;宗主督护;税制混乱;民族矛盾;冯太后
一、北魏建立初期封建化进程
拓跋珪在建立北魏和进取中原过程中,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便适应中原地区的需要,并促进鲜卑的封建化和向农业定居过渡。
首先,解散拓拔部落组织,划分土地定居,由游牧生活转入农业生活。拓拔部人民大都居住在都城平城及周围,变作向政府纳贡服役的编户齐民。其次,把被征服的汉族及各族人民迁到平城,发给耕牛,“计口授田”,对他们进行封建剥削。再次,拓跋珪吸收汉族士人延揽人才,按照中原王朝的典制规模建立北魏朝廷。同时,通过设立太学培养人才,用儒家文化教育青年子弟。
拓拔部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逐渐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自拓跋珪时就已开始的封建化进程在拓拔焘统治时期出现了飞跃。
政治上,吸取汉族的政治制度经验。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整顿吏治,严厉制止官吏的贪残行为,通过巡行察访了解官吏政绩,修订律令,吸收中原汉族律令条文。经济上,劝课农桑,崇尚节俭,按人口分配土地,使拓拔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转变。思想文化上,崇尚文教,兴办学校,整理经籍,修编国史。
二、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及矛盾
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建国后,统一北方,进入中原,鲜卑拓拔部在军事上是胜利者,在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上却是后进者,其经济、文化水平都落后于汉族和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
政治矛盾:
1.分部制
北魏从建国时起实行分部制,将拓拔部分为六部,各设国部大人统领,其他各族人民则被编入八部,设外部大人管辖。诸部大人作为部众的代表,拥有参与朝政和决策军国大事的权力。进入中原后,分部制继续存在,拓拔贵族在政权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并且保留军事民主色彩的贵族政治。在统治方式上,实行“胡汉分治”和军事控制。对拓拔部族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人民仍保留统摄管理形式,抬高拓拔部族人的社会地位,将其称之为“国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特殊的保障,享有免除赋役负担的特权。
2.宗主督护制
宗主督护基本上没有触及强宗大族在中原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根本利益,其实质是北魏王朝羁縻汉族豪强地主的政策。北魏王朝推行宗主督护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不过,宗主督护只是权宜之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隐患日益暴露。随着宗主豪强的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的政治势力也膨胀起来。这些人父子、兄弟相继世为宗主,而且通过结盟、联姻等方式互相勾结,形成为强宗大族。这些强宗大族正是门阀势力的基础。强宗大族凭号令一方的势力,不断地向拓拔部统治者争取更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拓拔部统治者如果不对宗主豪强加以遏制,不仅会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会削弱其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3.经济矛盾
拓拔部统治者与宗主豪强之间的矛盾在经济上突出表现为对赋税与人口的争夺。与宗主督护制相对应的赋调制是所谓的“九品差调”法。主要是租(田租)调(户调)均按九等规定每户平均负担租调若干,又按户等高下负担略有增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分为九等户加以区别,贫困下户还是负担沉重。同时,宗主豪强肆无忌惮的兼并自耕农民的土地,那些失去土地的自耕农民就被迫投身宗主豪强门下,成为其“阴附”。自耕农的减少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加之拓拔部进入中原后对农业不重视,听任土地荒芜以便放牧,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北方地区人口大为减少,经济空前衰退。
4.军事矛盾
北魏政权为维护军事统治,保持胡人当兵、汉人耕田的状态。以“国人”为主体组成军队,进发扬拓拔部剽悍粗犷、善于骑射的民族习性和崇尚武功的传统心理。为加强军事统治,北魏在北部边境和民族杂居地区设置大量军镇,由拓拔部贵族出身的镇都大将统辖,镇戍兵由国人和其他胡人充当。镇戍兵除了担负边防任务外,主要是加强对被征服民族的控制,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在胡汉分治的统治政策下,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被迫编入军队。作战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出身的士兵在前面冲锋,拓拔部骑兵在后面督战,有许多人不是死于交战双方的屠戮,而是被拓拔部将士杀掉。
5.民族矛盾
拓拔部在进入中原地区后,曾极力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许多汉族士大夫也因此受到任用。但是,在北魏政权中,汉族地主的传统地位比过去明显降低。他们试图挽回失去的地位和特权,必然要触犯拓拔贵族及其皇族的利益。这种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是一些汉族大族代表人物遭到排斥打击,甚至被无情地杀害。胡汉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致使汉族地主举兵反魏,或者参加各族人民的起义队伍,进行反抗斗争。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在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不断地起来反抗,到孝文帝即位以后,各族人民的起义遍及中原各地。
6.内部矛盾
北魏内部矛盾表现在落后的拓拔贵族与逐渐封建化的拓拔贵族代表人物之间。由于君主集权的强化,拓拔贵族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削弱,引起守旧势力的强烈不满,造成多次流血事件。
三、冯太后的影响
484年,在冯太后的主持下,北魏仿效两汉魏晋旧制下达了“班俸禄”诏书。次年九月,冯太后在李安世的建议下,颁布了“均田令”,这一制度,使北魏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迅速向封建化的经济结构过渡。均田令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北魏统治者开始转向接受汉族的封建统治方向。
文明太后是受过汉文化教育的人。临朝听政以后,在她周围又聚集了如:李冲、游明根、高闾等一批有很高文化素养的汉族士人。由于文明太后和汉族士人的教育和影响,孝文帝也热衷于学习汉族传统文化。
四、民族融合
汉族与胡族人民的逐渐融合,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在各族人民之间的统治地位,北魏政府也必须进一步接受汉族的封建社会制度并且使鲜卑贵族与汉族大族地主进一步结合起来,才能继续其统治。
综上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阶级、经济、民族矛盾激化,以及汉文化所影响的氛围下进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稳固拓拔部的统治。
参考文献:
[1](北魏)魏收 《魏书》
[2]李凭 《北魏平城时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4]逯耀东 《从平城到洛阳——拓拔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5]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6]周一良 《南朝境内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