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弘扬艺术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理念,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WCAEA,以下简称“世华”)于北京时间2020年10月25日上午举行了儿童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儿艺会”)成立发布会。世华主席陈怡倩、副主席黄素兰,儿艺会顾问屠美如、主任委员边霞,副主任委员胡牡丹、徐德成,部分世华核心委员和全体儿艺会委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儿艺会秘书长徐程主持,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各地的华人艺术教育专家、学者、教师等近四千人齐聚线上,共襄盛举。
世华现任主席、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三镇分校陈怡倩博士做了开场致辞,她回溯了世华的发展历史,指出以创造力、想象力为核心的大艺术其实一直深植于儿童的成长世界里,儿童艺术教育应该通过美的经验推动儿童的人格发展与素养完善,通过艺术的活动促进儿童的感知协调和文化统整。现代教育更需要从大艺术出发,引导个体探索生命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华儿艺会顾问屠美如教授通过网络寄语儿艺会。她介绍了新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背景,追忆了南京师范大学儿童艺术教育团队与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组织的历史渊源,表达了对儿艺会的期许。屠教授饱含深情地说道:“美可以越过人的理性和意识,达到非理性和无意识的层次,美的教育可以作用于人的整个生命,包括情感与理性、智慧与人格。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儿童,也就是以审美教育为突破口,对儿童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头脑灵活、充满好奇心、具有创造性、有丰富敏锐的感受和直觉能力的个性完美的儿童,这也是合格的世界公民跨出的人生第一步。”
世华儿艺会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边霞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儿艺会的研究方向、主要工作范围、主要活动及组织机构。随后,她以南京师范大学团队儿童艺术(美术)教育研究历程为例,做了题为《从儿童美术教育到通过艺术的教育》的演讲。她提到,改革开放后,南京师范大学儿童艺术(美术)教育团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关注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研究和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早期探索、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融合的综合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早期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生态式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整体课程研究四个阶段。这一研究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大陆幼儿艺术(美术)教育研究从复苏到逐渐繁荣的历史进程,体现了由指向美术知识技能的教育,到指向体验与创造并重的艺术素养养成的教育,再到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的转向。
世华儿艺会副主任委员,来自台湾岭东科技大学的徐德成博士从台湾幼儿艺术教育发展简介、2016年《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中美感领域中的美术教学、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与幼教课程三个方面,做了题为《台湾幼儿美感教育的多元与多样》的演讲。他表示,强调技术的“手技”是幼儿艺术的开端,但能够促进幼儿欣赏、审美、发表及创造的“工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艺术教育。作为幼教课程的一部分,分科独立的美术课形式是不合时宜的。艺术并不只是创作,而是从生活中寻找探究创作的议题,同时透过同侪合作来解决问题,以情感與周遭环境联结,最后形成未来对自然关怀、社会意识与文化认同的基础。
随后,世华儿艺会副主任委员,来自马来西亚新山启页美术学院的胡牡丹院长发表了主题演讲,她以一个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为案例,分享了美术教育对儿童生命的启发意义。为了避免城乡发展和文化差异对当地原住民儿童造成的不利影响,启页美术学院与当地港务局合作,为当地原住民儿童策划了一个建立集装箱图书馆的活动。124位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参与了从方案策划到图稿设计,再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完成了艺术创作,更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工协作以及自我省思。这是一次心灵与思维上的碰撞,是孩子在课本里体会不到的生命教育。
最后,世华副主席黄素兰博士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她提出,艺术在任何时代都是儿童探究和发展创造力的核心,其教材、教法要回应时代的变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设计艺术教育课程,要培养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使他们的左右脑共同发展。同时,黄素兰博士也对2020年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进行了预告:2020年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将以“华360°——以全球视野看华人美术教育的发展”为主题,于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行。本届大会将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采用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
相信在世华儿艺会及儿童艺术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将更加多元灿烂,儿童艺术教育将会拥有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
活动由儿艺会秘书长徐程主持,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各地的华人艺术教育专家、学者、教师等近四千人齐聚线上,共襄盛举。
世华现任主席、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三镇分校陈怡倩博士做了开场致辞,她回溯了世华的发展历史,指出以创造力、想象力为核心的大艺术其实一直深植于儿童的成长世界里,儿童艺术教育应该通过美的经验推动儿童的人格发展与素养完善,通过艺术的活动促进儿童的感知协调和文化统整。现代教育更需要从大艺术出发,引导个体探索生命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华儿艺会顾问屠美如教授通过网络寄语儿艺会。她介绍了新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背景,追忆了南京师范大学儿童艺术教育团队与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组织的历史渊源,表达了对儿艺会的期许。屠教授饱含深情地说道:“美可以越过人的理性和意识,达到非理性和无意识的层次,美的教育可以作用于人的整个生命,包括情感与理性、智慧与人格。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儿童,也就是以审美教育为突破口,对儿童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头脑灵活、充满好奇心、具有创造性、有丰富敏锐的感受和直觉能力的个性完美的儿童,这也是合格的世界公民跨出的人生第一步。”
世华儿艺会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边霞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儿艺会的研究方向、主要工作范围、主要活动及组织机构。随后,她以南京师范大学团队儿童艺术(美术)教育研究历程为例,做了题为《从儿童美术教育到通过艺术的教育》的演讲。她提到,改革开放后,南京师范大学儿童艺术(美术)教育团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关注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研究和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早期探索、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融合的综合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早期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生态式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整体课程研究四个阶段。这一研究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大陆幼儿艺术(美术)教育研究从复苏到逐渐繁荣的历史进程,体现了由指向美术知识技能的教育,到指向体验与创造并重的艺术素养养成的教育,再到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的转向。
世华儿艺会副主任委员,来自台湾岭东科技大学的徐德成博士从台湾幼儿艺术教育发展简介、2016年《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中美感领域中的美术教学、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与幼教课程三个方面,做了题为《台湾幼儿美感教育的多元与多样》的演讲。他表示,强调技术的“手技”是幼儿艺术的开端,但能够促进幼儿欣赏、审美、发表及创造的“工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艺术教育。作为幼教课程的一部分,分科独立的美术课形式是不合时宜的。艺术并不只是创作,而是从生活中寻找探究创作的议题,同时透过同侪合作来解决问题,以情感與周遭环境联结,最后形成未来对自然关怀、社会意识与文化认同的基础。
随后,世华儿艺会副主任委员,来自马来西亚新山启页美术学院的胡牡丹院长发表了主题演讲,她以一个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为案例,分享了美术教育对儿童生命的启发意义。为了避免城乡发展和文化差异对当地原住民儿童造成的不利影响,启页美术学院与当地港务局合作,为当地原住民儿童策划了一个建立集装箱图书馆的活动。124位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参与了从方案策划到图稿设计,再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完成了艺术创作,更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工协作以及自我省思。这是一次心灵与思维上的碰撞,是孩子在课本里体会不到的生命教育。
最后,世华副主席黄素兰博士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她提出,艺术在任何时代都是儿童探究和发展创造力的核心,其教材、教法要回应时代的变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设计艺术教育课程,要培养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使他们的左右脑共同发展。同时,黄素兰博士也对2020年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进行了预告:2020年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将以“华360°——以全球视野看华人美术教育的发展”为主题,于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行。本届大会将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采用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
相信在世华儿艺会及儿童艺术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将更加多元灿烂,儿童艺术教育将会拥有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