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你有何感触?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内容,漫画的焦点问题是法律与道德的博弈:年轻人认为,法律赋予我有坐的权利,你不能强迫我;老人认为,年轻人有让座的道德义务,你应该主动让座。其次是挖掘漫画的社会意义,如何看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具体的写作角度有:
1.公交让座不能道德绑架。
2.公交让座体现的是文明素养。
3.在公共服务方面要提升服务水平。
一类文
让法与德携手共进
□陈秋莹
让座,本应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可如今,因让座而引发的争论早已不在少数。有人拿着法律的尺子,为年轻一代的权利助威,也有人打着道德的旗号,痛斥此为应尽的义务。这样看,的确双方有根有据,似乎都有道理。
法律与道德的博弈,未免太过惊心动魄,冠冕堂皇。仔细斟酌,其中也不难看出有维护自己的一面之辞。
年轻一代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让座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
那么主张道德的老人呢?的确这件事因道德而起,与责任有关。但此时老人口中的道德其实更多的是想体现义务,与上文提到的道德不同。也许老人会认为:“你年轻,就应该让座,你不让座,就是没有道德。”逼人让座的老人总劝年轻人“做人要讲道德”,但其自身就做了有悖道德之事,滄桑外貌之下,掩藏的是一颗为老不尊的蛮横之心。
让座,不让座,都委屈。若是无一人让座,年迈之人在左摇右晃的公交之内自是心寒意冷;但年轻人若因身体不适或让座迟了而遭到谩骂,心里也一定不痛快。公车上这样的尴尬,不止源于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价值代沟,还与真正的道德与法密切相关。这一来二去之间,缺少的是沟通和为他人着想的心意。我们不要过多地纠结于事情本身,如何处理好老人与年轻一代之间的价值代沟,是现下社会思想建设的一块荒凉之地,这才是最应该引起关注和热议的。
要改善这种状况,就要在思想认识上多下功夫。每个人都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学校和政府都应加大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在风波过去之后,才能避免下一次类似的尴尬。
人为而治,当以德在内,法在外,使既不蚀其外盾,亦不锐其内涵。法与德宜携手共进,打造真正的权利与公德心。
评点:材料丰富,观点有启发作用。文章开篇从漫画材料出发,从辩证的角度去思考让座的问题,体现思辨性,而在论证过程当中又能成功结合新闻事件层层深入地展开分析,从“法与情”的角度论述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最后结合人为而治重申观点,升华主旨。观点立足材料,层层深入,并最终联系现实生活,在给予广大同龄人以启迪的同时,也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一类文
“公交让座”请勿道德绑架
□王学炜
越来越多的人宣称自己被“道德绑架”,被老人逼着让座的事例也越来越多,年轻人遵守了法律,却又不得不与道德来场较量。在我看来,老人不应该要求别人让座。虽然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正如漫画中年轻人所言:“法律赋予了他坐的权利!”
当今社会依法治国,法律保障了人们各自的利益不受侵犯,是每个人行为的准绳,而道德只能衡量一个人的素养,老人们又何必强加给他人,逼迫他人拥有“高素养”呢?道德本来代表着社会的公序良俗,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情操的向往,老人何以“道德绑架”?
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在老年人心中是必须坚守的准则,是必须实行的标准。而在年轻人眼中可能就只是止于提倡、鼓励,即所谓的“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正因为道德标尺是模糊的,不同的人对道德的看法也不同,一个群体极力主张某种道德,另一个群体就可能觉得自己被“绑架”了。
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确规定乘客在公交车上要给他人让座,给他人让座并不是必须的,更不能强制逼迫别人给你让座。在公交车上主动为需要得到帮助的特殊乘客让座,只能说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个人美德,而并不是社会公德。老人们打着道德的旗号去侵犯他人的权益,还要求他人有“高素质”、“高情怀”,用近乎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讲道德,说实话,这是最容易收获失望情绪的伪君子。
无论是孔子的“一日三省吾身”还是王阳明的“内圣外王”,强调的都是道德自律而不是用道德名义去要求他人。让座与否,是个人自由问题:让座成就个人美德,但不让座也并非道德沦丧。只有当整个社会对老孕病残弱无座熟视无睹,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让座时,才说明我们的社会公德出问题了。在很多方面也同样如此,人们厌恶“道德绑架”,不是因为心中失去了道德底线,也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美好的情操和公序良俗,而是厌恶了道德的滥用与越界。
英国史学家梅因曾说:“迄今为止,所有社会进步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所以,现代社会,我们还是应多讲契约精神,而不是忙着用道德给别人立规矩。
评点:此文紧紧围绕“‘公交让座’请勿道德绑架””这一论点,先从漫画材料切入,从老人的言行引出话题,然后从法律的角度展开,援引中国法律、道德规范、孔子名言等相关材料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最后展开辩证分析,再次强调“不要用道德给别人立规矩”,呼应前文。
(编辑:李跃)
阅读下面的漫画,你有何感触?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内容,漫画的焦点问题是法律与道德的博弈:年轻人认为,法律赋予我有坐的权利,你不能强迫我;老人认为,年轻人有让座的道德义务,你应该主动让座。其次是挖掘漫画的社会意义,如何看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具体的写作角度有:
1.公交让座不能道德绑架。
2.公交让座体现的是文明素养。
3.在公共服务方面要提升服务水平。
一类文
让法与德携手共进
□陈秋莹
让座,本应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可如今,因让座而引发的争论早已不在少数。有人拿着法律的尺子,为年轻一代的权利助威,也有人打着道德的旗号,痛斥此为应尽的义务。这样看,的确双方有根有据,似乎都有道理。
法律与道德的博弈,未免太过惊心动魄,冠冕堂皇。仔细斟酌,其中也不难看出有维护自己的一面之辞。
年轻一代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让座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
那么主张道德的老人呢?的确这件事因道德而起,与责任有关。但此时老人口中的道德其实更多的是想体现义务,与上文提到的道德不同。也许老人会认为:“你年轻,就应该让座,你不让座,就是没有道德。”逼人让座的老人总劝年轻人“做人要讲道德”,但其自身就做了有悖道德之事,滄桑外貌之下,掩藏的是一颗为老不尊的蛮横之心。
让座,不让座,都委屈。若是无一人让座,年迈之人在左摇右晃的公交之内自是心寒意冷;但年轻人若因身体不适或让座迟了而遭到谩骂,心里也一定不痛快。公车上这样的尴尬,不止源于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价值代沟,还与真正的道德与法密切相关。这一来二去之间,缺少的是沟通和为他人着想的心意。我们不要过多地纠结于事情本身,如何处理好老人与年轻一代之间的价值代沟,是现下社会思想建设的一块荒凉之地,这才是最应该引起关注和热议的。
要改善这种状况,就要在思想认识上多下功夫。每个人都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学校和政府都应加大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在风波过去之后,才能避免下一次类似的尴尬。
人为而治,当以德在内,法在外,使既不蚀其外盾,亦不锐其内涵。法与德宜携手共进,打造真正的权利与公德心。
评点:材料丰富,观点有启发作用。文章开篇从漫画材料出发,从辩证的角度去思考让座的问题,体现思辨性,而在论证过程当中又能成功结合新闻事件层层深入地展开分析,从“法与情”的角度论述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最后结合人为而治重申观点,升华主旨。观点立足材料,层层深入,并最终联系现实生活,在给予广大同龄人以启迪的同时,也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一类文
“公交让座”请勿道德绑架
□王学炜
越来越多的人宣称自己被“道德绑架”,被老人逼着让座的事例也越来越多,年轻人遵守了法律,却又不得不与道德来场较量。在我看来,老人不应该要求别人让座。虽然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正如漫画中年轻人所言:“法律赋予了他坐的权利!”
当今社会依法治国,法律保障了人们各自的利益不受侵犯,是每个人行为的准绳,而道德只能衡量一个人的素养,老人们又何必强加给他人,逼迫他人拥有“高素养”呢?道德本来代表着社会的公序良俗,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情操的向往,老人何以“道德绑架”?
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在老年人心中是必须坚守的准则,是必须实行的标准。而在年轻人眼中可能就只是止于提倡、鼓励,即所谓的“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正因为道德标尺是模糊的,不同的人对道德的看法也不同,一个群体极力主张某种道德,另一个群体就可能觉得自己被“绑架”了。
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确规定乘客在公交车上要给他人让座,给他人让座并不是必须的,更不能强制逼迫别人给你让座。在公交车上主动为需要得到帮助的特殊乘客让座,只能说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个人美德,而并不是社会公德。老人们打着道德的旗号去侵犯他人的权益,还要求他人有“高素质”、“高情怀”,用近乎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讲道德,说实话,这是最容易收获失望情绪的伪君子。
无论是孔子的“一日三省吾身”还是王阳明的“内圣外王”,强调的都是道德自律而不是用道德名义去要求他人。让座与否,是个人自由问题:让座成就个人美德,但不让座也并非道德沦丧。只有当整个社会对老孕病残弱无座熟视无睹,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让座时,才说明我们的社会公德出问题了。在很多方面也同样如此,人们厌恶“道德绑架”,不是因为心中失去了道德底线,也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美好的情操和公序良俗,而是厌恶了道德的滥用与越界。
英国史学家梅因曾说:“迄今为止,所有社会进步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所以,现代社会,我们还是应多讲契约精神,而不是忙着用道德给别人立规矩。
评点:此文紧紧围绕“‘公交让座’请勿道德绑架””这一论点,先从漫画材料切入,从老人的言行引出话题,然后从法律的角度展开,援引中国法律、道德规范、孔子名言等相关材料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最后展开辩证分析,再次强调“不要用道德给别人立规矩”,呼应前文。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