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社交情境下的价值共创要素模型探索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网络社交平台的崛起,数字化社交形式开始被企业、公众普遍接受,发生其中的价值共创已成为了一种趋势,探索新场景下的价值共创核心要素、共创策略、共创绩效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研究,以微博平台为主要研究场所,采用案例研究策略,选择若干知名品牌为案例对象,围绕价值共创的要素、策略、绩效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发生在数字化社交中的价值共创包含有7项核心要素(即渠道、透明度、降低风险、对话、分享、个性、共鸣),并嵌入共创过程的3类共创策略(信息知晓、参与&互动、询问&评价策略)之中,分别发挥不同的功能
其他文献
中国电影的革命表达源于左翼电影,红色意识形态来自左翼电影运动。基于革命意识形态的视角,对左翼电影运动的生成机制进行源流考辨,寻求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话语,分析红色革命基因的传承与流变过程,由此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电影文化建设与百年中国电影的革命书写,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电影的主流意识形态虽呈现出多样化,但无疑继承和发扬了左翼意识形态,为当下的电影文化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养料。
20世纪中叶以来,以古代晚期研究为主要阵地的“罗马世界转型”范式逐渐兴起,对爱德华·吉本构建的“罗马世界衰落”的经典解释模式形成极大挑战。拜占廷史家塞奥非拉克特作品《历史》是研究古代晚期历史书写的极佳范例,其写作方式兼具“古典”与“神学”双重特征,以及其所记述的莫里斯改革反映的正是古代晚期所强调的“转型”特征,即通过改革形成与时代趋势相符的政治与军事制度,旨在探索缓解晚期罗马危机的方案,进而探寻从晚期罗马向中世纪拜占廷转型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