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间。当前很多中学生对诗歌创作也有着一定的兴趣,但局限于考试的要求,只能敬而远之。中国作为诗歌的国度,不能从小就抹杀了孩子爱诗的天性。重新兴盛诗歌,诗人当然责无旁贷,但教育的责任更重大。让学生拥有一颗"诗心",让中学生放飞满怀的诗情。徜徉青春诗行中,抒写心中一片情。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审视现状
《论语》记载:“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然而,在当代,诗歌在走下坡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社会认同的淡化
自朦胧派诗人北岛《回答》一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广为流传,中国的诗歌就渐行渐远。如今,提起诗歌,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梨花体”、裸诵等一系列网络诗歌现象。中国这个诗歌的古老国度,已经失去了他存在的养分。国人多数都沉迷在小说当中。鉴于这种当前的大背景,又会有多少人固守在诗歌的阵地。
2. 教师认同的淡化
陆机在《文赋》中提到“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是有感而发。然而,有多少人会如李白般诗意大作。在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认为诗歌教学只要扫除文字障碍,学生能理解点诗句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便降低了诗歌写作的地位。我们自己也很少去读诗、写诗,缺少对诗歌的正确把握。那就更谈不上去知道学生写诗。
3. 主体认同的淡化
诗歌的语言精练、跳跃性大、评价标准不一等特点,使诗歌已经淡出了中考试卷。学生对诗歌不重视,甚至是忽视。他们不明白诗歌创作于与作文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更不明白“诗言志”“诗缘情”“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工具性作用。大多是学生对诗歌存在着畏惧情绪,“望诗兴叹”“望诗止步”,更不用说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再加上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千万不要写诗歌”。学生对诗歌热情就被扼杀在青春这个黄金时间。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方法尝试
新课标指出: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而现代诗歌的意义不明确,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囿于书本上的简单学习。这样只会让学生的思想僵化。
钱梦龙先生发出了“呼唤语文教学诗性的回归”汪国真说过“诗歌要振兴,它需要围绕诗歌的本来面目。”当汶川地震时,那首诗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孩子,快/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妈妈怕你 碰了头/快 快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在当下,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用诗歌温暖学生的心,用诗歌点亮语文课堂。
(一)点一盏“自信”之灯,照亮学生
在课堂的开始,我用了这样的话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龙的传人以其豪迈的个性谱写了一首首气势磅礴的诗作。然而,我们各地中考作文要求都会赫然标出“题材不限,诗歌除外”的习作要求,因为这种凝练含蓄的文学样式不好在评分时做统一要求。既然中考不让写诗。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写诗歌”呢?孩子们,这你们可就想错了。中国科举考试中有多少状元你知道吗?但你却知道那个因为落榜而彻夜未眠于姑苏城外寒山寺边的张继,只因为他那著名的《枫桥夜泊》。这又如“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对于诗歌创作冰冻的内心开始融化,点燃了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热情。
(二)点一盏“方法”之灯,引领学生
古人学诗贵在朗读,三分诗,七分读。严羽在《沧浪诗话校笺》中说道:“朝夕讽咏,以为之本”“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学好诗歌,就要对诗歌反复的诵读。在此基础上把诗歌创作分为两个阶段:仿写阶段、创作阶段。
1. 仿写阶段
在学习完第六单元的轻叩诗歌的大门后,让学生试着仿写一些儿童诗歌。这个阶段是诗歌创作的最基础的阶段,仿写诗歌难度较低,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后也会激发写作的欲望。
2. 初步创作阶段
首先,诗歌要有情感。诗歌并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排列,也不是停顿节奏的拼凑。要向冰心那样“小诗抒我心中情”
其次,诗歌要构思新颖。郭小川说过:“没有新的构思,没有新的创造,就不要动笔。”
再次,诗歌要捕捉意象、创造意境。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染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歌创作必须要在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运用到作品当中,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我爱这土地》让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土地”代表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接着,诗人还要营造一种氛围,让人品位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最后,写诗还需要锤炼语言。现代诗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和意境的创设上,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然而,它和古体诗相同的美丽地方就是依旧有着押韵之美。虽然现代诗并不要求必须押韵,但还是应该适当讲究节奏和韵脚,这样才能具有音乐美。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细细揣摩诗歌的語言。在精炼与和谐的基础上,要求寓意深远、情感深厚,流畅自然,并富有形象美。
总之,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的追梦期,诗歌作为美与理趣共存的文体,能够激发学生的认同。把诗歌生活化,鼓励学生去自由练笔,提高表达能力。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审视现状
《论语》记载:“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然而,在当代,诗歌在走下坡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社会认同的淡化
自朦胧派诗人北岛《回答》一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广为流传,中国的诗歌就渐行渐远。如今,提起诗歌,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梨花体”、裸诵等一系列网络诗歌现象。中国这个诗歌的古老国度,已经失去了他存在的养分。国人多数都沉迷在小说当中。鉴于这种当前的大背景,又会有多少人固守在诗歌的阵地。
2. 教师认同的淡化
陆机在《文赋》中提到“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是有感而发。然而,有多少人会如李白般诗意大作。在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认为诗歌教学只要扫除文字障碍,学生能理解点诗句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便降低了诗歌写作的地位。我们自己也很少去读诗、写诗,缺少对诗歌的正确把握。那就更谈不上去知道学生写诗。
3. 主体认同的淡化
诗歌的语言精练、跳跃性大、评价标准不一等特点,使诗歌已经淡出了中考试卷。学生对诗歌不重视,甚至是忽视。他们不明白诗歌创作于与作文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更不明白“诗言志”“诗缘情”“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工具性作用。大多是学生对诗歌存在着畏惧情绪,“望诗兴叹”“望诗止步”,更不用说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再加上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千万不要写诗歌”。学生对诗歌热情就被扼杀在青春这个黄金时间。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方法尝试
新课标指出: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而现代诗歌的意义不明确,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囿于书本上的简单学习。这样只会让学生的思想僵化。
钱梦龙先生发出了“呼唤语文教学诗性的回归”汪国真说过“诗歌要振兴,它需要围绕诗歌的本来面目。”当汶川地震时,那首诗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孩子,快/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妈妈怕你 碰了头/快 快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在当下,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用诗歌温暖学生的心,用诗歌点亮语文课堂。
(一)点一盏“自信”之灯,照亮学生
在课堂的开始,我用了这样的话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龙的传人以其豪迈的个性谱写了一首首气势磅礴的诗作。然而,我们各地中考作文要求都会赫然标出“题材不限,诗歌除外”的习作要求,因为这种凝练含蓄的文学样式不好在评分时做统一要求。既然中考不让写诗。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写诗歌”呢?孩子们,这你们可就想错了。中国科举考试中有多少状元你知道吗?但你却知道那个因为落榜而彻夜未眠于姑苏城外寒山寺边的张继,只因为他那著名的《枫桥夜泊》。这又如“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对于诗歌创作冰冻的内心开始融化,点燃了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热情。
(二)点一盏“方法”之灯,引领学生
古人学诗贵在朗读,三分诗,七分读。严羽在《沧浪诗话校笺》中说道:“朝夕讽咏,以为之本”“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学好诗歌,就要对诗歌反复的诵读。在此基础上把诗歌创作分为两个阶段:仿写阶段、创作阶段。
1. 仿写阶段
在学习完第六单元的轻叩诗歌的大门后,让学生试着仿写一些儿童诗歌。这个阶段是诗歌创作的最基础的阶段,仿写诗歌难度较低,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后也会激发写作的欲望。
2. 初步创作阶段
首先,诗歌要有情感。诗歌并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排列,也不是停顿节奏的拼凑。要向冰心那样“小诗抒我心中情”
其次,诗歌要构思新颖。郭小川说过:“没有新的构思,没有新的创造,就不要动笔。”
再次,诗歌要捕捉意象、创造意境。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染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歌创作必须要在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运用到作品当中,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我爱这土地》让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土地”代表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接着,诗人还要营造一种氛围,让人品位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最后,写诗还需要锤炼语言。现代诗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和意境的创设上,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然而,它和古体诗相同的美丽地方就是依旧有着押韵之美。虽然现代诗并不要求必须押韵,但还是应该适当讲究节奏和韵脚,这样才能具有音乐美。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细细揣摩诗歌的語言。在精炼与和谐的基础上,要求寓意深远、情感深厚,流畅自然,并富有形象美。
总之,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的追梦期,诗歌作为美与理趣共存的文体,能够激发学生的认同。把诗歌生活化,鼓励学生去自由练笔,提高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