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这么热,还好我们有空调、风扇、冰箱,可是对于古人来说,除了扇子,他们是靠什么熬过夏天的呢?
手摇扇、“电”风扇
在晋代学者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扇子的记载,唐代雍裕之《题蒲葵扇》中曾写道:“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扇子进行过描述:“上古以羽为扇,故字从羽。”从中可见古人造字的良苦用心。
然而,扇子毕竟做功的是自己,到头来不过是将额头上的汗转移到了胳膊上,吃力的同时也凉快不到哪里去。
于是,达官贵人们就用上了不用自己出力的“人工风扇”。
最早的人工风扇出自西汉时期。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有位能工巧匠把七个一丈长的大轮连在一起,做成一个七轮扇,一个人就可以扇起让满屋子人打寒战的大风来。
而到了唐朝,风扇早已进化到了水力驱动阶段。此时,有民间能工巧匠设计出一种木制器具,将水抽引上屋喷淋屋顶,再采用水循环的方法驱动扇轮转动,将水雾带来的凉气吹入屋内,冷气袭人。由此可见,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随着时代进步,到了清朝中期,能工巧匠为皇家在圆明园内设计安装了一套叫“水上明瑟”的机械设备,用水力作动力鼓风降温,其性能已经非常接近当今的电风扇。
“空调器”“空调房”
在21世纪的今天,空调早已普及到千家万户。而在古时候,普通人家往往也有自己的“空调”。
小说《红楼梦》中,薛宝钗曾经出过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来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这个谜语的谜底叫“竹夫人”,是古代的一种消暑器具,一种假“空调”。
这种竹夫人长约一米,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中间通空,四周有许多洞孔。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能收风窜散,供人取凉,可谓巧妙,常用在床上。
长夜漫漫,酷暑难耐,不得入眠,于是古人发明了另一种“空调器”:瓷枕。瓷枕之所以能够取凉,就是因为瓷枕一般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透风,而瓷本身清凉,所以成为古人夏日纳凉必备。
但是,皇家和达官贵人们则有更先进的“空调房”。他们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更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假冰箱、真冷饮
中国有句古话叫“夏虫不可以语冰”,说的是夏天的虫儿无法想象冰是什么样的。然而,在古代,人们在夏天不仅可以享受到冰块带来的清凉,而且还有假“冰箱”,甚至还有冰镇饮料。
其实,世界上最早发明冷藏和冷饮的是中国人。
《诗经·豳风·七月》是一篇著名的农事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生活习俗和礼仪。其中记载,“二之日纳于凌阴,三之日凿冰冲冲”。这是两句互文,就是说,在天寒地冻的农历腊月和正月将冰采集起来放到冰窖(凌阴)中,以待天热的时候使用。
夏天有了冰,古人就可以制造土冰箱了。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储藏食品的“冰鉴”,这种冰鉴最先是陶制的,后来演进为青铜制品。
冰鉴是宴饮时盛放冰的器具,《周礼》中就有冰鉴储存食品的记载:“祭祀供冰鉴。”这样说来,冰鉴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了。
有了“冰箱”,自然可制冰镇食品了。春秋末期,已开始在诸侯宴席上出现了冰镇甜酒。
到了宋代,冷饮开始大量进入市场,享用者由官宦贵族扩展到平民百姓。人们把果汁、牛奶、药菊、冰块等混合调制成品种繁多的饮品。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赋诗一首,“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就是对一种名为“冰酪”的冷饮的赞赏。北宋汴京还有“沙糖冰雪冷元子”,南宋临安也有“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也都属于此类。
明清时代,不仅冷饮花样更为繁多,且质量也越来越高,当时以北京的“冰镇酸梅汤”最负盛名。“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郝懿行《都门竹枝词》描绘的正是这样一幅市井消夏图。
选自《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