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工教育是通过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服务的。目前,处在一个对教育的开发、改革和整合的时代,课程改革的实施,旨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善于动脑、动手,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精神与探索精神,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成长为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最终为社会所用。
然而,长期以来,技工学校学生以被动接受书本知识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往往千篇一律,忽略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专业课,掌握好专业课知识,必须在授课前设计出好的方案,上课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学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当中去。
一、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一节好的授课,教师应精心备课,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创造和谐的教学活动氛围,令学生对专业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要做到这样,教师自己应首先对所教课程有扎实的功底,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根据课程特色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激发其潜能,增进学习效果。
1.精简理论性较强问题,多讲客观实例
目前,大多数技校学生学习基础不太好,他们习惯于初中时的学习模式——死记硬背,缺少主动参与到课题分析的意识,结果造成学习被动,无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十分抗拒,所以,课堂气氛往往十分沉闷。这样循环下去,教学又怎会有好效果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根据目前学生的特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每一个问题,还要多准备一些实例,让学生易于听明白。
2.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
目的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实践证明,通过实物、录像、多媒体、音视频的交叉结合等方式,全面阐述教学内容,用客观的影像或现场的实操去感染学生,通过互动的教学形式去渲染整个课堂气氛,效果是十分好的。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信息量大,画面的切换速度快,板书清晰生动等原因,也是吸引学生听课的一个有力武器。
3.发挥教材的吸引力
教学内容要做到循序渐进、难易适度。教学过程要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做到循序渐进、难易适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取相同的知识。如果学习内容过难,学生经过努力后仍然学不会,便会产生畏惧心理,积极性受到挫伤;反之,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则引不起学生集中注意力,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分析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做到难易适度,使其具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难以逾越,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层次,提出相应的问题,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和练习,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实施整个教学活动。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是自然而然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前预习时,老师要求学生将课程单元的内容全部了解一遍,重点理解概念、原理,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先将其记下来,在课堂上加以解决。在听课的过程中,如何听好课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老师要教会学生思考,学会把握重点、难点,学会做笔记,能够分清主次。在复习巩固时,老师要教会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指导学生及时把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反复记忆,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有侧重地复习、理解、掌握。
5.注重情感教育
教师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应该用一颗童心来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也可以用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来赢得学生的心,那就是微笑。一个亲切的微笑,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生硬的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把命令式、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为商量式、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喜欢学习钳工工艺学;教师必须对学生倾注“爱”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学生的过错,能够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帮助,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上的问题,从内心深处与学生相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在“亲其师”的基础上,才可能“信其道”。教师在授课时,要保持最佳心态,以自己的情去育学生的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消除了紧张感,才能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团体学习,才能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1.用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
人在轻松时,大脑皮层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能变得迅速、敏捷。因此,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乐事”,这就需要教师在“制造”课堂气氛中多想办法,多下功夫,从而使学生做到听每一节课都有所“得”。“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教师要用心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过程和状态(技校学生更应该作为重点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走进他们的心里,以心换心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时代提出要求,教育必须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目标。教师教学要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或在校学习中主动体验和探究,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例如,为了帮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组织他们进入企业单位实习,使他们理解每一个零部件在机器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做事需要更加耐心细致,能够把努力学好理论知识、锻炼技能水平发展成一种自觉行为。
总之,通过教学手段的更新,活跃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要达到“感知——理解——共鸣——吸收”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去享受学习的乐趣,体念成功的喜悦,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其目的是教育学生把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当成自觉追求,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提高社会竞争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适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高级技工学校)
然而,长期以来,技工学校学生以被动接受书本知识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往往千篇一律,忽略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专业课,掌握好专业课知识,必须在授课前设计出好的方案,上课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学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当中去。
一、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一节好的授课,教师应精心备课,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创造和谐的教学活动氛围,令学生对专业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要做到这样,教师自己应首先对所教课程有扎实的功底,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根据课程特色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激发其潜能,增进学习效果。
1.精简理论性较强问题,多讲客观实例
目前,大多数技校学生学习基础不太好,他们习惯于初中时的学习模式——死记硬背,缺少主动参与到课题分析的意识,结果造成学习被动,无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十分抗拒,所以,课堂气氛往往十分沉闷。这样循环下去,教学又怎会有好效果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根据目前学生的特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每一个问题,还要多准备一些实例,让学生易于听明白。
2.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
目的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实践证明,通过实物、录像、多媒体、音视频的交叉结合等方式,全面阐述教学内容,用客观的影像或现场的实操去感染学生,通过互动的教学形式去渲染整个课堂气氛,效果是十分好的。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信息量大,画面的切换速度快,板书清晰生动等原因,也是吸引学生听课的一个有力武器。
3.发挥教材的吸引力
教学内容要做到循序渐进、难易适度。教学过程要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做到循序渐进、难易适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取相同的知识。如果学习内容过难,学生经过努力后仍然学不会,便会产生畏惧心理,积极性受到挫伤;反之,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则引不起学生集中注意力,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分析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做到难易适度,使其具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难以逾越,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层次,提出相应的问题,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和练习,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实施整个教学活动。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是自然而然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前预习时,老师要求学生将课程单元的内容全部了解一遍,重点理解概念、原理,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先将其记下来,在课堂上加以解决。在听课的过程中,如何听好课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老师要教会学生思考,学会把握重点、难点,学会做笔记,能够分清主次。在复习巩固时,老师要教会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指导学生及时把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反复记忆,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有侧重地复习、理解、掌握。
5.注重情感教育
教师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应该用一颗童心来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也可以用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来赢得学生的心,那就是微笑。一个亲切的微笑,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生硬的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把命令式、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为商量式、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喜欢学习钳工工艺学;教师必须对学生倾注“爱”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学生的过错,能够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帮助,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上的问题,从内心深处与学生相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在“亲其师”的基础上,才可能“信其道”。教师在授课时,要保持最佳心态,以自己的情去育学生的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消除了紧张感,才能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团体学习,才能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1.用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
人在轻松时,大脑皮层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能变得迅速、敏捷。因此,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乐事”,这就需要教师在“制造”课堂气氛中多想办法,多下功夫,从而使学生做到听每一节课都有所“得”。“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教师要用心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过程和状态(技校学生更应该作为重点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走进他们的心里,以心换心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时代提出要求,教育必须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目标。教师教学要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或在校学习中主动体验和探究,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例如,为了帮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组织他们进入企业单位实习,使他们理解每一个零部件在机器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做事需要更加耐心细致,能够把努力学好理论知识、锻炼技能水平发展成一种自觉行为。
总之,通过教学手段的更新,活跃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要达到“感知——理解——共鸣——吸收”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去享受学习的乐趣,体念成功的喜悦,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其目的是教育学生把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当成自觉追求,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提高社会竞争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适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