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大学毕业,一直未和木木谋面。她在昆明安家后,盛情邀我前去相聚。
彼时,我们在地图上间隔着一千八百多公里的距离,横亘着三年又半未见的时光长河,可是就像不曾分开过一样,无论我光鲜还是落魄,亦或者带着满身伤痕,故人都以暖热真心拥我。我们在世间行走,遇见爱,遇见情,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真心不改。随便哪一个日子里,哪怕风雪交迫,你来,我在。
因着汪曾祺写《昆明的雨》,我对这个城市满怀着饱满鲜亮的期许,而一下飞机并不见雨,迎头就撞上昆明的风,四面八方从山野浩荡而来,围巾捂不住,头发都吹炸了。尽管风这样大,傍晚的太阳却很明亮,天空湛蓝不见一丝云彩。从雾色迷离的南阳盆地而来,脚下是距离天空很近的高原春城,只觉得整个人都轻了。
昆明与花
在站台被一眼认出,木木剪了齐肩短发,比学生时代少了青涩,更觉温柔可亲了。三石先生下车把行李放进后备箱,只是点头微笑,稳重又内敛。我们在车里叽叽喳喳讲话,沿途是起伏山峦,五六点钟的太阳通透又温和,把街边一树一树的繁花都浸润在柔软的光晕里。我跟木木感叹说,怪不得昆明是春城,一月里都看不见枯枝,也根本不用去花市,街边随手一折就能回家插在瓶子里。木木就笑我,说吃完晚饭带我去逛夜晚的花市。生平第一次地,我意识到夜市原来不仅只有啤酒和烧烤,它还可以是花的集市。是的,白昼睡了,花是不眠的——玫瑰在昏暗的灯光里散发馥郁甜香,雏菊仰着稚气鲜嫩的脸就像星星一样明亮,还有海棠,还有川端康成凝视的那一株株,夜色里哀伤盛放的海棠。一朵花是多么弱小啊,一朵花又是那么的美。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拥抱生命的痛苦和成长呢。
花市尚早,于是最先邂逅的,是昆明的菜市。木木想買一些我没吃过的当地菜,这样的热忱真是可爱极了!千里之外的菜市场和家乡有着一模一样的烟火气,蔬菜新鲜,水果诱人。唯一让人惊诧的,是那些光鲜娇艳的花朵竟然跟灰头土脸的土豆萝卜一起摆在菜市上卖。这里没有繁华的长街,没有精致的花房,就在简陋的水泥摊位上,花朵们自在坦荡地美丽着。你几乎可以想见一个云南人的傍晚,结束忙碌的一天,到菜市买菜的路上顺手带上几支鲜花,晚餐的时候插进瓶子里,顿时就觉得家更像家,生活更像生活。
因为时间太晚,斗南花市是次日去的。奇花异草琳琅满目,十元一大束的玫瑰,按斤出售的康乃馨,仿佛一花一草都在跟你说,昆明的花是很亲和的。我们在繁花相照里流连忘返,木木选了小株的多肉给盆景重新造型。回到家已是斜晖脉脉,三石先生清扫了阳台枯叶,把新买的绿植放在傍晚的夕照里。
食物的美
在昆明的第一站是逛菜市,木木很怕牛蛙,拉着我站了好远喊老板选几条扁一些的鲫鱼。三石先生把车停好后进来拎鱼,我猜这样手掌长度的鲫鱼,可能是用来煲汤。亦或者在我的家乡,这样的小鱼也可以腌制后炸到金黄酥脆,咬起来焦香可口,不爱油腻的人大概是吃不惯的。
晚餐前我陪着木木在餐厅剥青豆,厨房里溢出浓郁的鲜香。等菜端上来,才知道那些小鱼被做成了大理的特色菜——酸辣鱼。选取个头不大的鲫鱼,肉质会更加细腻鲜嫩,三石先生一边把鱼分给我们,一边介绍了云南的一些饮食风俗。因为滇东北地区靠近内地与四川接壤,所以菜肴口味与川菜接近,只是川菜偏麻辣,云南菜偏酸辣。青豆水嫩多汁,跟玉米一起炒成了色泽鲜丽的“半亩地”,挖一勺放嘴里,满口香甜。酸菜炒肉我在四川也是吃过的,尤其这酸菜是三石先生的妈妈自己腌制,比市面卖的更加地道纯正。最可爱是木木做的甜点,糯米球蒸在红枣里,温软甜糯熨帖人心。一个对美食充满探索和创意的温柔女子,多么温暖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去的彩云之南偏居一隅交通不便,为了便于保存,很多制作食物的传统工艺保存得更加完整些。我小时候,妈妈偶尔也会在冬天晾晒腌制一些脆甜的萝卜条。渐渐地,这些腌菜就只能去超市里买了。可是在云南,就好像每一家的长辈都是美食家一样,三石妈妈做的油腐乳和木木妈妈做的一样好吃,除了腌酸菜还有自家制作的肉香肠,几乎每一顿饭都有地方传统的风味。从前看过一部叫《小森林》的日本电影,以食物为媒介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图景。倘使你走进一个云南人的家庭,只觉得生活的诸般美好跟电影里也相去不远。爱和生活,本身就是藏在一蔬一饭之间。认真吃好每一顿饭,大概就是生活最好的方式了。
海鸥,海鸥
周末必然是要睡到自然醒的,日光会潜过窗帘的缝隙,蹑手蹑脚唤你。用过早饭和木木去滇池看海鸥,三石先生不放心,给我们都发了口罩,约定晚点去跟我们汇合。
小区外的公路干净又宁静,我们的影子和绿化带里的小菊花一起摇摇晃晃。天空湛蓝澄澈,大片大片的水杉井然纵横,在路边和水边渲染开热烈如朝霞的殷红。抑制不住惊喜跑进林子里,落叶松软日光斑驳,一脚踩下去,就瞬间跌进了水汽氤氲的童话里。直到此时,方才体会到汪曾祺笔下的,那个明亮、饱满、丰沛的昆明。
沿水走了很久,路过睡美人一样的西山,路过遛狗的、跑步的以及三三两两谈笑风生的游客,远远就看见蔚蓝水面斑驳跳荡的小白点儿。木木指给我:“看那里,那里就有好多海鸥。”我从前以为海鸥都是在海边生活,没想到内陆湖泊也有这么多神奇的小精灵。走近一些看,沿岸都是喂海鸥的游客,栏杆上偶尔落下一两只,身形精致流畅,洁白的羽毛只在翅尾点缀些干脆利落的灰色,高贵又朴素的样子。美好的事物总是忍不住要靠近,你瞧它们朱红可爱的尖尖嘴,圆眼睛眺望水面时灵动又若有所思,可还没得及伸出手,它们又扑棱棱飞走了。
三石先生介绍说,滇池的海鸥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每年十月份陆续飞来这里过冬。这位好好先生在家处理完装修的一点琐事,很快赶来送我们去海鸥最多的观景台。穿过马路走上去,满目熙攘的人群和穿梭其间数以万计的海鸥,或停驻栏杆梳理羽毛、或在路边哄抢食物,或浮游于碧波浩淼,或翱翔在万里长空,真是热闹极了!我把面包举得高高的,这些小精灵很快就一只连着一只飞来啄食,也不贪多,衔上一口就不停顿地滑走了。你看它们,仗着自己可爱,撩完就跑!
可是想到这些比远方还要远的小生灵,冒着严寒穿风过雨,山一程水一程历经生死地来到你面前,心里就不能更软更欢喜了。哪怕重山万险,哪怕曾经差一点被捕猎,差一点落单,差一点就抵达不了终点,哪怕经历了鸟生的种种坎坷,在张开翅膀的那一刻,它总是满血复活一样英勇无畏。而此时它亲昵地靠近你,毫无警戒地接受你给予的食物,就像是从未受过伤害一般地付出信任。回首来处,这历经风霜依然单纯的一点信任足以让人热泪盈眶。“呀!海鸥啄到我了哈哈哈!”我扭过头去对木木惊喜地喊。就像是落在指尖的一个吻,带着西伯利亚清冽的呼吸,那只啄了我一口的海鸥头也不回地挥动翅膀,告诉我远方、自由,和爱。
滇池的海鸥是很美的,但光的另一面一定也会有阴影。从观景台走一趟下来,头发和身上不留下些便便几乎是不可能的。路面每天都有人打扫,却总也没办法洗刷干净,就算是滇池里的水,邻岸都漂浮着泡沫。那能怎么办呢,海鸥这么可爱,当然是原谅它啊!因为昆明对海鸥的善待,越来越多的海鸥每年冬季飞来这里栖息,形成了昆明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中外许多游客。有句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凝视天空那些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果你不相信爱和接纳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那么挑剔和毁弃更加不是。
尾 声
印象里的冬天总是雾蒙蒙的,阴郁又寒冷。
唯在昆明,在通透的光和繁花相照里,在友人的把酒言欢里,才觉出冬日的生机和温暖来。木木家阿婆用彩色绒线编的沙发凳、自家腌制的食物、家居装饰随处可见的花朵、还有热情善良的人儿,这些点滴的美好并不声势浩大,可浸润在生活里,还是一点一点拼出了幸福原本的模样。
离开时木木和三石先生携手送我,准备了一整箱特产给我带走,我目送他们手挽着消失在人流里的背影,想到的是周末一起烤饵块的早晨。
鸟鸣衔日光,流水一样铺满阳台。绿植清新茂盛,太阳一照,每一株都披着毛茸茸的金色皮草。窗帘的影子摇曳,电烤扇亮着橘黄色的光。木木坐在彩凳上,一片一片往那光里放饵块。我笑她烤不熟吧,她笃定又可爱的样子,跟我聊起出行的事情。彼时微波炉嗡嗡地响,三石先生在厨房里准备早餐……
冬日昆明给我的记忆,真的是好温暖、好温馨!
彼时,我们在地图上间隔着一千八百多公里的距离,横亘着三年又半未见的时光长河,可是就像不曾分开过一样,无论我光鲜还是落魄,亦或者带着满身伤痕,故人都以暖热真心拥我。我们在世间行走,遇见爱,遇见情,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真心不改。随便哪一个日子里,哪怕风雪交迫,你来,我在。
因着汪曾祺写《昆明的雨》,我对这个城市满怀着饱满鲜亮的期许,而一下飞机并不见雨,迎头就撞上昆明的风,四面八方从山野浩荡而来,围巾捂不住,头发都吹炸了。尽管风这样大,傍晚的太阳却很明亮,天空湛蓝不见一丝云彩。从雾色迷离的南阳盆地而来,脚下是距离天空很近的高原春城,只觉得整个人都轻了。
昆明与花
在站台被一眼认出,木木剪了齐肩短发,比学生时代少了青涩,更觉温柔可亲了。三石先生下车把行李放进后备箱,只是点头微笑,稳重又内敛。我们在车里叽叽喳喳讲话,沿途是起伏山峦,五六点钟的太阳通透又温和,把街边一树一树的繁花都浸润在柔软的光晕里。我跟木木感叹说,怪不得昆明是春城,一月里都看不见枯枝,也根本不用去花市,街边随手一折就能回家插在瓶子里。木木就笑我,说吃完晚饭带我去逛夜晚的花市。生平第一次地,我意识到夜市原来不仅只有啤酒和烧烤,它还可以是花的集市。是的,白昼睡了,花是不眠的——玫瑰在昏暗的灯光里散发馥郁甜香,雏菊仰着稚气鲜嫩的脸就像星星一样明亮,还有海棠,还有川端康成凝视的那一株株,夜色里哀伤盛放的海棠。一朵花是多么弱小啊,一朵花又是那么的美。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拥抱生命的痛苦和成长呢。
花市尚早,于是最先邂逅的,是昆明的菜市。木木想買一些我没吃过的当地菜,这样的热忱真是可爱极了!千里之外的菜市场和家乡有着一模一样的烟火气,蔬菜新鲜,水果诱人。唯一让人惊诧的,是那些光鲜娇艳的花朵竟然跟灰头土脸的土豆萝卜一起摆在菜市上卖。这里没有繁华的长街,没有精致的花房,就在简陋的水泥摊位上,花朵们自在坦荡地美丽着。你几乎可以想见一个云南人的傍晚,结束忙碌的一天,到菜市买菜的路上顺手带上几支鲜花,晚餐的时候插进瓶子里,顿时就觉得家更像家,生活更像生活。
因为时间太晚,斗南花市是次日去的。奇花异草琳琅满目,十元一大束的玫瑰,按斤出售的康乃馨,仿佛一花一草都在跟你说,昆明的花是很亲和的。我们在繁花相照里流连忘返,木木选了小株的多肉给盆景重新造型。回到家已是斜晖脉脉,三石先生清扫了阳台枯叶,把新买的绿植放在傍晚的夕照里。
食物的美
在昆明的第一站是逛菜市,木木很怕牛蛙,拉着我站了好远喊老板选几条扁一些的鲫鱼。三石先生把车停好后进来拎鱼,我猜这样手掌长度的鲫鱼,可能是用来煲汤。亦或者在我的家乡,这样的小鱼也可以腌制后炸到金黄酥脆,咬起来焦香可口,不爱油腻的人大概是吃不惯的。
晚餐前我陪着木木在餐厅剥青豆,厨房里溢出浓郁的鲜香。等菜端上来,才知道那些小鱼被做成了大理的特色菜——酸辣鱼。选取个头不大的鲫鱼,肉质会更加细腻鲜嫩,三石先生一边把鱼分给我们,一边介绍了云南的一些饮食风俗。因为滇东北地区靠近内地与四川接壤,所以菜肴口味与川菜接近,只是川菜偏麻辣,云南菜偏酸辣。青豆水嫩多汁,跟玉米一起炒成了色泽鲜丽的“半亩地”,挖一勺放嘴里,满口香甜。酸菜炒肉我在四川也是吃过的,尤其这酸菜是三石先生的妈妈自己腌制,比市面卖的更加地道纯正。最可爱是木木做的甜点,糯米球蒸在红枣里,温软甜糯熨帖人心。一个对美食充满探索和创意的温柔女子,多么温暖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去的彩云之南偏居一隅交通不便,为了便于保存,很多制作食物的传统工艺保存得更加完整些。我小时候,妈妈偶尔也会在冬天晾晒腌制一些脆甜的萝卜条。渐渐地,这些腌菜就只能去超市里买了。可是在云南,就好像每一家的长辈都是美食家一样,三石妈妈做的油腐乳和木木妈妈做的一样好吃,除了腌酸菜还有自家制作的肉香肠,几乎每一顿饭都有地方传统的风味。从前看过一部叫《小森林》的日本电影,以食物为媒介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图景。倘使你走进一个云南人的家庭,只觉得生活的诸般美好跟电影里也相去不远。爱和生活,本身就是藏在一蔬一饭之间。认真吃好每一顿饭,大概就是生活最好的方式了。
海鸥,海鸥
周末必然是要睡到自然醒的,日光会潜过窗帘的缝隙,蹑手蹑脚唤你。用过早饭和木木去滇池看海鸥,三石先生不放心,给我们都发了口罩,约定晚点去跟我们汇合。
小区外的公路干净又宁静,我们的影子和绿化带里的小菊花一起摇摇晃晃。天空湛蓝澄澈,大片大片的水杉井然纵横,在路边和水边渲染开热烈如朝霞的殷红。抑制不住惊喜跑进林子里,落叶松软日光斑驳,一脚踩下去,就瞬间跌进了水汽氤氲的童话里。直到此时,方才体会到汪曾祺笔下的,那个明亮、饱满、丰沛的昆明。
沿水走了很久,路过睡美人一样的西山,路过遛狗的、跑步的以及三三两两谈笑风生的游客,远远就看见蔚蓝水面斑驳跳荡的小白点儿。木木指给我:“看那里,那里就有好多海鸥。”我从前以为海鸥都是在海边生活,没想到内陆湖泊也有这么多神奇的小精灵。走近一些看,沿岸都是喂海鸥的游客,栏杆上偶尔落下一两只,身形精致流畅,洁白的羽毛只在翅尾点缀些干脆利落的灰色,高贵又朴素的样子。美好的事物总是忍不住要靠近,你瞧它们朱红可爱的尖尖嘴,圆眼睛眺望水面时灵动又若有所思,可还没得及伸出手,它们又扑棱棱飞走了。
三石先生介绍说,滇池的海鸥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每年十月份陆续飞来这里过冬。这位好好先生在家处理完装修的一点琐事,很快赶来送我们去海鸥最多的观景台。穿过马路走上去,满目熙攘的人群和穿梭其间数以万计的海鸥,或停驻栏杆梳理羽毛、或在路边哄抢食物,或浮游于碧波浩淼,或翱翔在万里长空,真是热闹极了!我把面包举得高高的,这些小精灵很快就一只连着一只飞来啄食,也不贪多,衔上一口就不停顿地滑走了。你看它们,仗着自己可爱,撩完就跑!
可是想到这些比远方还要远的小生灵,冒着严寒穿风过雨,山一程水一程历经生死地来到你面前,心里就不能更软更欢喜了。哪怕重山万险,哪怕曾经差一点被捕猎,差一点落单,差一点就抵达不了终点,哪怕经历了鸟生的种种坎坷,在张开翅膀的那一刻,它总是满血复活一样英勇无畏。而此时它亲昵地靠近你,毫无警戒地接受你给予的食物,就像是从未受过伤害一般地付出信任。回首来处,这历经风霜依然单纯的一点信任足以让人热泪盈眶。“呀!海鸥啄到我了哈哈哈!”我扭过头去对木木惊喜地喊。就像是落在指尖的一个吻,带着西伯利亚清冽的呼吸,那只啄了我一口的海鸥头也不回地挥动翅膀,告诉我远方、自由,和爱。
滇池的海鸥是很美的,但光的另一面一定也会有阴影。从观景台走一趟下来,头发和身上不留下些便便几乎是不可能的。路面每天都有人打扫,却总也没办法洗刷干净,就算是滇池里的水,邻岸都漂浮着泡沫。那能怎么办呢,海鸥这么可爱,当然是原谅它啊!因为昆明对海鸥的善待,越来越多的海鸥每年冬季飞来这里栖息,形成了昆明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中外许多游客。有句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凝视天空那些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果你不相信爱和接纳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那么挑剔和毁弃更加不是。
尾 声
印象里的冬天总是雾蒙蒙的,阴郁又寒冷。
唯在昆明,在通透的光和繁花相照里,在友人的把酒言欢里,才觉出冬日的生机和温暖来。木木家阿婆用彩色绒线编的沙发凳、自家腌制的食物、家居装饰随处可见的花朵、还有热情善良的人儿,这些点滴的美好并不声势浩大,可浸润在生活里,还是一点一点拼出了幸福原本的模样。
离开时木木和三石先生携手送我,准备了一整箱特产给我带走,我目送他们手挽着消失在人流里的背影,想到的是周末一起烤饵块的早晨。
鸟鸣衔日光,流水一样铺满阳台。绿植清新茂盛,太阳一照,每一株都披着毛茸茸的金色皮草。窗帘的影子摇曳,电烤扇亮着橘黄色的光。木木坐在彩凳上,一片一片往那光里放饵块。我笑她烤不熟吧,她笃定又可爱的样子,跟我聊起出行的事情。彼时微波炉嗡嗡地响,三石先生在厨房里准备早餐……
冬日昆明给我的记忆,真的是好温暖、好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