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75-02
多数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初中时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升入职校后感觉人生前途渺茫,厌学情绪严重,加上这一类学生大多逆反心理严重,所以要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如何纠正其不良情绪,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否接受老师的引导,这就需要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讨论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关于情感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论语》中写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记》中也提出:“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如朱熹,王阳明等,都意识到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的重要性,快乐的情绪体验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到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强调改革教学,主张废止注入式教学,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眼睛等。他们都认为积极的情感对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强调教师的情感教育对促进和改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到了现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情感教育成为我们教育界研究的重点。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的《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以情感心理学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利用情感因素优化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他提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并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具有动力功能、调节功能、强化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保健功能和协调功能,只有充分意识和理解到情感的这些功能,才能够合理利用情感心理学进行教育。目前情感教育主要有寓教于乐的模式、以情施教模式和师生情感交融模式等几种教育模式。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情感是课堂教学的推动力,是联系师生的重要纽带,是师生之间创造和谐融洽、相互理解的教学氛围的基础。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对完善学生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对信息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完成对信息选择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情感和情绪能够对人的认知过程起到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在良好而稳定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思维敏捷、充满活力和求知欲,对学习具有主动性,但当人心情郁闷时,思维迟缓,缺乏斗志和学习的动力。情感教育对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起着前提性的作用。
在中职学校的学科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针对中职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特征,从情感的角度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中职学生的情感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策略。
1 要随时留意家庭成长环境的对学生情感的影响
有研究指出,家庭的情感氛围和文化背景等对青少年的个性、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祥和、稳定还是混乱、不安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在打骂、混乱不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特别敏感,也难以教育。从家庭收入情况来看,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自尊心特别强,攀比心理和虚荣心旺盛。从家庭稳定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家庭离婚率不断上升,当一个家庭处于破裂状态时,对孩子的关怀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对孩子情感伤害特别严重。从家庭文化氛围来看,中职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的较多,以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为主。这些家长主要以做生意、务农或打工为主,长年奔波,无法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再加上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也不能辅导孩子学习,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文化氛围。
2 要注意应试教育对学生情感的负面作用
素质教育现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条基本政策,它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从多年来的实施结果来看,素质教育在我国却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流于表面。并非学校和教師们不懂得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但是由于就业和升学压力,迫使老师们不得不在挂着素质教育的名头时,实施的还是应试教育。学生们在社会上减负的舆论下却得到的是应试教育,人是趋于懒惰的,由于初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很容易受舆论的导向而产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感,进而遏制了升入中职学校后的情感发展。
应试教育既在知识体系的教育上缺乏整体性,又容易伤害学生的学习情感,其危害是人所共知的。不可否认,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进行很好的评价,但是,要注意到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适应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的,中职生往往就是不能适应应试教育的主要人群。过多的考试失利极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出现消极的情感状态,逐渐表现为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厌学是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心态,学习不再是快乐的而是一种负担,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青春期强烈的自尊心和这种自卑心理的冲突,使得中职学生的情感处于矛盾状态,他们一方面缺乏上进心和把事情做好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又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他们对他人评价非常敏感多疑,很容易在消极情绪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对自己缺乏自我认同,对老师、同学、家长缺乏信任感。
3 要注意自我认同的偏差对中职学生情感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体系重树的阵痛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带来的各种文化和社会观念交织在一起,对我国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进入中职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对自我形象开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的自我认识缺乏稳定性和一致性,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常常会产生偏差,有些中职生人都聪明,但就是不肯努力,向往美好的生活,但又不肯为之付出的。这种难以言表的忧虑和焦躁在学习上则表现为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忽紧忽松,缺乏学习动机,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如何在教学中帮助中职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方向,以积极健康的情感面对学习,是我们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 4 要注意就业方面的劣势对中职学生情感的影响
目前,中职学生毕业后工作普遍不稳定,多数学生从事的是与原本专业无关的工作,而且他们与用人单位签的还往往是临时合同。另一方面,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待遇普遍偏低,大多从事一线的销售或生产工作。在这种就业不理想,延续性差,中职学生的就业风险逐步加大的情况下, 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是出于一种无奈之后的选择,他们不得不面对在就业时社会各界对中职教育所形成的歧视,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下,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要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从家庭、个人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个人价值和个体自我认识,社会就业导向等多方面去考虑。这个过程是长期而缓慢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随时关心、留意学生的状况,适时调整策略,正确引导和纠正,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取学生的信任,进而引导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4.1 在情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积极的教学热情,对学生真诚的关怀和爱护是一条贯穿始终的基准线,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保证。人与人是用心来换的,老师的用心关怀和爱护学生一定可以感受得到,这就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融洽课堂气氛的形成。当学生遇到问题了愿意与老师交流,老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
4.2 在学生进校之初就要逐渐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其专业特点帮助他们制定职业规划和短期的学习计划。前者是班主任的工作,后者则是科任老师需要協助班主任做的工作。中职学生就业形势不明确,前景不明朗,在这个时期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指明方向。长期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他们设定能够达成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经过的途径,有了这个目标之后学习才有动力,才会主动学习。短期学习计划则是要设定一个能够在近期达成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固化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内心中的心理建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3 教师要调整评价体系,给学生创设成功体验。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认同度不高,往往觉得自己很无用,有挫败感。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调整评价体系,使他们能够从实际操作或者创新活动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期望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友好的眼神、真诚的赞美,都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老师同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遇到问题时,委婉给出批评和改正的方法,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其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允许有学习速度上的层次,并坚信他们都能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期望,及时对他们的进步作出表扬,强化成功的体验,增强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2] 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3] 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优化发展课题组,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1995,4:48-50。
多数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初中时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升入职校后感觉人生前途渺茫,厌学情绪严重,加上这一类学生大多逆反心理严重,所以要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如何纠正其不良情绪,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否接受老师的引导,这就需要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讨论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关于情感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论语》中写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记》中也提出:“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如朱熹,王阳明等,都意识到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的重要性,快乐的情绪体验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到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强调改革教学,主张废止注入式教学,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眼睛等。他们都认为积极的情感对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强调教师的情感教育对促进和改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到了现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情感教育成为我们教育界研究的重点。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的《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以情感心理学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利用情感因素优化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他提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并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具有动力功能、调节功能、强化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保健功能和协调功能,只有充分意识和理解到情感的这些功能,才能够合理利用情感心理学进行教育。目前情感教育主要有寓教于乐的模式、以情施教模式和师生情感交融模式等几种教育模式。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情感是课堂教学的推动力,是联系师生的重要纽带,是师生之间创造和谐融洽、相互理解的教学氛围的基础。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对完善学生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对信息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完成对信息选择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情感和情绪能够对人的认知过程起到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在良好而稳定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思维敏捷、充满活力和求知欲,对学习具有主动性,但当人心情郁闷时,思维迟缓,缺乏斗志和学习的动力。情感教育对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起着前提性的作用。
在中职学校的学科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针对中职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特征,从情感的角度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中职学生的情感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策略。
1 要随时留意家庭成长环境的对学生情感的影响
有研究指出,家庭的情感氛围和文化背景等对青少年的个性、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祥和、稳定还是混乱、不安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在打骂、混乱不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特别敏感,也难以教育。从家庭收入情况来看,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自尊心特别强,攀比心理和虚荣心旺盛。从家庭稳定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家庭离婚率不断上升,当一个家庭处于破裂状态时,对孩子的关怀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对孩子情感伤害特别严重。从家庭文化氛围来看,中职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的较多,以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为主。这些家长主要以做生意、务农或打工为主,长年奔波,无法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再加上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也不能辅导孩子学习,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文化氛围。
2 要注意应试教育对学生情感的负面作用
素质教育现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条基本政策,它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从多年来的实施结果来看,素质教育在我国却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流于表面。并非学校和教師们不懂得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但是由于就业和升学压力,迫使老师们不得不在挂着素质教育的名头时,实施的还是应试教育。学生们在社会上减负的舆论下却得到的是应试教育,人是趋于懒惰的,由于初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很容易受舆论的导向而产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感,进而遏制了升入中职学校后的情感发展。
应试教育既在知识体系的教育上缺乏整体性,又容易伤害学生的学习情感,其危害是人所共知的。不可否认,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进行很好的评价,但是,要注意到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适应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的,中职生往往就是不能适应应试教育的主要人群。过多的考试失利极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出现消极的情感状态,逐渐表现为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厌学是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心态,学习不再是快乐的而是一种负担,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青春期强烈的自尊心和这种自卑心理的冲突,使得中职学生的情感处于矛盾状态,他们一方面缺乏上进心和把事情做好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又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他们对他人评价非常敏感多疑,很容易在消极情绪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对自己缺乏自我认同,对老师、同学、家长缺乏信任感。
3 要注意自我认同的偏差对中职学生情感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体系重树的阵痛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带来的各种文化和社会观念交织在一起,对我国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进入中职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对自我形象开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的自我认识缺乏稳定性和一致性,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常常会产生偏差,有些中职生人都聪明,但就是不肯努力,向往美好的生活,但又不肯为之付出的。这种难以言表的忧虑和焦躁在学习上则表现为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忽紧忽松,缺乏学习动机,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如何在教学中帮助中职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方向,以积极健康的情感面对学习,是我们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 4 要注意就业方面的劣势对中职学生情感的影响
目前,中职学生毕业后工作普遍不稳定,多数学生从事的是与原本专业无关的工作,而且他们与用人单位签的还往往是临时合同。另一方面,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待遇普遍偏低,大多从事一线的销售或生产工作。在这种就业不理想,延续性差,中职学生的就业风险逐步加大的情况下, 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是出于一种无奈之后的选择,他们不得不面对在就业时社会各界对中职教育所形成的歧视,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下,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要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从家庭、个人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个人价值和个体自我认识,社会就业导向等多方面去考虑。这个过程是长期而缓慢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随时关心、留意学生的状况,适时调整策略,正确引导和纠正,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取学生的信任,进而引导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4.1 在情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积极的教学热情,对学生真诚的关怀和爱护是一条贯穿始终的基准线,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保证。人与人是用心来换的,老师的用心关怀和爱护学生一定可以感受得到,这就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融洽课堂气氛的形成。当学生遇到问题了愿意与老师交流,老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
4.2 在学生进校之初就要逐渐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其专业特点帮助他们制定职业规划和短期的学习计划。前者是班主任的工作,后者则是科任老师需要協助班主任做的工作。中职学生就业形势不明确,前景不明朗,在这个时期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指明方向。长期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他们设定能够达成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经过的途径,有了这个目标之后学习才有动力,才会主动学习。短期学习计划则是要设定一个能够在近期达成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固化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内心中的心理建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3 教师要调整评价体系,给学生创设成功体验。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认同度不高,往往觉得自己很无用,有挫败感。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调整评价体系,使他们能够从实际操作或者创新活动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期望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友好的眼神、真诚的赞美,都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老师同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遇到问题时,委婉给出批评和改正的方法,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其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允许有学习速度上的层次,并坚信他们都能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期望,及时对他们的进步作出表扬,强化成功的体验,增强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2] 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3] 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优化发展课题组,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1995,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