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尽时,唯有诗歌永恒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物皆有尽时,唯有诗歌永恒。那么诗歌到底是什么?在陶渊明看来,诗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法国诗人瓦雷里眼中,诗是“一种魔力、或一块水晶中的某种自然的东西,被粉碎或劈开了”;在余秀华看来,“诗歌只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在我看来,诗歌就是生活中的灵魂,是内心的独白,是对生活的呼唤,是忠于生命的爱。
  《唯有悲伤不撒谎》是韩国国民诗人高银的诗作精选集首部中文版,完整收录了高银五十年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高银是韩国当代文坛最德高望重的诗人。高银中学时代辍学出家,后来还俗,开始写诗,并连续三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曾赴韩与他同台朗诵诗歌,并评价他为“韩国的诗歌菩萨,拥有非凡而平易,丰富而迷人的诗歌创造”。
  我的孤独将于孤独诀别。深邃的黑暗里生出另外的黑暗,接纳我重新开始的步行。作者离家出走,出家,又重新上路,无时不刻不与孤独相伴,无时不刻不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展开内心的独白。在无从选择、无法逃避的现实下,高银不知经历着多少次的内心独白。余秀华说得没有错,诗歌就是情绪在跳跃。高银也是如此,随着内心的情绪波动,用诗歌来诠释内心的独白。
  悲伤不会撒谎,谁能不为生活落泪。人们都该醒悟,谁都是沧海一粟。韩国诗人高银的诗歌来自于生活,捕捉了生活中的灵魂。很多人都盛赞诗歌带来美好的生活气息,然而在高银的诗歌里,生活是那么真,真得那么伤人,绝不会像古典诗歌一样,拘泥于生活的美好。高银的现代诗在形式上是自由的,生活本该也是自由的,可生活经历着太多,承受着太多,容不得人们半刻自由,作者就是以自由的形式去写不自由的生活。作者和人们一样,渴望自由,渴望以自由形式的诗歌把生活捕捉住,捕捉到生活里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悲欢离合。
  生命胜过任何死亡的荣光,不必彻夜咆哮,发出喧器的声波。诗中涌动着生命与死亡,还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读起来总是滋生起庄重的情绪,总能让人感受到对生命的爱,对诗歌的敬怀。在诗歌中感悟生命,使诗歌充满了真诚、生命力和灵魂。忠于对生命的爱,诗歌足以永恒存在。
  对历尽人间沧桑苦难的人来说,读起来更是身同感受。诗歌最重要的并不是诉说理性,而是诉说想象和感受。我们也许无法理解诗歌的本质,但我们都会懂得诗歌的真切感受。平日里,我也是一个喜爱阅读诗歌的人,自己也喜欢写些自己认为所谓的现代诗歌。对于赏析诗歌,理应以最纯真的心灵和最本质的自我来阅读。有诗歌所在的世界,就没有世界末日。有诗歌所在的生活,就没有心灵荒芜。所有的颠沛流离,因为有了诗歌,都变得更有意义。总有一首诗歌抒怀于你,让你感受诗歌在你的心灵跳跃,感受到诗歌的魔力。
  人生本来就是一首诗歌,修行的是自己,被感动的却不一定是自己。生命本来就是一段风雨兼程的旅程,沿途风景的好坏,全在于自己的修行。一路有诗歌相伴,就有无尽的阳光。
  在此附上自己写的一首诗歌,以表我对诗歌的一片热忱。
  感恩孤独
  孤独,与生俱来
  不该害怕,不该避开
  用一生的光阴相处
  光阴,与孤独同行
  不在乎长短,不在乎美好
  重要的是,还可以拥有
  享受孤独
  去发现更美的时光
  感谢孤独
  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虚度光阴
  也有不争的安逸
  放任光阴
  也有任性的逍遥
  孤独是段美好又可悲的时光
  所以我们既贪婪着,也鄙视着
  我们也都只是行走在尘土里的孤独者
  最终也只能孤独而去
  成为世间的尘土,成为世间的罪人
其他文献
在自动控制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小实验室内,采用二次回归通用设计,对截形叶螨的繁殖方面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产卵高峰期和子代性比与温度和光照长度无关;产卵期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直
内蒙古青年合唱团赴悉尼参加第四届世界合唱节娅伦格日勒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下的世界合唱联盟的邀请,在七十个国家的一百多个合唱团里筛选了三十个杰出的合唱团,于1996年8月7日—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