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LD/PRA,ARR)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4例PA、9例嗜铬细胞瘤、8例无功能性瘤、12例库欣综合征、4例肾动脉狭窄及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LD、PRA结果,计算ARR,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卧位ALD 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临界值(cut-off值)为174.1 ng/L时,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91.3%.立位ALD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cut-off值为209.8 ng/L时,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87.0%.卧位ARR 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cut-off值为40.8 ng·dl-1/ng·ml-1·h-1时,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95.7%;立位ARR ROC曲线下面积为0.981,cut-off值为35.26 ng·dl-1/ng·ml-1·h-1时,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93.5%;联合立位ARR和立位ALD,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单一指标,当立位ALD>275 ng/L,立位ARR ROC曲线下面积为0.989,cut-off值为23.73 ng·dl-1/ng·ml-1·h-1时,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95.7%.结论 ARR诊断PA的价值高于ALD、PRA,立位ARR优于卧位,当联合立位AID>275ng/L,则诊断价值更大。

其他文献
编辑同志:  贵刊于2007年6期第694~695页刊登了<镰刀菌致毛霉菌性肺炎一例>一文[1],介绍了黄卫青等在工作中遇到的1例系统性真菌感染的病例,该文对增强读者的真菌感染防治意识、了解镰刀菌感染的特点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该文从题目到内容中均存在对真菌感染基本认识上的失误,特在此撰文予以说明。
期刊
患者男,20岁.农民,因"反复咯血4个月,少尿1周",于2007年6月20日住入本院风湿免疫科。
期刊
目的 监测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水平,掌握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4月期间山东省胸科医院收集的1021株临床菌株,采用绝对浓度法在鸡蛋培养基上检测1 021株菌株对4种一线和5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989株(96.9%),非结核分枝杆菌32株(3.1%).989株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总体耐药率为32
雌三醇(Estriol,E3)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的内源性激素.它以游离形式直接由胎盘分泌进入母体循环,在母体肝脏内很快地以硫酸盐和葡萄糖苷酸E3的形式代谢。
期刊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AS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IB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159例IB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97例,克罗恩病(CD)62例],167例主诉为腹痛、腹泻并除外IBD的患者和25名健康人血清中IgG型与IgA型ASCA和ANCA.结果 ASCA-IgA/IgG在CD
诺罗病毒(Norovirus)是引起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约有60%~80%的人类胃肠炎的暴发流行是由于诺罗病毒引起[1-2].它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发病.诺罗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可以通过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导致暴发流行,例如:在老年公寓、幼儿园、医院、学校、餐馆、游轮、军营等.近几年医院内发生诺罗病毒感染呈
期刊
目的 检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的基因突变.方法 提取家系中,临床通过典型特征和血脂检测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基因组DNA,首先检测载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R3500Q突变,以排除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Fam
胎母血型不合时母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易造成新生儿溶血病(HDN).一般而言,IgG抗体效价与溶血程度成正比,但也有抗体效价较高而溶血程度较轻者,或抗体效价较低而溶血程度较重者,这可能与IgG亚类(subclasses)有关.IgG亚类包括IgG1、IgG2、IgG3、IgG4 4种,但目前对IgG亚类的检测仍处于试验阶段[1]。
期刊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导致肝脏PAH酶活性降低或丧失所致.临床表现为不可逆的智力发育迟滞、癫痫等症状.新生儿筛查显示,PKU在中国人群中发病率为1/11 000[1].在中国人pah基因的已知突变中,一些突变改变了基因序列中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为此,我们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直接检测一些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