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新需求的必然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全国首部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形成了“省级统筹、市级指导、县级主责”的工作机制。省教育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着力在重点、难点、焦点上下功夫,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聚力关键环节补短板。聚焦消除城镇大班额攻坚战。截至目前,累计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1.9万个、大班额3.5万个。全省大班额比例降至7%,超大班额比例降至0.24%。聚焦农村学校“四改三化”工程。针对部分农村学校生活设备设施配备不足、标准偏低等突出问题,按照“投入少、见效快、受益广”的原则,量身定制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四改三化”工程(即“改食堂、改寝室、改旱厕、改澡堂”和“净化、亮化、绿化”)。
我们突出重点项目强基本。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支出“全面改薄”资金301.85亿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要求全面基本达标,工作进度并列全国第一。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制定“两类学校”建设标准,编制“两类学校”建设项目库,下达专项补助资金3亿元。实施芙蓉学校项目建设。省政府从2017年启动两批100所芙蓉学校建设项目,预计在2021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可新增学位14.6万个。
我们加强队伍建设提质量。完善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工作。2012年以来共招收培养义务教育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4.86万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2012年~2018年,先后为全省75个设岗县市區招聘特岗教师40796人,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留任20315人,均转为正式教师。完善国培省培工作。2013年~2018年,共安排培训专项资金8.81亿元,培训乡村教师、校(园)长72万人次。完善教师资源动态配置管理。配合省编办完成了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启动两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试点工作,认真组织“三区”支教工作,截至2018年,全省共交流支教1万人次、支援各级各类学校1.1万人次。
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促共享。坚持项目引领。自2013年起,省本级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专项经费。打造“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湖南省微课大赛”“中小学教学资源应用网络说课竞赛”等活动,持续推进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坚持基础建设。设置“县域内整体推进三通工程奖补资金”,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全省中小学校(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已达99.10%,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5.41%,建成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坚持网络扶智。全面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网络联校,用好“三个课堂”精准推送资源,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资源不足、课程开设不齐等问题。
我们关注特殊群体保公平。关注特殊教育,先后出台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从2013年的69所,增加到2018年的85所;三残儿童入学率从2013年的83%,提高到2018年的92.4%。关注控辍保学,建立教育精准扶贫“一单式”信息服务系统,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重点,针对学生辍学原因“一人一策、一家一策”,逐一劝学,实行销号管理。关注民族地区,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改善偏远教学点办学条件。
我们强化督导评估抓落实。立足县域实际制定评估规划。按照“分步实施、分类评估、前慢后快”的思路,将县级创建时间留足,把省级评估时间推后,科学制定并适时调整督导评估规划,提出“到2019年所有县市区均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提前一年达到国家要求”的目标。立足责任落实建立督查制度。建立了县级政府教育工作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实绩“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制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查复查制度和均衡发展状况实时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整改问题,督促县级政府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立足奖惩分明用好督导结果。每年都对省级督查发现问题较多、整改不力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有效传导压力。同时加大政府激励支持力度,省政府每年对通过了国家评估认定且义务教育发展各项评估指标优异的县市区予以表彰奖励。
2019年,全省将整体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标志着我省义务教育发展将全面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将按照国家“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总要求,推动义务教育朝着“优质均衡发展”这一新的目标迈进,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聚力关键环节补短板。聚焦消除城镇大班额攻坚战。截至目前,累计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1.9万个、大班额3.5万个。全省大班额比例降至7%,超大班额比例降至0.24%。聚焦农村学校“四改三化”工程。针对部分农村学校生活设备设施配备不足、标准偏低等突出问题,按照“投入少、见效快、受益广”的原则,量身定制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四改三化”工程(即“改食堂、改寝室、改旱厕、改澡堂”和“净化、亮化、绿化”)。
我们突出重点项目强基本。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支出“全面改薄”资金301.85亿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要求全面基本达标,工作进度并列全国第一。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制定“两类学校”建设标准,编制“两类学校”建设项目库,下达专项补助资金3亿元。实施芙蓉学校项目建设。省政府从2017年启动两批100所芙蓉学校建设项目,预计在2021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可新增学位14.6万个。
我们加强队伍建设提质量。完善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工作。2012年以来共招收培养义务教育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4.86万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2012年~2018年,先后为全省75个设岗县市區招聘特岗教师40796人,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留任20315人,均转为正式教师。完善国培省培工作。2013年~2018年,共安排培训专项资金8.81亿元,培训乡村教师、校(园)长72万人次。完善教师资源动态配置管理。配合省编办完成了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启动两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试点工作,认真组织“三区”支教工作,截至2018年,全省共交流支教1万人次、支援各级各类学校1.1万人次。
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促共享。坚持项目引领。自2013年起,省本级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专项经费。打造“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湖南省微课大赛”“中小学教学资源应用网络说课竞赛”等活动,持续推进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坚持基础建设。设置“县域内整体推进三通工程奖补资金”,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全省中小学校(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已达99.10%,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5.41%,建成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坚持网络扶智。全面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网络联校,用好“三个课堂”精准推送资源,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资源不足、课程开设不齐等问题。
我们关注特殊群体保公平。关注特殊教育,先后出台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从2013年的69所,增加到2018年的85所;三残儿童入学率从2013年的83%,提高到2018年的92.4%。关注控辍保学,建立教育精准扶贫“一单式”信息服务系统,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重点,针对学生辍学原因“一人一策、一家一策”,逐一劝学,实行销号管理。关注民族地区,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改善偏远教学点办学条件。
我们强化督导评估抓落实。立足县域实际制定评估规划。按照“分步实施、分类评估、前慢后快”的思路,将县级创建时间留足,把省级评估时间推后,科学制定并适时调整督导评估规划,提出“到2019年所有县市区均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提前一年达到国家要求”的目标。立足责任落实建立督查制度。建立了县级政府教育工作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实绩“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制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查复查制度和均衡发展状况实时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整改问题,督促县级政府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立足奖惩分明用好督导结果。每年都对省级督查发现问题较多、整改不力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有效传导压力。同时加大政府激励支持力度,省政府每年对通过了国家评估认定且义务教育发展各项评估指标优异的县市区予以表彰奖励。
2019年,全省将整体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标志着我省义务教育发展将全面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将按照国家“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总要求,推动义务教育朝着“优质均衡发展”这一新的目标迈进,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