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与月夜——谈刘希夷、张若虚的诗美特征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95381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四杰”到刘希夷、张若虚等人,初唐的美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暴涨暴落、急速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许多审美特征。刘希夷的诗美:“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以诗意化的笔墨写道:“刘 The aesthetic thoughts of the early Tang dynasty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skyrocketing and rapid conversion from ”Four Gates “ to Liu Xi Yi and Zhang Ruo-xu. This process presents many aesthetic features. Liu Xiyi’s poetry beauty: ”After the storm calm and cheerful evening “ Wen Yiduo ”Tang miscellaneous treatise Palace Poetry self-redemption “ to poetic pen and ink wrote: ”Liu
其他文献
课改至今,选修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仍迟迟没有明确。然而,评价机制对高中新课改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监作用,评价方案的滞后严重影响了课程实施。为此,部分课改先行区尝试制定相应的选修课程评价方式,但笔者认为现行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选择的地方化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选修课程评价缺乏系统性;第二,选修课程的校本特点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性难以很好地协调,导致评价方式形式化;第三,选修课程教学目
世界华人肝病学术研讨会1994年9月16~18日在安徽黄山市召开。来自大陆各地及台北、香港、新加坡、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肝病基础研究与临床方面专家及医生619人出席了大会。会议共收到论著1100余篇,其中649篇收入汇编。海内、外20余名知名学者和30余名与会代表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及论文报告。会议内容丰富、会场讨论热烈,反映出世界华人医学家近年对肝病研究的多方面成就,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