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实际使用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文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论述了在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基础、高职高专、案例教学、集中实训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先导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现今教学过程中有以下特点:
1、新生入学水平差异较大
我校是山东省一所高职院校,在这几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发现新生的入学水平差别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文化教育地区不平衡。大致可分三个层次:少数学生已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这类学生一般为中专生,在职高期间学过此门课,有时会感觉所教内容太浅,但他们的实际水平尚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第二类学生家里有电脑,在入学前能初步应用计算机网络,浏览网页,QQ聊天,经常玩游戏。经常很容易满足现状,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引导的对象。还有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极少,连打字都是一指婵,可以说是计算机知识一片空白。对上课所讲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消化,这类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特别辅导并注意方法,以免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课堂理论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部分学生眼高手低,看到教师熟练的操作演示,认为非常简单,注意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课堂上能够认真的听课,练习也按要求完成,但不能活学活用,尚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没有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上课时听懂了,但经常是自己上机实践时就忘记得差不多了。
3、学生上机实验时面临的诱惑比较多
机房实验室的电脑上安装了一些小游戏,而学生自己又没有自制力。例如学生有可能玩游戏,偷着看小电影,看MTV等做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这时,老师要正确的引导。
4、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学生认为和在初,高中阶段一样,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副科,用途不大,和自己专业没有太大关系。造成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主动性很差。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引导,教育,使学生改变这种观念,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探讨
1、改进理论课堂教学方法
(1)转换教师的角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特别是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讲课要“精讲。”就是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当前和将来的使用精心选择,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将问题引入课堂。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提前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趣味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是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的,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操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教师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保证上机实践课与理论课有合适的比例,计算机基础课程1:1的比例较为合适。另一方面在课程表安排上,尽量不要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排的间隔过长,否则学生等到上机课时容易忘记理论课所讲的内容,要趁热打铁。
教师应高效利用每一节上机课,在课前对上机实验做出明确安排,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等,课后要求学生写出上机实验报告,主要让学生掌握上机操作的步骤。例如在讲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一些大家较熟悉的常用功能以上机练习为主,同时对一些既实用又不熟悉的高级功能及使用技巧,也要有计划的进行讲解,练习。如邮件合并功能,一般不会引人注意,但在实际应用中,如制作录取通知书或者邀请函等,这些信件的主文档相同,只是具体数据有所变化,教师在进行示范演示之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并让学生利用这一功能给多个学生制作贺卡,加上一些艺术效果,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
3、任务驱动式教学
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这种实际应用要求较高的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WORD中表格的操作及属性设置问题上,我们可以选取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课程表或者学费收据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讲解。学生动手操作时会碰到具体困难,例如课程表中的斜线表头是怎么绘制的?文字内容是怎么设置垂直居中的?学费收据中的横向文字是怎么输入的?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集中实训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训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技能。使学生能熟练的进行WORD排版,制作电子表格报表,应用PowerPoint制作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具有动态效果的演示文稿。在学期末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周的集中实训,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好计划,每一阶段集中完成一作品的制作,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结束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向社会需求,实际应用。只有在教材、学生、教学方法上多方位加强力度,才能使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质量得以全面的提高。
计算机基础、高职高专、案例教学、集中实训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先导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现今教学过程中有以下特点:
1、新生入学水平差异较大
我校是山东省一所高职院校,在这几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发现新生的入学水平差别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文化教育地区不平衡。大致可分三个层次:少数学生已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这类学生一般为中专生,在职高期间学过此门课,有时会感觉所教内容太浅,但他们的实际水平尚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第二类学生家里有电脑,在入学前能初步应用计算机网络,浏览网页,QQ聊天,经常玩游戏。经常很容易满足现状,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引导的对象。还有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极少,连打字都是一指婵,可以说是计算机知识一片空白。对上课所讲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消化,这类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特别辅导并注意方法,以免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课堂理论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部分学生眼高手低,看到教师熟练的操作演示,认为非常简单,注意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课堂上能够认真的听课,练习也按要求完成,但不能活学活用,尚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没有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上课时听懂了,但经常是自己上机实践时就忘记得差不多了。
3、学生上机实验时面临的诱惑比较多
机房实验室的电脑上安装了一些小游戏,而学生自己又没有自制力。例如学生有可能玩游戏,偷着看小电影,看MTV等做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这时,老师要正确的引导。
4、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学生认为和在初,高中阶段一样,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副科,用途不大,和自己专业没有太大关系。造成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主动性很差。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引导,教育,使学生改变这种观念,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探讨
1、改进理论课堂教学方法
(1)转换教师的角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特别是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讲课要“精讲。”就是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当前和将来的使用精心选择,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将问题引入课堂。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提前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趣味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是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的,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操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教师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保证上机实践课与理论课有合适的比例,计算机基础课程1:1的比例较为合适。另一方面在课程表安排上,尽量不要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排的间隔过长,否则学生等到上机课时容易忘记理论课所讲的内容,要趁热打铁。
教师应高效利用每一节上机课,在课前对上机实验做出明确安排,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等,课后要求学生写出上机实验报告,主要让学生掌握上机操作的步骤。例如在讲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一些大家较熟悉的常用功能以上机练习为主,同时对一些既实用又不熟悉的高级功能及使用技巧,也要有计划的进行讲解,练习。如邮件合并功能,一般不会引人注意,但在实际应用中,如制作录取通知书或者邀请函等,这些信件的主文档相同,只是具体数据有所变化,教师在进行示范演示之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并让学生利用这一功能给多个学生制作贺卡,加上一些艺术效果,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
3、任务驱动式教学
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这种实际应用要求较高的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WORD中表格的操作及属性设置问题上,我们可以选取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课程表或者学费收据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讲解。学生动手操作时会碰到具体困难,例如课程表中的斜线表头是怎么绘制的?文字内容是怎么设置垂直居中的?学费收据中的横向文字是怎么输入的?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集中实训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训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技能。使学生能熟练的进行WORD排版,制作电子表格报表,应用PowerPoint制作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具有动态效果的演示文稿。在学期末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周的集中实训,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好计划,每一阶段集中完成一作品的制作,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结束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向社会需求,实际应用。只有在教材、学生、教学方法上多方位加强力度,才能使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质量得以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