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传动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研究①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sy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调查岗位能力需求基础上,对《气动传动技术》培养目标进行了分解;围绕培养学生具有组装、调试、设计气动回路等能力的教学任务,对传统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构,设计出了相应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岗位能力需求;气动传动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知识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26-01
  《气动传动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现有的高职教材,大多数侧重讲解《流体力学》知识和理论计算,高职学生学习困难,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一)岗位基本能力的调研
  经调查,从事加工制造、调试维护等岗位,对气动传动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能维护保养相关气动元器件,能组装调试气动系统回路,能完成气动系统的故障检测与排除,能优化升级并改造气动系统回路等。
  (二)培养目标的确定
  传统的知识体系式课程无法达到上述岗位能力目标,因此,需要重新确定与岗位基本能力培养相一致的培养目标。重新确定的培养目标,包括:(1)在职业技术能力培养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组装调试能力、故障排查能力、选型设计能力、文档编写能力。(2)在专业知识培养方面,包括:常用气动元件的原理、操作方法、选型设计方法;气动系统图读识方法、功能描述、故障检测与排除方法、设计回路。(3)在职业素质能力培养方面,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信心,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我学习探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知识结构的重构
  以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理念[1][2],对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构,确立了以设计、组装、调试气动系统回路为目标任务。按岗位能力层级,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3],依次为:
  (一)基本气动控制回路
  气动回路具有换向、调压、调速等基本功能[4],依次为:(1)方向控制回路,需分别组装、调试出具有单方向、双方向功能的换向回路。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气缸种类、换向阀功能、换向阀操作方法、换向元件的故障检测与故障排除方法等知识和能力。(2)压力控制回路,需组装减压阀功能测试、气动系统内部压力来源探索等回路,相应知识与技能包括压力表读识、减压阀功能认知与操作方法、气压与负载的关系、气泵额度压力的选择、压力元件的故障检测与故障排除方法等。(3)速度控制回路,需组装与调试出节流调速、差动连接等回路,相应知识与技能包括单向节流阀读识、气缸速度测定、气流方向的判断、“爬行”现象认知、调速原理的认知、气体流量的计算等。
  (二)单气缸纯气动式控制回路
  通过模拟冲床、双手控制、两个地点控制、延时控制、压力检测控制等回路实施,提高学生对单个气缸的纯气动控制能力。
  模拟冲床回路,通过将三个气动基本回路进行综合组装,让学生认识到控制元件在系统回路中的作用和功能,初步学会气动回路的功能分析方法。結合安全操作规范,提示出模拟冲床回路存在的功能性缺陷。
  针对上述功能性缺陷,引入在生产中使用双手控制回路的必要性。通过组装、调试双手控制回路,并让学生分析各种双手控制回路的异同点。通过“与”“非”逻辑阀,引入能实现“或”逻辑的两个地点控制回路。
  两个地点控制回路,模拟了在生产线上相互距离较远的不同工位,对同一气缸分别进行气动控制场合。涵盖两个地点控制回路连接方法、气动逻辑阀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气控阀的功能与组装、机动行程阀的功能与组装等知识。
  延时控制、压力检测等回路,可进一步拓展学生利用各类纯气动控制元件,对单个气缸进行复杂控制的应用能力。
  (三)单气缸综合式控制回路
  对两个地点控制回路进行改造,可让学生设计并组装出具有连续动作的控制回路。同时,利用类比法,可让其进一步组装、调试出磁性行程阀连续动作回路。
  总结纯气动控制功能局限性,引入电磁式控制方式,通过实施手动开关式、继电器式、限位开关式等控制电磁阀动作回路,提高学生对电磁式控制气动回路的认识与理解,并让其设计出单气缸电磁式连续控制回路、单气缸综合式控制回路,进一步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
  (四)双气缸控制回路
  在单气缸综合式控制回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气动控制系统功能,提出对双气缸进行控制回路的功能需求,并让学生自主设计、组装并调试出双气缸的顺序动作、同步动作、互不干扰动作、顺序延时动作等回路,进一步提高岗位基本能力。
  (五)气动系统的设计、组装并调试
  作为综合应用阶段,结合《PLC控制技术》,让学生完成含有三个及以上气缸的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组装、调试、维修等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以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理实一体化设计课程的理念,围绕能让学生具有设计、组装、调试气动回路能力的培养目标,对传统的《气压传动技术》课程进行了重构设计,开发出适合岗位需求的课程,提高高职《气压传动技术》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健.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探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0(1):36-39.
  [2]成凤敏.电工电子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24.
  [3]郝春玲.典型气动基本回路调试项目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3.
  [4]龚肖新.《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八个关键环节[J].职业教育研究,2011(9):84-85.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物联网领域所需人才的增加,结合市场需求,制定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 物联网;电子信息工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34-02  物联网是信息领域的一次重大发展和变革,我国在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直接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与贫困地区的教育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其中学校发展计划和参与式教学等许多做法
期刊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介词的语义扩展的前期研究,本文从介词ON的空间关系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原型范畴及意象图式理论及力量动态理论,对介词ON的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
我国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通过问卷调研,发现在教育主体、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问题.新时期党员教育迎来新挑战,需重视家庭教育,同时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员教
分析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色彩观的整合实践工作,促使现代平面设计工作逐渐意识到其中传统色彩观的重要性,从而结合现代化元素和色彩不断的创新,以此为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色彩
“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课程是历史教学方法之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对历史文献资料的使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本文
《藏语方言概论》是一门具有专业性、基础性和理论性特点的课程.其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