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养成地理思维习惯的思考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学好地理,就必须养成地理思维习惯,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地理素养。
  关键词:培养;思维习惯;地理素养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养成地理思维习惯?地理思维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怎么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作为职中地理教师的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去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地理,告诉他们,要学好地理,就必须养成地理思维习惯,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做简要探讨。
  一、学生应具备的地理思维的主要特性
  第一,区域性。区域性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在中国,早在20世纪40-50年代以前,地理学家所开展的大量的小区域研究工作,以及8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的复兴,都表明了区域特性在中国地理思维特性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国外,区域科学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区域科学对区域概念的表述比地理中传统的区域概念更进一步。现代区域科学更强调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和定量分析,把解释和建立模型作为中心任务,无疑是对地理区域思维的一种完善。
  在职中地理教育当中,有很多知识都涉及到区域结构、区域特征和区域联系的,如中国地图出版社(以下简称“中图版”)出版的《地理必修1》中“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自然带的分布”、“交通线路的选线”等,以及《地理必修2》中“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城市的空间结构”、“工农业的区位”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具备区域性地理思维。
  第二,综合性。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另外,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人口学、政治、军事、民族和宗教等方面都有很大联系,自然环境之间、人文现象之间、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均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只有对所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但如此,地理学科和其他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之间也有密切联系,要解决某些地理问题,还要用到这些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在自然地理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具备综合性的地理思维。
  第三,社会实践性。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而且关系到他们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如当我们在考虑何地找工作、何地购物、何地买房子等问题时,就需要获得、整理、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又如企业和政府的决策,从寻找一超级市场或一区域性机场的最适当位置,到资源使用或国际贸易问题,均涉及地理数据的分析。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性地理思维,不但学不好地理,对将来从事社会工作也有所影响。
  地理学向来重视其实践作用的发挥,从早期的人民公社规划到农业区划、行政区划、城市和区域规划,再到近十余年所广泛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评估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养成习惯,自然而然地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平时的教学过程抓起。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做法:
  第一,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区域性思维。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上发掘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养成区域性思维。
  第二,养成收集、整理地理笔记和资料的习惯——培养综合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较凌乱。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课后整理、补充笔记,尤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
  此外,宇宙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更不是静止的,都有它存在的环境条件,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因此,要让学生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去探讨它的相关问题,便于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认识。如在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通过整理,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相关知识拉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块,它将帮助学生对风形成一个综合的认识,进而能解决与风有关的各类问题。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社会实践性思维。地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收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热点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维更加活跃和全面。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如“手抄报评比”、“资料收集评比”、“新闻热点播报”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养成收集资料,并把资料用于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
  在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帮助他们学习地理的同时,地理学习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进而适应生活环境、保护生活环境、享受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生存力。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其实,学也无定法。但只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习惯,对学习地理以及在生活中实践地理,都是有极大益处的。所以,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都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习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地理素养的现代公民。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其他文献
价值工程(VE)是一门应用性实用技术,通过在标准制定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提升产品标准的整体水平和价值。文章从价值工程(VE)在标准制定中多种途径的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利用价值
本文主要分析了影视后期制作与编辑的探讨。本文先对影视后期制作做了一个概述。然后本文总结了影视后期制作与编辑的特点。之后本文总结了影视后期制作中编辑的方式。最后分
文章首先介绍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其次建立指标体系,构建评价风险投资项目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作为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传承是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能拉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起
近些年来,我国的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对工业自动化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技术,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PLC不同于传统的继电器
为提取空中目标辐射噪声非线性和混沌特征,需要对目标信号作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其第一步则是相空间的重构,基于Takens定理进行相空间重构前必须先确定重构相空间的时滞和嵌入维
设计出一种变频器冷却风机轴承拆装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大型变频器冷却风机轴承的拆卸和装配,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