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出发,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并提出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体育文化 作用与特点
体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等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不仅可以帮助进一步认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因和实质,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些理念与实践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1校园体育文化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1造就现代人的身体基础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健身功能。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而且能保持清晰的思维和良好的记忆能力。体育锻炼能使自身的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善,并能促进骨胳、肌肉的生长发育。大学生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后期阶段,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完善发展,为以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1.2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是广大的学生及在校的教职工,在广大学生与教职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同时,也是师生、学生之间逐渐形成统一的校园体育文化观念和方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会逐渐拉近,使之可以从一个彼此认同的一点交流互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可以。
1.3推动周围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文化本身具有一种同化吸引周围人的特性,校园体育文化也不例外。武汉地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都地处居民聚集的地段,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拥有的各种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也是周围居民经常光顾的位置。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会在无形中影响到来此的民众,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的体育观念,体育兴趣等,从而使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延伸到周围的社区,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1.4教育熏陶,促使身心全面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教育功能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决定大的,其主要表现在它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隐性和显性的体育文化教育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及其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文化环境是一个使人不断地接受新文化滋养、熏陶、装备的园地。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学校的体育教师,是拥有专门体育知识的人才,人类创造的体育文化以系统的知识形态经教师的传授,给学生们以滋养,使他们掌握体育的知识,认识体育的价值,逐渐地成熟起来。
2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2.1 先导引领性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的基地,始终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处于教育文化的最前沿,具备先进的传播媒介和手段,对各种社会现象比较敏感。校园体育文化随着校园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晴雨表,有着一定的先导性,能迅速汇集、传播各种体育信息,及时反映体育动态和体育科技发展水平。
2.2时代同步性
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制约,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容易受时代潮流影响,但它必须与时代同步并表示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先进体育文化的朝气和活力。
2.3开拓创新性
思维敏捷、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所向往的是既能调剂校园生活又能获得强身健体知识和运动才能的充满强烈动感的体育文化,而运动竞赛的一种重要特征就是鼓励和要求参与者不断变化和开拓创新,学生在运动中始终要有努力拼搏、战胜对手、勇为强者的信念。所以,敢于创新是体育文化的特性,这种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积极追求的目标。
2.4广泛社会性
校园体育文化有其社会属性,并受社会因素的制约。通过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频繁而广泛的以体育为内容的交流与接触,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积极吸取社会文化中的有益成份,以弥补校园文化的不足。同时,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可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服务社会的新的复合型人才。
3 加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3.1组织体育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
体育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此外,可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组织班级、年级甚至全校的体育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3.2重视和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更加广泛地丰富课外体育活动,这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非常有利。
3.3充分挖掘学校的体育资源
为保证学生人人都能动起来,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除了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之外,还可以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大力开发新兴的运动项目。大力开发课外与校外体育资源,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4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
高水平运动队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展现的窗口,它所展现出的体育中的健与美对学生的吸引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各学校之间高水平运动队体育活动的交流,展现了本学校体育道德、精神风貌,活跃了各个学校的体育活动气氛,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之中。在广大的学生参与的同时,即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其对体育的兴趣,也会使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逐渐改变其参与的动机,从根本上转变对体育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张红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探析[J],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5月。
[2] 陈建国,任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是素质教育中最理想的潜在课程[J],四川体育科学,2002,4。
[3] 张勇,张锐对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培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4] 赵克,现代体育思想与校园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2,5。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体育文化 作用与特点
体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等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不仅可以帮助进一步认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因和实质,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些理念与实践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1校园体育文化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1造就现代人的身体基础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健身功能。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而且能保持清晰的思维和良好的记忆能力。体育锻炼能使自身的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善,并能促进骨胳、肌肉的生长发育。大学生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后期阶段,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完善发展,为以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1.2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是广大的学生及在校的教职工,在广大学生与教职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同时,也是师生、学生之间逐渐形成统一的校园体育文化观念和方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会逐渐拉近,使之可以从一个彼此认同的一点交流互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可以。
1.3推动周围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文化本身具有一种同化吸引周围人的特性,校园体育文化也不例外。武汉地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都地处居民聚集的地段,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拥有的各种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也是周围居民经常光顾的位置。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会在无形中影响到来此的民众,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的体育观念,体育兴趣等,从而使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延伸到周围的社区,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1.4教育熏陶,促使身心全面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教育功能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决定大的,其主要表现在它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隐性和显性的体育文化教育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及其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文化环境是一个使人不断地接受新文化滋养、熏陶、装备的园地。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学校的体育教师,是拥有专门体育知识的人才,人类创造的体育文化以系统的知识形态经教师的传授,给学生们以滋养,使他们掌握体育的知识,认识体育的价值,逐渐地成熟起来。
2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2.1 先导引领性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的基地,始终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处于教育文化的最前沿,具备先进的传播媒介和手段,对各种社会现象比较敏感。校园体育文化随着校园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晴雨表,有着一定的先导性,能迅速汇集、传播各种体育信息,及时反映体育动态和体育科技发展水平。
2.2时代同步性
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制约,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容易受时代潮流影响,但它必须与时代同步并表示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先进体育文化的朝气和活力。
2.3开拓创新性
思维敏捷、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所向往的是既能调剂校园生活又能获得强身健体知识和运动才能的充满强烈动感的体育文化,而运动竞赛的一种重要特征就是鼓励和要求参与者不断变化和开拓创新,学生在运动中始终要有努力拼搏、战胜对手、勇为强者的信念。所以,敢于创新是体育文化的特性,这种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积极追求的目标。
2.4广泛社会性
校园体育文化有其社会属性,并受社会因素的制约。通过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频繁而广泛的以体育为内容的交流与接触,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积极吸取社会文化中的有益成份,以弥补校园文化的不足。同时,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可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服务社会的新的复合型人才。
3 加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3.1组织体育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
体育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此外,可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组织班级、年级甚至全校的体育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3.2重视和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更加广泛地丰富课外体育活动,这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非常有利。
3.3充分挖掘学校的体育资源
为保证学生人人都能动起来,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除了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之外,还可以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大力开发新兴的运动项目。大力开发课外与校外体育资源,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4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
高水平运动队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展现的窗口,它所展现出的体育中的健与美对学生的吸引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各学校之间高水平运动队体育活动的交流,展现了本学校体育道德、精神风貌,活跃了各个学校的体育活动气氛,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之中。在广大的学生参与的同时,即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其对体育的兴趣,也会使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逐渐改变其参与的动机,从根本上转变对体育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张红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探析[J],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5月。
[2] 陈建国,任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是素质教育中最理想的潜在课程[J],四川体育科学,2002,4。
[3] 张勇,张锐对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培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4] 赵克,现代体育思想与校园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