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2017年影响中国热带气旋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

来源 :海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fa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1984−2017年热带气旋灾情资料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分析了中国热带气旋灾害的时空特征,比较了不同盛行路径下热带气旋灾害的差异,探讨了盛行路径下热带气旋陆上持续时间变化及灾害潜在风险。结果表明:(1)1984−2017年,直接经济损失呈现上升趋势,但该损失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和死亡人数则呈下降趋势。(2)3类盛行路径热带气旋直接经济损失具有区域性差别。近海转向热带气旋登陆中国的数目少、灾害轻,西行和西北行的热带气旋登陆中国的数目多、范围广、灾害重。其中西行热带气
其他文献
研究利用离子印迹技术,以离子交换树脂为支撑体,Cu2+为模版离子,聚乙烯亚胺(PEI)为改性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成功制得Cu2+印迹树脂,并应用于水中Cu2+的吸附。在吸附溶液pH值为5.5,温度为25℃时,印迹树脂对Cu2+的吸附量达85.7mg·g-1,表现出对Cu2+较好的吸附性能。印迹树脂对Cu2+的吸附符合Lagergren准2级动力模型和
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可直接测定茶叶中21种游离氨基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茶叶样品经粉碎、超声提取、离心净化、定容后,采用Capcell Pak C18柱(5μm,2.1×150mm)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动相为0.3%甲酸水溶液-乙腈,流速0.4mL·min-1。茶叶中21种游离氨基酸在7.2~335.5 ng·mL-1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 2≧0.996),检出限0.1~3.8 mg·kg-1,定
为深入研究针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破坏性,提出基于层析图像的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分析方法。通过前期准备的实验原料、试剂、仪器,制备了磷酸铁锂电极与其他材料电极的相同型号的电池,实验中对这两种类型的电池进行一定条件下的充放电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磷酸铁锂电池的可用容量最大值为4.3Ah,存储过程中容量消耗慢;分析两种电池充放电后的纵向层析图得出结论,磷酸铁锂材料在电池电极中能够使电池中密度物质分布均匀,保证电池的容量不发生衰减。且在实验过程中,电化学性能分析所需时间短,不具有破坏性,为后续的研究提
硒化铋(Bi2Se3)作为一种重要的拓扑绝缘体,具有高辐射增强效应和近红外光区强吸收效应,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简单溶液法,以无毒、安全、生物相容性好的抗坏血酸(Vc)作为还原剂合成Bi2Se3纳米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对材料进行了晶型结构与形貌等表征,同时研究了材料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Vc为还原剂制备的Bi2Se3
在活性炭上负载银离子,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吸附材料载银活性炭。首先,优选了分散剂的种类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得出PVP:银离子最佳质量比为1:1;其次,探讨了在不同碳化温度下改性活性炭载银量,未经碳化处理时载银量为17.09%,碳化温度为500℃时,载银量为18.24%;碳化温度800℃时,载银量增加到18.61%;最后,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材料改性前后表面基团的变化情况,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载银材料表面形貌,采用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材料的元素构成,利用XRD确定材料的物相和
海洋热浪是指在一定海域内发生的海表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海洋热浪的发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中国近海海洋热浪频发,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逐日海表温度观测资料对2019年中国近海海洋热浪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在中国近海海南岛周边海域、长江口附近海域、渤海海域和江苏外海海域海洋热浪高发,频次为7~12次;北部湾附近海域海洋热浪发生时间最长,超过150 d。在此基础上,以北部湾海域2−4月经历的一次持续时间长达数月的海洋热浪事件为例,分析了事件期间对应的气温场、
本文利用各种卤代的靛红为底物,与氨基硫脲在水-二氧六环(V/V,5∶1)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K2CO3为碱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有效合成了一系列卤素官能团化的[1,2,4]三嗪并[5,6-b]吲哚-3-硫醇类化合物。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已通过谱图(1H-NMR、13C-NMR和MS)数据和元素分析得以确认。
涨落潮不对称是河口滨海区流场的重要特征,在泥沙输运和地貌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实测水深地形、沉积物粒度、水文泥沙观测等资料,分析了黄河口滨海区的冲淤变化、泥沙输运和沉积物特征。同时,本文利用Delft 3D模型模拟了黄河口滨海区的流场,并计算了不同条件下涨落潮流速的不对称分布,结合上述分析,探讨了黄河口滨海区冲淤演变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现行黄河口至莱州湾滨海区相间分布多个淤积和侵蚀中心;黄河口滨海区存在显著的涨落潮流速不对称现象,现行河口外为涨潮优势流分布区,并呈舌状向南部莱州湾方向伸展,
潮汐变化研究对于海洋工程、沿海地区洪涝灾害预防、海上交通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验潮站都集中在近海,所以之前潮汐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近海海域。相比之下,深海地区由于长期高频水位观测的缺乏导致相关的潮汐变化研究非常少。基于近海验潮站数据和深海卫星高度计数据,本文首次用非平稳潮汐调和分析工具包S_TIDE提取了南海4大主要分潮(M2、S2、K1、O1)振幅的长期趋势。研究发现在南海大部分地区,4大主要分潮的振幅都是比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支持下,2000年8月在南海组织了1次多船同步海洋学调查,是迄今为止盛夏期间唯一一次全海盆准同步水文观测。航次间遭遇的多种困难虽被及时化解,然而观测数据的质量已受影响。此前虽已有若干相关研究发表,但未见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全面的分析。本文在对CTD和ADCP原始数据仔细校正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盛夏期间南海海盆的水文和环流特征,冀留下尽可能完整的记录。分析表明,盛夏期间以海盆SW−NE向轴线为界,南海展现出不同的物理特征。轴线东南受季节性反气旋环流控制,其中次海盆尺度的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