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和探讨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4人,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23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对治疗后恢复较好的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4.16%和82.61%(P<0.01),且随访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具有更好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操作简单,对于身体情况差、年级大及对开颅手术难以耐受的患者较为适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外科手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04-02
高血压脑出血[1](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一种由脑内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常发生在对血压控制不良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HICH是高血压中最常见且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致残率高,病死率约为40%-70%[2]。近年来,关于HICH的治疗存在多种观点,我院采用脑外科手术,对HICH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HICH患者,共47例,随机选取,无青年及恶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47-85岁,平均(63.7±18.2)岁。有高血压病史41例,发病后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6例,发病诱导因素主要有劳累过度、酗酒、情绪波动等。CT检查结果显示,47例患者中有基底节区出血34例,丘脑出血13例,28例患者出血量在(30-60)ml,15例患者出血量在(60-100)ml,还有4例患者的出血量大于100 ml。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试验组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均在发病后6-12h内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吸氧,保持呼吸道顺畅,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术后进行血压控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等治疗。
1.2.1 开颅血肿清除术 血肿量大,中线移位明显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血腫穿刺减压,以达到及时消除颅内高压的影响,随即采用去骨瓣减压术。于距离血肿位置最近的区域采用大骨瓣开颅,在脑沟处切开脑皮层(2-3)cm,然后进入血肿腔将血肿彻底清除,并妥善止血,同时在血肿腔处放置引流管,硬脑膜扩大修补,骨瓣去除减压,减压窗应尽量靠近颅底,最后要注意保护侧裂血管,让它得到充分的松解,以利回流,减轻局部水肿。
1.2.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根据CT检查结果定位,常规消毒后,在局麻下以血肿为中心确定穿刺点,选择合适长度的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经皮钻透颅骨和硬膜,进入血肿腔后抽吸血肿硬化液化部分,超早期抽吸血肿量的30-40%,早期抽吸血肿量的41-60%,延迟患者抽吸血肿量的61-75%。然后注入尿激酶2万U,夹闭引流管1-4h后再次开放引流,术后每天冲洗血肿腔2-3次。术后保持患者血压平稳,控制颅内压,保持引流管通畅,经CT复查显示血肿消除90%以上时拔出引流管[3]。
1.3 疗效评定 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4],分为:基本痊愈,即残程为0级,功能缺损分下降了(9l-100)%;显著进步,即残程为1-3级,功能缺损分下降了(46-90)%;进步,即功能缺损分降低了(18-45)%;无效,即功能缺损分下降了17%;恶化,即功能缺损分下降/上升了18%以上。基本痊愈、进步和显著进步均为有效。
治疗6个月后,参照日常生活活动分级标准对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进行评定。其中I级:患者无需指导能独立活动;Ⅱ级:患者在指导下能活动;Ⅲ级:患者得到具体的指导帮助能进行活动;Ⅳ级:患者无丝毫活动能力;V级: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手术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54.16%,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经治疗后,对于恢复较好的患者,实施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有更好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状况好,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HICH的主要方法,而外科手术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众多文献报道[5-6],微创术比传统的开颅术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的总有效率为82.61%,明显高于开颅组的总有效率54.16%,且微创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状况良好,这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操作简单,对于身体情况较差、年龄大及对开颅手术难以耐受的患者较为适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黎鹏,刘国祥.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8):1169-1172.
[2] 刘才胜.微创术治疗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9,37(06):705-706.
[3] 李胜利.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不同治疗时机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23):3572-3573.
[4] 王宝林.舒血宁注射液+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hs-CRP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5-6.
[5] 焦德生.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健康必读,2013,(3):80-81.
[6] 徐东林.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72-173.
【关键词】 外科手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04-02
高血压脑出血[1](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一种由脑内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常发生在对血压控制不良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HICH是高血压中最常见且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致残率高,病死率约为40%-70%[2]。近年来,关于HICH的治疗存在多种观点,我院采用脑外科手术,对HICH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HICH患者,共47例,随机选取,无青年及恶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47-85岁,平均(63.7±18.2)岁。有高血压病史41例,发病后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6例,发病诱导因素主要有劳累过度、酗酒、情绪波动等。CT检查结果显示,47例患者中有基底节区出血34例,丘脑出血13例,28例患者出血量在(30-60)ml,15例患者出血量在(60-100)ml,还有4例患者的出血量大于100 ml。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试验组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均在发病后6-12h内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吸氧,保持呼吸道顺畅,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术后进行血压控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等治疗。
1.2.1 开颅血肿清除术 血肿量大,中线移位明显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血腫穿刺减压,以达到及时消除颅内高压的影响,随即采用去骨瓣减压术。于距离血肿位置最近的区域采用大骨瓣开颅,在脑沟处切开脑皮层(2-3)cm,然后进入血肿腔将血肿彻底清除,并妥善止血,同时在血肿腔处放置引流管,硬脑膜扩大修补,骨瓣去除减压,减压窗应尽量靠近颅底,最后要注意保护侧裂血管,让它得到充分的松解,以利回流,减轻局部水肿。
1.2.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根据CT检查结果定位,常规消毒后,在局麻下以血肿为中心确定穿刺点,选择合适长度的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经皮钻透颅骨和硬膜,进入血肿腔后抽吸血肿硬化液化部分,超早期抽吸血肿量的30-40%,早期抽吸血肿量的41-60%,延迟患者抽吸血肿量的61-75%。然后注入尿激酶2万U,夹闭引流管1-4h后再次开放引流,术后每天冲洗血肿腔2-3次。术后保持患者血压平稳,控制颅内压,保持引流管通畅,经CT复查显示血肿消除90%以上时拔出引流管[3]。
1.3 疗效评定 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4],分为:基本痊愈,即残程为0级,功能缺损分下降了(9l-100)%;显著进步,即残程为1-3级,功能缺损分下降了(46-90)%;进步,即功能缺损分降低了(18-45)%;无效,即功能缺损分下降了17%;恶化,即功能缺损分下降/上升了18%以上。基本痊愈、进步和显著进步均为有效。
治疗6个月后,参照日常生活活动分级标准对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进行评定。其中I级:患者无需指导能独立活动;Ⅱ级:患者在指导下能活动;Ⅲ级:患者得到具体的指导帮助能进行活动;Ⅳ级:患者无丝毫活动能力;V级: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手术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54.16%,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经治疗后,对于恢复较好的患者,实施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有更好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状况好,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HICH的主要方法,而外科手术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众多文献报道[5-6],微创术比传统的开颅术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的总有效率为82.61%,明显高于开颅组的总有效率54.16%,且微创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状况良好,这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操作简单,对于身体情况较差、年龄大及对开颅手术难以耐受的患者较为适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黎鹏,刘国祥.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8):1169-1172.
[2] 刘才胜.微创术治疗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9,37(06):705-706.
[3] 李胜利.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不同治疗时机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23):3572-3573.
[4] 王宝林.舒血宁注射液+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hs-CRP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5-6.
[5] 焦德生.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健康必读,2013,(3):80-81.
[6] 徐东林.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