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拒绝忽悠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春晚赵本山把一副拐“卖”给了范伟。同时,也把他东北老家最经典的“忽悠”带给了全国人民。虽然没人甘愿被“忽悠”,但大家还是被他们“忽悠”得或开怀或捧腹,乐不可支。赵本山小品连年摘得“最受观众喜爱的春晚节目”头榜,足见人们对他们“忽悠”的接受和喜爱。“忽悠”这个原本带点儿贬义的方言土语,在不经意间成了愉悦大众的重要元素,而“忽悠”本身也成为媒体取悦受众,达到传播目标的有效工具。
  “忽悠”确实能带给人们快乐和放松。其核心是夸张渲染,强烈刺激人们的感官。其本质是老少皆宜,人人都能接受理解。如此纷繁复杂的三国,经易中天老师一“忽悠”,12岁的侄儿也知道京剧里白脸的曹操其实不能算是大奸臣;闻之艰涩枯燥的清史,让阎崇年老师一“忽悠”,12位皇阿玛真好似栩栩如生就在咱身边;令人望文生畏的《论语》,被于丹老师一“忽悠”,连生在农村的保安也能讲出二百页心得。尽管不断有特别认真的权威或专业人士站出来和“忽悠”成功的专家们咬文嚼字,作为今天的普通公众来讲,几千年前的圣人留下的某句话某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数百年前一位皇帝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伴随这些明星专家们的“忽悠”,我们有的更多是被“忽悠”的愉悦和对“忽悠”的包容。
  但是,当面对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健康话题,当普及传播的内容和亿万百姓的健康乃至生命质量息息相关时,我们必须对“忽悠”大加防范!近年来自美国的所谓台湾人林博士一语惊人:牛奶是牛喝的!结果,很多关注自身健康的人士,再也不敢光顾超市里牛奶的摊位了。他在电视里渲染可乐洗马桶效果的情景时,令我至今对他的“忽悠”本领心存敬意。所幸的是,林博士终因被台湾的客户起诉,终止了他在大陆忽悠的脚步。不幸的是,“忽悠”正在像病菌一样悄然孳生在健康科普传播过程中,而且因为“忽悠”,那些未经证实的伪科学内容,其传播速度和范围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
  其实,我敢在此提出“健康科普,拒绝忽悠”,不是因为那些“携带忽悠的病菌”已经危害甚重,而是我们终于有了抵御这些“病菌”的“抗生素”。日前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2007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便是其中之一。老百姓只要掌握了这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就能够轻松摆脱“忽悠”的困扰。不管他是刘太医还是张太医,不论他化名下里巴人还是上里巴人,更不要听他是来自台湾还是美国。一切都以国家权威机构正式发布的事实、数据、方法为基准。认认真真地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内容,你会发现,你不仅可以对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了然于心,而且能够清晰明辨谁正在有意无意地忽悠百姓。
其他文献
介绍的文本分类是指在给定分类体系下,根据文本的内容自动确定文本类别的过程.通过分析网页的特点及因特网用户感兴趣的查询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独立于语种的文
介绍了基于等值面数据的脸部面貌及颅骨的曲面生成方法。以双三次样条曲面技术区别于传统的蒙皮曲面生成方法,采用截面CTB数据的重采样,解决了复杂实体在曲面生成时的局部扭曲及数据量过大等问题在等值线的曲面造型方法及医学可视化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介绍了E-mail客户端软件在嵌入式Linux内核和图形用户界面为MiniGUI的软件平台上的实现.结合实践讨论了Email的安全性问题,并提供了几种解决方案.
分析了几种访问控制技术,讨论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以及该模型中各种元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引入对象和动作元素来完善对权限的定义,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研究了遥感影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正交小波变换构造特征,同时引入遗传聚类的分类方法,实现了遥感影像的自动分类。实验表明,将遗传聚类算法与小波特征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具有自动、快速、自适应的优点,能克服传统分类方法中由于样本选择而产生的局限性,提高了识别的正确率。
随着异地CAD数据交换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网络的持续发展,现有的数据交换格式在网络环境中的工作由于格式的结构固定而显得力不从心.该文分析了现有两种方法的不足,提出网络环境
2008年8月8日晚8时,我和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观众一样,守在电视机旁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二天,脑海里回荡着那29个礼花绽放的大脚印,我登上了北京——丽江的航班。  抵达丽江的当天,我们一行人就骑上马背,去重温茶马古道的艰辛。时断时续的小雨和不到15℃的气温,把我们从热情高涨的北京奥运一下子送到了浑身“拔凉”的野游。三四个小时的泥泞山路,让马背上的我们不时发出后悔、郁闷、抱怨甚至痛苦的声音。 
这些日子有两句话相当风行:一句是宋丹丹组合在春晚上留下的“你太有才了!”还有一句流行虽不广,但影响力着实不小——就是来自宝岛台湾的林博士的一句:“牛奶是牛喝的!”  我早些时候就读到过林博士的书,知道他提了些很有意思的说法,但我认为那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所以相当地不以为然。没成想,最近常遇到一些“太有才了外加特有财”的朋友,近乎是用责备的口气质问我:你们天天鼓吹“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你说现在这
86岁高龄的郭老太,是北京好乐士健康大课堂的积极分子。整整6年里,不论是夏日里阴雨绵绵,还是冬季里大雪纷纷,她都会准时赶到大课堂听专家健康讲座。所不同的是,6年前她是手拄拐杖步履蹒跚地来到大课堂;6年后的今天,她却是满面红光,步履轻盈。那根拐杖不再拄在手里,而是搭在手臂上,俨然成了她随身的饰物。奇迹般的变化从何而来?她的答案很简单:每天坚持走路2小时。  邻居张先生49岁那年不幸患中风致半身不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