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45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情不同选择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观察皮瓣成活率、拇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5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弹性质地好;随访6个月-1年,拇指功能均恢复良好,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9mm;供区无明显萎缩,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显著,拇指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血运可靠,感觉功能恢复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拇指软组织缺损;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效果分析
拇指软组织缺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手部损伤,修复的方法较多,传统修复方法虽能解决皮损部位覆蓋问题,保留了拇指长度,但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欠佳,容易出现皮瓣臃肿、感觉障碍以及关节僵硬等,影响拇指正常功能活动,已逐渐被临床淘汰。本研究采用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根据缺损类型选择不同的皮神经恢复感觉,获得良好外形及功能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45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Il缶床资料。男31例,女14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3.4±3.6)岁,病程1-6h;所有患者均符合拇指软组织缺损诊断标准,左拇指14例、右拇指31例;按致伤原因分类,机器压伤22例、锐器割伤14例、重物砸伤9例;按拇指损伤部位分类,指腹损伤16例、桡侧损伤9例、指端损伤12例、背侧损伤8例;皮瓣面积最大4.5cm×3.5cm,最小2.5cm×1.3cm。
1.2方法:①采用臂丛麻醉,常规清创、消毒、创面止血,清除失活组织,分离指端尺侧固有神经备用。②根据拇指缺损的形状、大小设计皮瓣,以拇指近节桡侧中点为皮瓣的旋转点,最大不超过过指间关节掌侧横纹;以拇指近节桡侧中线、及大鱼际区掌指关节桡侧中点至大鱼际隆起最高点为轴;皮瓣大小以缺损大小而定,近端在腕横纹以内,桡侧达手背、手掌皮肤交界线,尺侧达拇指尺侧缘向大鱼际区的延长线;皮瓣的解剖面在关键点1cm宽范围内切开深筋膜,紧贴深筋膜表面游离。③在大鱼际处先切开皮瓣的桡侧缘,接着掀起皮肤及皮下组织,逐步分离,显露拇主要动脉和桡掌侧动脉、桡侧指神经,紧贴皮下分离向近端延长切口至掌指关节,勿伤及拇指桡侧指动脉的返支,确认指动脉的来源,确定拇指桡侧指动脉的返支或皮支包含在皮瓣内,切断桡掌制动脉近端,保留桡侧指神经主干于原位,根据血管走形适当调整皮瓣位置,于深筋膜深面游离皮瓣,并逆行掀起,仅保留桡掌侧动脉血管蒂及少许筋膜与皮瓣相连,以利于静脉回流,将止血带松开,观察皮瓣血运是否良好,确认良好后将皮瓣逆行倒转180°,经皮下隧道移位至拇指创面,在显微镜下行皮瓣的皮神经与指神经的残端吻合,最后吻合皮瓣与创缘。皮瓣下放引流片,并用石膏固定患肢,术后10d行主动功能恢复训练。
2.结果:
45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弹性质地好;2例术后出现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经蒂部拆除缝线后恢复回流通畅;创面均一期愈合,36例供区直接缝合,9例例取前臂全厚皮片植皮,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1年,拇指功能均恢复良好,拇指关节自主活动度总ROM>90°,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9mm;供区无明显萎缩,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31例,良14例。
3.讨论
3.1鱼际部皮瓣的优缺点:①优点。大鱼际部皮肤结构与拇指相似,位于大鱼际桡侧,处在同一手术视野中,其皮瓣质地佳、色泽与拇指掌侧皮肤接近,且远离关节和肌腱,取皮瓣操作简单,切取后对手部血供无明显影响,皮瓣成活率高,手术风险低;修复外形佳,在显微镜下吻合神经,使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可达5-9mm,较单纯神经再生感觉恢复理想,并能防止指腹发生萎缩;该术式不需要断蒂,也无需采用强迫体位,术后lOd即可进行拇指功能恢复训练,有效防止关节僵硬;供区易修复,对于皮瓣<1.5cm可直接缝合,只留线状瘢痕,无需植皮,对供区的外观及功能影响较小。②缺点。个别鱼际部皮神经较细小,给神经吻合带来难度,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稍差;单纯筋膜蒂皮瓣因需带较多筋膜组织以保证侧枝循环,旋转蒂部有时偏臃肿,需要植皮,甚至2期整形处理;鱼际动脉穿支皮瓣主要用于末节软组织缺损,对于拇指尺侧创面两种皮瓣修复有一定限制。
3.2手术注意事项:皮瓣设计中应首先明确确桡动脉发出鱼际穿支的走行方向,再切取皮瓣,切取时从桡侧切口入手,避免损伤皮支动脉;切取时注意保留部分筋膜蒂组织,以确保静脉回流充分。本研究将皮瓣部皮神经与指神经吻合后,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未使用非皮瓣区的指固有神经,其对皮瓣感觉恢复是否有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皮瓣长度的选择应大于缺损区近端至旋转点的距离2-5mm,皮瓣大小应比创面大5mm以上;移植皮瓣时应切除拇指掌侧隧道周围的部分软组织,使血管蒂留有宽松通道;若皮瓣缝合时仍有压迫,则拆除部分缝线,外露筋膜待皮瓣成活后再修剪缝合。
综上所述,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确切,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拇指软组织缺损;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效果分析
拇指软组织缺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手部损伤,修复的方法较多,传统修复方法虽能解决皮损部位覆蓋问题,保留了拇指长度,但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欠佳,容易出现皮瓣臃肿、感觉障碍以及关节僵硬等,影响拇指正常功能活动,已逐渐被临床淘汰。本研究采用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根据缺损类型选择不同的皮神经恢复感觉,获得良好外形及功能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45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Il缶床资料。男31例,女14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3.4±3.6)岁,病程1-6h;所有患者均符合拇指软组织缺损诊断标准,左拇指14例、右拇指31例;按致伤原因分类,机器压伤22例、锐器割伤14例、重物砸伤9例;按拇指损伤部位分类,指腹损伤16例、桡侧损伤9例、指端损伤12例、背侧损伤8例;皮瓣面积最大4.5cm×3.5cm,最小2.5cm×1.3cm。
1.2方法:①采用臂丛麻醉,常规清创、消毒、创面止血,清除失活组织,分离指端尺侧固有神经备用。②根据拇指缺损的形状、大小设计皮瓣,以拇指近节桡侧中点为皮瓣的旋转点,最大不超过过指间关节掌侧横纹;以拇指近节桡侧中线、及大鱼际区掌指关节桡侧中点至大鱼际隆起最高点为轴;皮瓣大小以缺损大小而定,近端在腕横纹以内,桡侧达手背、手掌皮肤交界线,尺侧达拇指尺侧缘向大鱼际区的延长线;皮瓣的解剖面在关键点1cm宽范围内切开深筋膜,紧贴深筋膜表面游离。③在大鱼际处先切开皮瓣的桡侧缘,接着掀起皮肤及皮下组织,逐步分离,显露拇主要动脉和桡掌侧动脉、桡侧指神经,紧贴皮下分离向近端延长切口至掌指关节,勿伤及拇指桡侧指动脉的返支,确认指动脉的来源,确定拇指桡侧指动脉的返支或皮支包含在皮瓣内,切断桡掌制动脉近端,保留桡侧指神经主干于原位,根据血管走形适当调整皮瓣位置,于深筋膜深面游离皮瓣,并逆行掀起,仅保留桡掌侧动脉血管蒂及少许筋膜与皮瓣相连,以利于静脉回流,将止血带松开,观察皮瓣血运是否良好,确认良好后将皮瓣逆行倒转180°,经皮下隧道移位至拇指创面,在显微镜下行皮瓣的皮神经与指神经的残端吻合,最后吻合皮瓣与创缘。皮瓣下放引流片,并用石膏固定患肢,术后10d行主动功能恢复训练。
2.结果:
45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弹性质地好;2例术后出现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经蒂部拆除缝线后恢复回流通畅;创面均一期愈合,36例供区直接缝合,9例例取前臂全厚皮片植皮,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1年,拇指功能均恢复良好,拇指关节自主活动度总ROM>90°,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9mm;供区无明显萎缩,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31例,良14例。
3.讨论
3.1鱼际部皮瓣的优缺点:①优点。大鱼际部皮肤结构与拇指相似,位于大鱼际桡侧,处在同一手术视野中,其皮瓣质地佳、色泽与拇指掌侧皮肤接近,且远离关节和肌腱,取皮瓣操作简单,切取后对手部血供无明显影响,皮瓣成活率高,手术风险低;修复外形佳,在显微镜下吻合神经,使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可达5-9mm,较单纯神经再生感觉恢复理想,并能防止指腹发生萎缩;该术式不需要断蒂,也无需采用强迫体位,术后lOd即可进行拇指功能恢复训练,有效防止关节僵硬;供区易修复,对于皮瓣<1.5cm可直接缝合,只留线状瘢痕,无需植皮,对供区的外观及功能影响较小。②缺点。个别鱼际部皮神经较细小,给神经吻合带来难度,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稍差;单纯筋膜蒂皮瓣因需带较多筋膜组织以保证侧枝循环,旋转蒂部有时偏臃肿,需要植皮,甚至2期整形处理;鱼际动脉穿支皮瓣主要用于末节软组织缺损,对于拇指尺侧创面两种皮瓣修复有一定限制。
3.2手术注意事项:皮瓣设计中应首先明确确桡动脉发出鱼际穿支的走行方向,再切取皮瓣,切取时从桡侧切口入手,避免损伤皮支动脉;切取时注意保留部分筋膜蒂组织,以确保静脉回流充分。本研究将皮瓣部皮神经与指神经吻合后,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未使用非皮瓣区的指固有神经,其对皮瓣感觉恢复是否有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皮瓣长度的选择应大于缺损区近端至旋转点的距离2-5mm,皮瓣大小应比创面大5mm以上;移植皮瓣时应切除拇指掌侧隧道周围的部分软组织,使血管蒂留有宽松通道;若皮瓣缝合时仍有压迫,则拆除部分缝线,外露筋膜待皮瓣成活后再修剪缝合。
综上所述,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确切,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