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时尚、新颖,以功能多样的辅助形式,生动、形象、直观的视听效果,实现了人机互动,的确让学生耳目一新。优长多多,无可厚非。但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如若不能正确认识教育的内在功能,不能理清教师的真正使命,不能从繁重的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滥用多媒体,它就会演变成灌输工具、应试的帮凶,课堂就会从粉笔加黑版的“人灌”,变成电脑加投影的“电灌”。在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热潮中,千万不可丢开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花样的新奇,而应有个“度”。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度
一、基础与兴趣兼顾
传统的语文字词教学,教师领读、释义、板演,学生可以看清笔顺,模仿教师手写体字形。虽然枯燥、呆板,不如配上美妙的音乐、巧妙的动画所制作的“课件”那么生动、形象,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课件教学就未必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实用。
当然,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没有电脑投影在屏幕上快捷,但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也会腻烦。所以适当地穿插传统的板书,让学生书写解词、造句、答题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不能一节课下来,全用屏幕代替黑板,一个字也不写,全用多媒体操作替代。机械的“你真棒”、“呀,再想想”及掌声式评价,比不上教师亲切的鼓励、同学们热情的掌声。师生、同学之间,需要诚恳的情感交流。正如有人问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为什么你演戏时不用布景?盖回答:“景全在我身上。”京剧表演的艺术之魂是“演员”,而不是“布景”;同样,课堂教学的艺术之魂是教师,而不是多媒体。
二、多媒体与印刷材料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替代部分传统的板书,可以节省时间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密度。这对思维敏捷、基础好的同学是有益而无害的,但对于基础差、反应迟缓的学生的课堂学习却也有不利之处。如课堂阅读短文,优差生需要的时间往往有差距,后者就难以随堂接受,可教师随手一点键盘,段位就不再出现,想课后再反复回味也望尘莫及。这就不如传统打印材料适用了。
当然,多媒体形象生动的视听效果,的确能使长课短讲。如学习戏剧、名著文本,若让学生预习课文后再欣赏剪辑的影像《小圣施威降大圣》、《孔乙己》、《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教师只需稍加点播,学生就可以吃透教材,独立完成课文习题,达成学习目标。
因此,阅读训练,应把握一个“度”。学生易懂的不必用多媒体演示;有难度的,那些与学生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有较大差距的文本,在学习时,可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个特定环境,如讲解[故宫博物馆]、[苏州园林]等,用音像拉近作者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课堂再辅助打印的课外文段训练巩固,效果会更好。所以,是否使用多媒体、有无必要伴以印刷材料,教师应准确把握一个“度”。
三、语文素养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度”
新课标以自主、探究、合作、创新为指导,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育模式,不能完全让老师承包,而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鼓励新颖见解。若师生建立起良好的“伙伴”认知关系,学生就会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获取到最有价值的知识并提高能力。
然而,师生共同认知演示,教师亦应把握一个“度”,即放得开,收的拢;不可滥用多媒体信息,既不可游离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又不能分散教学重难点。因为语文课毕竟不是看表演,“观赏性”永远不会成为语文课的主要价值取向。
通过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协调多媒体信息,以此达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进而使学生把握住要掌握的知識、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写作课上使用多媒体教室中的局域网控制台,要遵循以下几点:1、构筑情景要快2、提供参考文本要精3、对学生写作点播要适时而中肯4、缺点不足个别指导,有代表性优点、创新思路的可以公示。
四、理论指导与多媒体教育体系
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应当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即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方法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以要求语文教学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最优化。2013年修订后的课标,倡导大语文教学,重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重合,同社会的外延对等。每个同学都可选择几种自己适合、爱好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通过探索式的合作交流,充分展示个性化、创造性见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语文水平。
五、资源共享与因材施教
语文课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共享,发挥群体优势,落实“一课三备”,便于取长补短,在同年级交流,的确可以节约大量查阅资料的备课时间。教学中对课件借用也应当有所取舍创新。要在原有的基础课件上,制作改造,使之切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实用为原则,不可摆花架子,不可拟孔乙己自恃会写茴香豆“茴”的四种写法,而到处炫耀,而应重视因材施教,即借用、改进创新之适“度”。
综上所述,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放眼国际教育大舞台,及时掌握教育信息与动态,借鉴并汲取国内外教育精华,结合本校、本班实际吸收先进经验与成果,既不妄自搬用,又不一概扬弃,尤其不能头脑发热而忽视传统教育的优势,走入极端。关键之键就是控制好一个“度”。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度
一、基础与兴趣兼顾
传统的语文字词教学,教师领读、释义、板演,学生可以看清笔顺,模仿教师手写体字形。虽然枯燥、呆板,不如配上美妙的音乐、巧妙的动画所制作的“课件”那么生动、形象,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课件教学就未必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实用。
当然,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没有电脑投影在屏幕上快捷,但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也会腻烦。所以适当地穿插传统的板书,让学生书写解词、造句、答题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不能一节课下来,全用屏幕代替黑板,一个字也不写,全用多媒体操作替代。机械的“你真棒”、“呀,再想想”及掌声式评价,比不上教师亲切的鼓励、同学们热情的掌声。师生、同学之间,需要诚恳的情感交流。正如有人问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为什么你演戏时不用布景?盖回答:“景全在我身上。”京剧表演的艺术之魂是“演员”,而不是“布景”;同样,课堂教学的艺术之魂是教师,而不是多媒体。
二、多媒体与印刷材料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替代部分传统的板书,可以节省时间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密度。这对思维敏捷、基础好的同学是有益而无害的,但对于基础差、反应迟缓的学生的课堂学习却也有不利之处。如课堂阅读短文,优差生需要的时间往往有差距,后者就难以随堂接受,可教师随手一点键盘,段位就不再出现,想课后再反复回味也望尘莫及。这就不如传统打印材料适用了。
当然,多媒体形象生动的视听效果,的确能使长课短讲。如学习戏剧、名著文本,若让学生预习课文后再欣赏剪辑的影像《小圣施威降大圣》、《孔乙己》、《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教师只需稍加点播,学生就可以吃透教材,独立完成课文习题,达成学习目标。
因此,阅读训练,应把握一个“度”。学生易懂的不必用多媒体演示;有难度的,那些与学生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有较大差距的文本,在学习时,可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个特定环境,如讲解[故宫博物馆]、[苏州园林]等,用音像拉近作者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课堂再辅助打印的课外文段训练巩固,效果会更好。所以,是否使用多媒体、有无必要伴以印刷材料,教师应准确把握一个“度”。
三、语文素养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度”
新课标以自主、探究、合作、创新为指导,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育模式,不能完全让老师承包,而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鼓励新颖见解。若师生建立起良好的“伙伴”认知关系,学生就会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获取到最有价值的知识并提高能力。
然而,师生共同认知演示,教师亦应把握一个“度”,即放得开,收的拢;不可滥用多媒体信息,既不可游离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又不能分散教学重难点。因为语文课毕竟不是看表演,“观赏性”永远不会成为语文课的主要价值取向。
通过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协调多媒体信息,以此达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进而使学生把握住要掌握的知識、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写作课上使用多媒体教室中的局域网控制台,要遵循以下几点:1、构筑情景要快2、提供参考文本要精3、对学生写作点播要适时而中肯4、缺点不足个别指导,有代表性优点、创新思路的可以公示。
四、理论指导与多媒体教育体系
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应当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即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方法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以要求语文教学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最优化。2013年修订后的课标,倡导大语文教学,重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重合,同社会的外延对等。每个同学都可选择几种自己适合、爱好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通过探索式的合作交流,充分展示个性化、创造性见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语文水平。
五、资源共享与因材施教
语文课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共享,发挥群体优势,落实“一课三备”,便于取长补短,在同年级交流,的确可以节约大量查阅资料的备课时间。教学中对课件借用也应当有所取舍创新。要在原有的基础课件上,制作改造,使之切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实用为原则,不可摆花架子,不可拟孔乙己自恃会写茴香豆“茴”的四种写法,而到处炫耀,而应重视因材施教,即借用、改进创新之适“度”。
综上所述,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放眼国际教育大舞台,及时掌握教育信息与动态,借鉴并汲取国内外教育精华,结合本校、本班实际吸收先进经验与成果,既不妄自搬用,又不一概扬弃,尤其不能头脑发热而忽视传统教育的优势,走入极端。关键之键就是控制好一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