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呀小汤圆,小呀小汤圆,你在碗里游呀游,嘿哟哟,嘿哟哟……”(以改歌词开头,巧妙无比)我一边哼着自创的《汤圆之歌》,一边坐在餐桌旁等候。“妈妈,汤圆煮好了吗?”我急切地问。“来了,来了!”妈妈一边回答,一边端着热气腾腾的汤圆走来。(通过对话,引出了自己爱吃的美味——汤圆。)
小汤圆一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小脸蛋”往嘴里一塞,(“小脸蛋”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汤圆的滑润,以及小作者对汤圆的喜爱)好烫!我急忙嘟起小嘴使劲吹气,边吹边嚼。(连用多个动词:“拿、夹、塞、嘟、吹、嚼”,还原了吃汤圆的画面,让我们感觉如亲眼目睹一般)“好香,好吃!”我边赞叹,边咬破汤圆薄薄的“外衣”,吃到暖暖的芝麻。稀稀的芝麻还没等我细细品尝完,就“哧溜”一下窜到我肚子里了。(这里描写小作者品尝汤圆的感受特別细腻,汤圆馅里的芝麻暖暖的、稀稀的,我们读着读着口水不禁流下来了。)
汤圆最早叫“浮元子”,因这种糯米球在锅里煮时又浮又沉而得名,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介绍汤圆名字的由来)说起汤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巧妙过渡,引出故事)据说袁世凯做了大总统之后,还想当皇帝,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于是袁世凯就下了个命令,从此以后不许再叫“元宵”,而只能叫“汤圆”。
每年大年初一的早晨,外婆都会早早起来包汤圆。她把黑芝麻放在锅里炒香后,再把它磨成粉,撒上甜甜的白糖,最后把糖和芝麻粉搅拌均匀。(准确运用动词,“放、炒、磨、撒、搅、拌”,把做汤圆馅的步骤介绍得很清晰)该做皮了,只见她将水和糯米粉揉呀揉,揉成一个白白的大粉团,然后掰开一小团,将香香的芝麻放在团里,就做成汤圆了。(看似不难,实际不简单,做汤圆需要好几步,也能从中看出外婆做汤圆的娴熟。)
每次我嚼着这小小的汤圆和香甜的芝麻,都能想起外婆,(睹物生情,看到汤圆,自然就想起外婆)它让我吃出了温暖,吃出了童年家乡的感觉,真让人难以忘怀。(连用两个“吃到了”,表达小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小汤圆一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小脸蛋”往嘴里一塞,(“小脸蛋”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汤圆的滑润,以及小作者对汤圆的喜爱)好烫!我急忙嘟起小嘴使劲吹气,边吹边嚼。(连用多个动词:“拿、夹、塞、嘟、吹、嚼”,还原了吃汤圆的画面,让我们感觉如亲眼目睹一般)“好香,好吃!”我边赞叹,边咬破汤圆薄薄的“外衣”,吃到暖暖的芝麻。稀稀的芝麻还没等我细细品尝完,就“哧溜”一下窜到我肚子里了。(这里描写小作者品尝汤圆的感受特別细腻,汤圆馅里的芝麻暖暖的、稀稀的,我们读着读着口水不禁流下来了。)
汤圆最早叫“浮元子”,因这种糯米球在锅里煮时又浮又沉而得名,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介绍汤圆名字的由来)说起汤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巧妙过渡,引出故事)据说袁世凯做了大总统之后,还想当皇帝,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于是袁世凯就下了个命令,从此以后不许再叫“元宵”,而只能叫“汤圆”。
每年大年初一的早晨,外婆都会早早起来包汤圆。她把黑芝麻放在锅里炒香后,再把它磨成粉,撒上甜甜的白糖,最后把糖和芝麻粉搅拌均匀。(准确运用动词,“放、炒、磨、撒、搅、拌”,把做汤圆馅的步骤介绍得很清晰)该做皮了,只见她将水和糯米粉揉呀揉,揉成一个白白的大粉团,然后掰开一小团,将香香的芝麻放在团里,就做成汤圆了。(看似不难,实际不简单,做汤圆需要好几步,也能从中看出外婆做汤圆的娴熟。)
每次我嚼着这小小的汤圆和香甜的芝麻,都能想起外婆,(睹物生情,看到汤圆,自然就想起外婆)它让我吃出了温暖,吃出了童年家乡的感觉,真让人难以忘怀。(连用两个“吃到了”,表达小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