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o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深入,情境教学法已然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研讨的热点问题。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不过,由于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实践研究不够,情境创设中常常出现弱化教学目标、脱离现实和情境乏味无趣等问题。这些情境的创设是否对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有效呢?或者说这些情境创设究竟效率有多高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的三大误区
  1.弱化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往往发现很多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却很难将学生再带出来,使他们深陷其中、迷失方向。
  案例回放:“8加几”情境教学——“游公园”主题。
  师:国庆节,小朋友们到公园去玩。(随后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同学们,大家看,你在公园里发现了什么啊?学生一番观察后,纷纷踊跃举手发言。
  生1:我发现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看他回答的样子似乎很喜欢花)。
  生2:我发现花上面有一只蝴蝶(看样子很惊奇)。
  ……
  学生诸如此类的回答与教学设计初衷相去甚远,应该是教师始料未及的。为什么会这样?笔者分析认为,教师没有教学目标集中反映在情境中任务要求上是根源所在,问题中数学信息指向性不明,过于宽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思维导向广阔的背景之中,不能有效唤起学生认知冲突和问题意识。其次情境设计过于注重形式,情境不是一幅美丽的画,也不是简单的场景教学。情境应有数学脊梁,不能舍本逐末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
  2.脱离现实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也就是说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能脱离生活。
  案例回放:折线统计图情境教学——某上市公司股市走势图。
  师:上午收盘价是多少?今日开盘后它在怎样变化?
  生1:老师,红、蓝折线都是什么啦?
  生2:老师,它在忽上忽下,我迷迷糊糊地看不明白……
  该情境把数学初始条件置于股票走势的生活背景之中,虽然股票在现实生活存在,但对于仅有初步生活体验的小学生而言,花花绿绿的股票走势图和专业化的股票术语是陌生的,根本无从感知这种情境的存在。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主动发生,由于情境中的生活背景与学生知识经验不能进行有效“对接”,势必给学生人为设置信息障碍,进而消极影响学生对情境内在数学条件的观察、质疑和思考。
  3.情境乏味无趣
  情境创设流于形式化、格式化、模式化,问题情境没有动力、活力、魅力都是当前情境创设普遍存在的诟病。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三年级“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个数”教学片段中,教师兴致盎然地给学生呈现一幅游戏式问题情境:一群鸭妈妈不小心把各自生的蛋给搞糊涂了,小朋友们能帮忙分清楚吗?这时便有一些学生在底下窃窃私语:“什么游戏啦,没意思。”笔者认为,像这类童话般游戏式问题情境基本是为刚入学儿童设计的,已经不适合走出懵懂世界的高年段学生了。这一形式的问题情境学生只能简单“看”和“听”,缺乏全员参与的设计,既单一又乏味,老师一味照抄搬用,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三个基本点
  1.情境创设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情境创设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如在“圆的认识”教学片段中,教师以动画形式展示儿童玩风车的情境,并向学生提出“旋转的风车是什么图形”、“因为什么它们大小不一”等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不同色彩和大小的风车在风的吹动下,很奇妙地“变成”色彩斑斓的“圆”。这种动态的视觉效果充满情境的趣味性,给学生提供感知“圆”的基本特征的经验平台。在随后交流与探究中,学生还发现“圆”的大小与风车叶片长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折圆形纸片的实践操作认识“圆”的基本要素,并能简要概括“圆”的基本特征。从案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有效情境创设使课堂更鲜活、更有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乐而不倦地致力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情境创设的重头戏,只有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才能真正征服学生。
  2.情境创设要以学生知识经验为着眼点
  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有机部分。”从情境角度讲,情境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情境也是形象的、具体的。因此在情境创设中,题材选取应与学生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情境既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着眼点,创设的情境应当是连接新旧知识的媒介,情境设计的认知冲突要在学生能力所及范围内。
  3.情境创设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落脚点
  情境要以激发数学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实现教学目标为落脚点。首先,情境由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构成,而“问题意识”则是学生接受背景信息时形成认知冲突的反映,情境与“问题意识”具有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进一步地说,情境应当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源泉”。由于“问题意识”反映了学生基于内发与主动的求知欲,产生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因此情境作为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活动平台,不只是一种宜于学生学习的场景,而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场”。其次,教学目标应集中反映在情境信息背景之中,我们要防止“提出问题”成为一种单纯的数学活动倾向,而应把它视为学生探究数学的一种基本工具。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只是“问题链”中的一个个“结”,两者相互引发。
  综上所述,只有精心创设有效性的情境,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思想,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养成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从课堂教学开始生活化,定格课堂美好瞬间。  关键词: 生活化教育 陶行知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作为青年教师,经过短短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活,我深深地体会到:直白地提出问题,不如通过情境导入的问题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或经验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
摘 要: 数学语言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然语言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数学语言具有许多特点,同时也有很大的教育价值,不仅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还是反映学生对数学掌握情况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分析讨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习中数学语言起到的作用,以及帮助学生学好数学语言方法。  关键词: 数学语言 小学数学 学习方法  一、数学语言的内涵与特点  分析与研究之前,我们必须明白数学语言是什么。其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制定比较科学的策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这样才能降低学习难度,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现实中许多教师采用合作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探讨的时间较短,从而影响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合作小组形式,最后探究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满足今后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
摘 要: 教师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不教”。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和要求。作者就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路径探析  教育学指出,课堂教学实践的对象、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教师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不教”。学生获取知识经验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生亲自开展的思考分析、实践探究活动。在以学生主体为核心、学习能力培养
摘 要: 小学数学学习具有生活化、应用化、形象化等特点,知识内容大多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让学生敏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巨大。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要求,从问题意识的建立到发展等多角度讨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所谓问题意识,指思维
第一部分、Asoprisnil对着床窗期孕小鼠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Asoprisnil对孕小鼠着床窗期的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在于教育,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小学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小学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融洽师生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只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德育教育,人们普遍认为:“德育是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教学中进行的,或在班会课、少先队队课中进行的。而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跟德育一点儿也不沾边。”作为一名从事二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被数学学科蕴含的巨大魅力折服,包罗万象,本身就是一门“德育课”。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主要做法及肤浅体会。  一、挖掘教材  在小学数学教
期刊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今年初,马兰矿及早动手,不断强化各项管理制度,并于近日出台十项安全管理制度。这十项制度是:安全例会制度;安全基金管理办法;矿对
[目的]: 研究兔眼透明晶状体皮质吸出术后早期后囊膜上的病理学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在后囊膜上的动态表达,从而探讨成纤维细胞及M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