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坚实的地基,更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初学写作面临许多困难,怎样帮助学生赶走习作中的拦路虎呢?统编新教材课后“小练笔”的教学内容,以课文为依托,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发展思维为重点,随文而练,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一、由效仿到创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遵循“由仿到创”的基本模式。而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一本素材丰富的作文宝典。这里有优美词句,生动的故事情节,典范的写作方法与结构。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个“范例”,让学生在“依瓢画葫芦”中进行仿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习写作技巧。
(1)巧借词语仿写,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新教材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重视积累,强化运用,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語文。 课文中积累成语,正确朗读,理解词意,根据语境准确运用,激发学生主动搜集,增加语言积累。
六一联欢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朗诵诗歌,有的演小品,还有的猜谜……真是热闹非凡!
(2)巧借好句式仿写,学习语言表达。《剃头大师》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句子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排比句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写排比句。
林溢好特别喜欢画画。他画的汽车各式各样,画的人物活灵活现,画的动物栩栩如生,画的花草生机勃勃,画的菜市场热闹非凡,画的商店琳琅满目……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小画家。(邓语轩)
(3)巧借段落结构,学习写作方法,激发创作欲望。《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儿童诗,以跳跃的镜头,寥寥数笔勾勒出农村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令人回味无穷。通过学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捕捉典型的场景,练习仿写一首诗歌。钟关啸抓住林溢好同学酷爱画汽车,课间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停车棚逗留,观察汽车。他的图画本上画着各式各样的汽车。笔尖自然流淌出一首小诗:
汽车前
目光一次次从汽车上移到纸上。
心里早已画下汽车的模样。
一支铅笔在纸上沙沙飞舞。
一辆轿车在纸上慢慢行驶。
同学们站在旁边看了又看。
好像已坐上汽车奔向远方。
二、学习课文写作方法,学以致用重实效
《小虾》第三自然段先写小虾活动时的样子,接着写小虾被激怒的样子,整段文字轻松诙谐,把小虾的“有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利用本段进行写作指导,学习作者怎样生动地表达,要求学生回家留心观察一种小动物进行生动描写。
我爷爷家养的小鸡真有趣。瞧,小鸡在院子里有的独自跑来跑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哼着小曲咯咯叫……要是你用竹竿戳它一下。它立即左躲右闪又扑又跳,还会发出咯咯咕咕声,好像在说“为什么打我呀?”它甚至还会反击:一边拍打着翅膀,一边用嘴啄。如果你学它喔喔叫的话,它就会咯咯咯地窃窃私语,好像在笑话你呢?(那娜)
三、凭借课文激趣观察探究,记录发现美
《我们奇妙的世界》借助课文最后一段 “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激发学生从普通的事物中寻找美的发现。
雨后,东湖山公园像仙境一般梦幻。远处的小山笼罩着一层薄纱,朦朦胧胧看不清。湖面上泛起一层薄薄的雾,弥漫缥缈,仿佛有仙子在里面说笑玩耍。近处树木像洗了一个痛快的澡,树叶绿得发亮,叶面上一颗颗小水珠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惹人喜爱。
四、续写故事,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有的课文结尾含蓄,常常会使人觉得言犹未尽,使人浮想联翩,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这样的课文,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大胆去想象续写结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枣核》一文结尾:枣核大摇大摆回去了,后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人忍俊不禁:
枣核大闹县衙大堂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官府岂能善罢甘休,县官就带着衙役一伙人火急火燎追上来,县官吼道:“站住,你休想逃跑!给我抓住关进大牢里去。”枣核见衙役们追上来,赶紧爬上路边的一棵苹果树。茂盛的树叶和大苹果成了枣核躲藏的天然屏障。衙役们赶上来却找不到枣核的踪影,正在纳闷“咦,人呢?咋就不见了?” 突然,一个个大苹果从树上砸下来,打在衙役头上、身上,疼得他们哇哇大叫,落荒而逃。躲在树上的枣核暗自窃喜。(林梓萱)
五、拓展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的确如此,文本呈现的内容是有限的,我们借助文本,挖掘教材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学了《小真的长头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继续想象长头发的功能,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眼前一亮。要是我的头发老长老长。我会用长头发编两根长长的辫子。课间,我来到操场上,在两棵大树上绑上辫子,我就变成奇特的秋千,随着风摇摆。当然啦,要是有人来推,我会飞得更高,那就更刺激了!(黄梓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在平常的小练笔中逐步提高的。我们只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训练点,巧设小练笔,随文而练,让孩子从读中学写,从读中悟写,相信孩子们的小练笔一定会落地生花,带给我们更多的精彩与惊喜。
一、由效仿到创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遵循“由仿到创”的基本模式。而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一本素材丰富的作文宝典。这里有优美词句,生动的故事情节,典范的写作方法与结构。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个“范例”,让学生在“依瓢画葫芦”中进行仿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习写作技巧。
(1)巧借词语仿写,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新教材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重视积累,强化运用,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語文。 课文中积累成语,正确朗读,理解词意,根据语境准确运用,激发学生主动搜集,增加语言积累。
六一联欢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朗诵诗歌,有的演小品,还有的猜谜……真是热闹非凡!
(2)巧借好句式仿写,学习语言表达。《剃头大师》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句子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排比句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写排比句。
林溢好特别喜欢画画。他画的汽车各式各样,画的人物活灵活现,画的动物栩栩如生,画的花草生机勃勃,画的菜市场热闹非凡,画的商店琳琅满目……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小画家。(邓语轩)
(3)巧借段落结构,学习写作方法,激发创作欲望。《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儿童诗,以跳跃的镜头,寥寥数笔勾勒出农村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令人回味无穷。通过学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捕捉典型的场景,练习仿写一首诗歌。钟关啸抓住林溢好同学酷爱画汽车,课间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停车棚逗留,观察汽车。他的图画本上画着各式各样的汽车。笔尖自然流淌出一首小诗:
汽车前
目光一次次从汽车上移到纸上。
心里早已画下汽车的模样。
一支铅笔在纸上沙沙飞舞。
一辆轿车在纸上慢慢行驶。
同学们站在旁边看了又看。
好像已坐上汽车奔向远方。
二、学习课文写作方法,学以致用重实效
《小虾》第三自然段先写小虾活动时的样子,接着写小虾被激怒的样子,整段文字轻松诙谐,把小虾的“有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利用本段进行写作指导,学习作者怎样生动地表达,要求学生回家留心观察一种小动物进行生动描写。
我爷爷家养的小鸡真有趣。瞧,小鸡在院子里有的独自跑来跑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哼着小曲咯咯叫……要是你用竹竿戳它一下。它立即左躲右闪又扑又跳,还会发出咯咯咕咕声,好像在说“为什么打我呀?”它甚至还会反击:一边拍打着翅膀,一边用嘴啄。如果你学它喔喔叫的话,它就会咯咯咯地窃窃私语,好像在笑话你呢?(那娜)
三、凭借课文激趣观察探究,记录发现美
《我们奇妙的世界》借助课文最后一段 “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激发学生从普通的事物中寻找美的发现。
雨后,东湖山公园像仙境一般梦幻。远处的小山笼罩着一层薄纱,朦朦胧胧看不清。湖面上泛起一层薄薄的雾,弥漫缥缈,仿佛有仙子在里面说笑玩耍。近处树木像洗了一个痛快的澡,树叶绿得发亮,叶面上一颗颗小水珠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惹人喜爱。
四、续写故事,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有的课文结尾含蓄,常常会使人觉得言犹未尽,使人浮想联翩,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这样的课文,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大胆去想象续写结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枣核》一文结尾:枣核大摇大摆回去了,后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人忍俊不禁:
枣核大闹县衙大堂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官府岂能善罢甘休,县官就带着衙役一伙人火急火燎追上来,县官吼道:“站住,你休想逃跑!给我抓住关进大牢里去。”枣核见衙役们追上来,赶紧爬上路边的一棵苹果树。茂盛的树叶和大苹果成了枣核躲藏的天然屏障。衙役们赶上来却找不到枣核的踪影,正在纳闷“咦,人呢?咋就不见了?” 突然,一个个大苹果从树上砸下来,打在衙役头上、身上,疼得他们哇哇大叫,落荒而逃。躲在树上的枣核暗自窃喜。(林梓萱)
五、拓展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的确如此,文本呈现的内容是有限的,我们借助文本,挖掘教材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学了《小真的长头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继续想象长头发的功能,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眼前一亮。要是我的头发老长老长。我会用长头发编两根长长的辫子。课间,我来到操场上,在两棵大树上绑上辫子,我就变成奇特的秋千,随着风摇摆。当然啦,要是有人来推,我会飞得更高,那就更刺激了!(黄梓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在平常的小练笔中逐步提高的。我们只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训练点,巧设小练笔,随文而练,让孩子从读中学写,从读中悟写,相信孩子们的小练笔一定会落地生花,带给我们更多的精彩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