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有效”?崔允老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发表于《人民教育》2001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有效教育是指通过教师引起、维持和捉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使学生在品德、知识、个性诸方面所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话活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能让学生进步和发展。这个进步和发展是语文知识的增长,语文能力的获得和心理个性的发展,这三者应是同步,邦定的。“片段一”中的活动是一种知识单向灌输,是教师情感的凌驾,根本谈不上对话,更别提什么有效了。
教育家赞科夫的有关论述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比较深刻的启示。他说:“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已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束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与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古诗《登鹳鹊楼》时,把鹳鹊楼的图像映在屏幕上。经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后,一位学生站起来质疑:“登鹳鹊楼是说诗人已经登上了楼,看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美景,而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说明鹳鹊楼应该有三层,为什么图上只有两层呢?”经这位同学这么一说有很多小朋友都有了这样的想法,纷纷提出是图上画错了。这是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引导学生再细细地体会一下诗句,同时也为自己的思考赢得了时间。看学生体会得差不多时,这位教师说:“‘更上一层’是表达诗人的想法,还是写诗人登了一层看到了还有一层可以登的行为呢?”这么一点,学生又纷纷议论开了,这时教师提醒学生细细体会“欲”字。這样一引学生若有所悟,原来是诗人想再登得高些,而不是写鹳鹊楼有三层。
反思二:作为教学引导者,怎样做才能组织起有效的课堂对话?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摸索,我觉得在课堂对话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以下几点。
一、为倾心对话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
常言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开展有效的对话首先要让学生主动来参与对话,也只有主动地来参与对话才谈得上“有效”二字,因此学生主动参与是至关重要的。我觉得在课堂对话中老师要像循循善诱的慈母,尽量采用鼓励性评价、肯定性评价,让学生不再那么“畏惧”,做一位心灵的呵护者。
一位教师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他引导学生欣赏这句话:“春风吹绿了柳树,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正如大家所设想的,孩子们说出了“绿、皱、鼓”用得好,有的还引用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可是一位同学冷不丁提出:“吹绿了小草的‘绿’用错了,和第一个‘绿’重复了。”这个突如其来的观点,让执教的老师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全场鸦雀无声。刚才发言的小朋友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生怕老师的批评。但是这位教师并没有批评否定他,而是送去了一张甜甜的笑脸,他反而充分利用这一突如其来的资源让学生进行交流。经过老师的指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高见”:“用绿没有错,因为杏花开了,已不是初春”,“换上‘醒’更好”,“换上‘乐’更好”……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定教,但是不管达到怎样程度的学生主体化,学生的学习都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没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1)争论的引导。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见解。在课堂对话中这势必会出现观点不同,理解相左的场面,这时对话就会演变成一场争论。课堂争论是学生学有所思、思维活跃的表现,很可能也是一次有价值的教学生成的起点,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质疑引导着向促进教学的有利方向点拨。
一位老师教《麻雀》一课,学生小结说:“读了这篇课文,我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描述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这时,另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母的还是公的。”这时,又有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时间课堂炸开了锅。面对这样的情景,如果让学生继续争论下去会变得毫无意义。老师听后笑着说:“不管是公的,还是母的他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经老师这么一点拨,学生马上回到了“亲子之情”这个点上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争论往往只发在几个尖子学生之间,所以在引导时不但要关注争论双方,还要引导那些不善言语的学生也参于其中来,起到“煽风点火”之功。
(2)难点的引导。教材的难点往往需要反复交流,层层深入,才能体会到蕴藏在里面的情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总是停留在表面,与老师、同学的对话也打不开局面。这时教师应冷静地分析原因,采取对策,积极地引导。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执教《曼谷的小象》一课,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车陷坑”、“阿玲”、“拉汽车”、“洗汽车”等词把课文的这个故事讲一讲。学生一时讲不清楚,支老师就说:“我给你们提个头,这样讲,先讲在什么地方,第二讲时间,第三讲阿玲,第四讲谁了?第五呢?第六呢?”这样按顺序一经梳理,学生就能言之有序地进行交流了。
又如,特级教师施建平在执教《长征》一课时,学生对“暖”反复交流体总说不到点子上。这时说明学生思维被堵塞。施老师不慌不忙地打开课件,让学生观看“长征”画面。不一会儿学生在解说和画面的引领下,马上进入了情境,领悟到“暖”更深层次的意思,并发表了许多有发自内心的感言。
(3)僵局的引导。在课堂对话中,有时会遇到僵局,学生一时找不到头绪。这可能是我们讨论的话题太难了,要求太高了。遇到此情况,我们可以把话题的范围逐渐缩小,或者贴近学生的生活,连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