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开幕式的贺信中曾指出:希望双方媒体做友好交往的传播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和谐共处的守望者,讲好共促和平、共谋发展的故事,为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不同国家的民心相通,需要借助传媒建立文化交流的纽带,帮助人们从相识走向相知,从相知走向信任。中国—东盟及“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的传媒发展,除了各国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也离不开传媒人才的专业培养。2019年7月5日,2019(首屆)中国—东盟传媒与新闻传播教育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东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以下简称研讨会)在中国南宁举行。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与会嘉宾最关注的议题。
人才培养正当时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何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愈发成为了沿线各国的关注点之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加强,除了需要依靠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发展,还需要蕴含精神力量的软实力提升。而国家的软实力,正需要靠专业人才去传播。
以中国为例,“讲好中国故事”如今已经成了中国新闻界人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而在全球化的视角里,要想“中国故事”能有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尊重传播对象国的话语体系,通过融通中外的叙述,才能更好地赢得当地受众的共鸣。而对于中国乃至东盟各国而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的短缺,或多或少影响着各国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一方面,各国的新闻培养体系需跟上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依托地缘、政策等优势开设跨国交流、培训项目也是可行之策。
来自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的单晓红教授分享了云南大学为了培养适应新环境、新挑战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作出的教育探索。
“为了让学生参与实践以夯实能力,实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落地,我们学院已陆续与缅甸、尼泊尔、柬埔寨等国的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单晓红介绍,一些东盟国家的新闻传播教育体制还不太完善,一些媒体存在从业门槛较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待提高的问题。据此,云南大学提供师资给当地从业人员组织短期培训。此外,还向本校学生开设了到东盟国家媒体实习的实践项目。对于这样的交流活动,单晓红充满希望:“参与实践项目的学生们在进行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时展现出了很不错的适应性,未来可期以类似项目提升国际影响,助力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以科研守望友好传播
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中国广西肩负国家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广西的传媒也承担着助力中国与东盟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重任。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国—东盟传媒合作水平,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于2018年成立了东盟传媒与中国—东盟区域传播研究中心,致力于东盟传媒以及中国与东盟区域传播的相关课题研讨,为将来更好地进行国际传播活动储备人才。
来自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庆林教授指出了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传媒合作中强化智库建设的必要性。2005年,广西大学联合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成立中国—东盟研究院,建设了主要研究中国—东盟关系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法律、文化及民族等方面问题的智库。近年来,中国—东盟研究院通过定期、定量对东盟各国新闻事件给予关注和记录,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传媒发展研究提供了不少参考。
“当前,中国—东盟传媒合作存在理论准备不足、合作机制不畅、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未来,中国—东盟传媒合作应注意更新合作理念、强化智库建设等,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传媒合作水平。”李庆林说,要利用好这些智库为媒体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资源。
新挑战中迎来新机遇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开发不仅仅推进了丝绸、茶叶等商品贸易往来,更使得各国文化得以相通相融,促进了彼时各国的发展。今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亦离不开文化的往来,而在信息化社会已到来的大背景下,多元媒体的助力更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多元化媒体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世人的生活,受众注意力被分流,这让媒体工作者们面临着新挑战。但新挑战中也迎来了新机遇,此次研讨会中,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到新媒体对于东盟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微信自2013年进入菲律宾市场后,知名度逐渐提高。像《每日问询者》之类的菲律宾著名媒体,都在微信上开通了公众号,主要面向华人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使得普罗大众有了更多发表观点和诉求利益的机会,可以说显著影响了菲律宾的舆论环境。”中国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庄晓东以菲律宾为例介绍了新媒体如何帮助当地华人发声并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使得媒体“传声筒”的作用更为凸显,还让信息的传递方式更为多元化,使得传播的力量愈渐强大。
媒介技术的日益更新也要求新闻传播教育跟上步伐。如今在中国,越来越多新闻院校都加强了硬件设施的配置,愈发注重学生多媒体传播信息、报道新闻的实操能力。
在广西大学东盟传媒与中国—东盟区域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易文教授看来,新时代的传播人才除了要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要,本土化、国际化也是当今中国—东盟新闻教育理念的共同取向。
因此,她建议,传播人才的培养,一是要本土化,努力建设起与本国情况相适应的新闻教育体系;二是融媒化,即在新闻教育的意识、内容、模式和方法上适应媒介技术的发展;三是国际化,借鉴和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传播能力,能够在国际舆论上争取话语权的新闻人才。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让传媒助力民心相通离不开国际传播人才。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未来中国—东盟各国的新闻传播院校将更深入沟通,拓宽今后的合作之路。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不同国家的民心相通,需要借助传媒建立文化交流的纽带,帮助人们从相识走向相知,从相知走向信任。中国—东盟及“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的传媒发展,除了各国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也离不开传媒人才的专业培养。2019年7月5日,2019(首屆)中国—东盟传媒与新闻传播教育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东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以下简称研讨会)在中国南宁举行。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与会嘉宾最关注的议题。
人才培养正当时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何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愈发成为了沿线各国的关注点之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加强,除了需要依靠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发展,还需要蕴含精神力量的软实力提升。而国家的软实力,正需要靠专业人才去传播。
以中国为例,“讲好中国故事”如今已经成了中国新闻界人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而在全球化的视角里,要想“中国故事”能有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尊重传播对象国的话语体系,通过融通中外的叙述,才能更好地赢得当地受众的共鸣。而对于中国乃至东盟各国而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的短缺,或多或少影响着各国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一方面,各国的新闻培养体系需跟上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依托地缘、政策等优势开设跨国交流、培训项目也是可行之策。
来自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的单晓红教授分享了云南大学为了培养适应新环境、新挑战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作出的教育探索。
“为了让学生参与实践以夯实能力,实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落地,我们学院已陆续与缅甸、尼泊尔、柬埔寨等国的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单晓红介绍,一些东盟国家的新闻传播教育体制还不太完善,一些媒体存在从业门槛较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待提高的问题。据此,云南大学提供师资给当地从业人员组织短期培训。此外,还向本校学生开设了到东盟国家媒体实习的实践项目。对于这样的交流活动,单晓红充满希望:“参与实践项目的学生们在进行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时展现出了很不错的适应性,未来可期以类似项目提升国际影响,助力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以科研守望友好传播
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中国广西肩负国家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广西的传媒也承担着助力中国与东盟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重任。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国—东盟传媒合作水平,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于2018年成立了东盟传媒与中国—东盟区域传播研究中心,致力于东盟传媒以及中国与东盟区域传播的相关课题研讨,为将来更好地进行国际传播活动储备人才。
来自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庆林教授指出了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传媒合作中强化智库建设的必要性。2005年,广西大学联合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成立中国—东盟研究院,建设了主要研究中国—东盟关系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法律、文化及民族等方面问题的智库。近年来,中国—东盟研究院通过定期、定量对东盟各国新闻事件给予关注和记录,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传媒发展研究提供了不少参考。
“当前,中国—东盟传媒合作存在理论准备不足、合作机制不畅、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未来,中国—东盟传媒合作应注意更新合作理念、强化智库建设等,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传媒合作水平。”李庆林说,要利用好这些智库为媒体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资源。
新挑战中迎来新机遇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开发不仅仅推进了丝绸、茶叶等商品贸易往来,更使得各国文化得以相通相融,促进了彼时各国的发展。今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亦离不开文化的往来,而在信息化社会已到来的大背景下,多元媒体的助力更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多元化媒体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世人的生活,受众注意力被分流,这让媒体工作者们面临着新挑战。但新挑战中也迎来了新机遇,此次研讨会中,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到新媒体对于东盟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微信自2013年进入菲律宾市场后,知名度逐渐提高。像《每日问询者》之类的菲律宾著名媒体,都在微信上开通了公众号,主要面向华人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使得普罗大众有了更多发表观点和诉求利益的机会,可以说显著影响了菲律宾的舆论环境。”中国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庄晓东以菲律宾为例介绍了新媒体如何帮助当地华人发声并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使得媒体“传声筒”的作用更为凸显,还让信息的传递方式更为多元化,使得传播的力量愈渐强大。
媒介技术的日益更新也要求新闻传播教育跟上步伐。如今在中国,越来越多新闻院校都加强了硬件设施的配置,愈发注重学生多媒体传播信息、报道新闻的实操能力。
在广西大学东盟传媒与中国—东盟区域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易文教授看来,新时代的传播人才除了要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要,本土化、国际化也是当今中国—东盟新闻教育理念的共同取向。
因此,她建议,传播人才的培养,一是要本土化,努力建设起与本国情况相适应的新闻教育体系;二是融媒化,即在新闻教育的意识、内容、模式和方法上适应媒介技术的发展;三是国际化,借鉴和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传播能力,能够在国际舆论上争取话语权的新闻人才。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让传媒助力民心相通离不开国际传播人才。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未来中国—东盟各国的新闻传播院校将更深入沟通,拓宽今后的合作之路。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