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土豆留洋记

来源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_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产业的兴起,不但可以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还可以改变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土豆在五寨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五寨,自然条件恶劣,山西省闻名。1998年,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开始大面积种植土豆,并积极顺应市场规律,培育营销渠道,使土豆在10年间成长为五寨县的一大支柱产业。今天,这里不仅是全省土豆第一生产大县,五寨土豆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国,过上了“留洋”生活。
  
  顺应天时——“三跑田”变成“聚宝盆”
  五寨曾以“一寒二旱三风沙”闻名全省。上世纪80年代初,在年降水量仅400多毫米的五寨,人们为了多收一口粮,随处开荒,毁了植被种庄稼,铲了草皮当燃料,土地成了“三跑田”,水、肥、土壤都留不住,“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就是五寨农民当时广种“薄”收的真实写照,全县农业也因此陷入了“越荒越垦,越垦越荒”的恶性循环。
  “后来我们开始逆向思维,把恶劣的自然条件转化为发展优势”五寨县委书记刘祁杰说,“农民以夏田为主的种植习惯违背了当地降水少、春夏连旱、夏多雹灾等自然条件,但是当地的气候和土层却是种植土豆的天然聚宝盆。”
  五寨生产的土豆个大质优、色泽光洁,在国内具有产品优势。而且五寨4.9摄氏度的年平均气温和干燥气候恰好是土豆的绝佳储藏条件。2001年前后,五寨县委、县政府决定顺应天时地利,培育具有特色优势的土豆产业。
  然而,面对资金技术双低门槛的土豆产业,农民却心有顾虑:“政府让你种啥,千万别种,扎堆种,第二年价格准跌。”
  
  顺应市场——从“怕积土豆”到“广积土豆”
  “不是农民不领情,农民种地是现实的,政府不仅要告诉农民什么有市场,更要帮助农民的小生产抵抗住大市场的风险。”刘祁杰说,所以为了推广土豆种植,五寨一手抓中介服务,扶持发展农村产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市场谈判高手,另一手抓终端市场,主动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和运输保障,在保护价收购的同时,树立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
  保护价收购体系打消了农民的顾虑。2004年以来五寨先后派出了14批调查组赴广州、上海、武汉等全国各大农副产品终端市场进行行情调查,搜集土豆的供求信息,分析市场差价,最终确定了让收购商和薯农都有利可图的最低收购价。保护价不仅通过各级政府层层传达到农民,而且还会上电视,进广播,登在广场和车站的电子报价屏幕上。现在遇到收购商压价骗收,农民会理直气壮地对贩子说:“你去车站看看吧,价格都标着呢!”
  政府和铁路部门联手推出的“车皮计划”也让农民放宽了心,政府争取到了车皮主动权,就掌握了调控的主动权。即便在丰收年景收购价低迷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不减:“不怕,谁不按照保护价收购,政府就不给他调车皮。”
  土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让农民开拓了眼界。全县40个各色土豆协会在种植、加工、储藏、外销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中介服务,帮助农民进入市场。农民跟着专业协会学到了反季节销售的经营策略,“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土豆平均价格从2003年的每公斤0.32元一路攀升到2006年的0.56元,今年春季还卖出了一公斤1元的好价钱。
  
  顺应发展——科技法律送进来,农民产品走出去
  五寨农民对土豆有个生动的比喻,“就像大姑娘一样,长得不好看,没人要;品质差也没人要;样好质优的进市场才畅销。”在土豆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含量,将粗放型作物精细化成了五寨土豆产业的新布局。
  为了开拓新品种,五寨从美国、加拿大等地引进六七个品种,依托本县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先后培育出10多个新品种。加入科技附加值的精品土豆甘香沙绵,淀粉含量逾 20%,口感就像沙瓤西瓜。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一些种植大户将土豆田连片经营,既方便了技术指导,也为田间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基础。
  五寨农民不仅通过参加“农闲小三讲”学习科技、法律和政策知识,还搭建了自己的土豆信息网。通过学习和浏览互联网,农民掌握了最新的市场供求信息,不再排斥种植新品种,其中,高品质的夏波蒂品种还被麦当劳的原料供应商辛普劳公司相中,成了麦当劳专用土豆。
  种植土豆不仅使五寨耕地亩均效益提高一倍多,还催生出了一条完整的土豆产业链。五寨现有万吨以上淀粉加工企业两家,百吨以上粉条、粉皮加工企业13家,年外銷土豆超过10万吨,产业总产值达2亿元。本地经销商也大胆走向市场终端,不仅在广州、武汉、上海等地设立五寨土豆及系列产品直销窗口,还取得直接进出口经营权,2006年同俄罗斯、朝鲜、韩国、沙特阿拉伯等国签订了出口合同5000吨。
  长了见识的五寨农民,不仅学会市场获利,更学会用法律维权。今年2月5日,商务部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土豆淀粉存在倾销,并决定从2月6日起对上述进口土豆淀粉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这个被称为“中国对欧盟涉农第一案”的调查,正是由五寨淀粉企业率先发起的,而反倾销的胜诉不仅仅惠及五寨农民,更使全国6000万薯农受益。
  昔日为解决温饱问题立下汗马功劳的土豆,成为了今日五寨最大的支柱产业。收获季节,30多万吨金灿灿的土豆就像一座座“金蛋”堆砌成的小山,农民人均收入从土豆产业中获利460元,贫困率从1978年的81%降到了今天的26%。在变“征服”为“顺应”的探索中,五寨科学脱贫渐入佳境。
  摘自 山西新闻网
其他文献
上网也能收破烂?在辽阳打工的河南人张重建会告诉你:可以!    走街串巷突发灵感  近日,记者在辽阳市文圣区一间民房内,见到了开网站收废品的张重建。小球头、一张憨厚的脸,今年30岁的张重建是河南省上蔡县人,父母都是务农的,家里兄妹两人。初中毕业后,自己就到广州打工,供在大连上大学的妹妹读书。  妹妹毕业后在大连一家网络公司负责网络设计工作。张重建3个月前来辽阳打工,他找到了河南老乡干起收废品的活。
日前,Valent公司宣布推出谷物种子处理剂NipsIt TM SUITE,为谷物种植者提供卓越的种子线虫防治和苗期病害的防治。包括难以防治的青稞散黑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