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现今数学教学的困境,必须走课堂革新之路,高效课堂是改变课堂模式的好方法之一。其共分三个步骤,五个环节,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现状;含义;意义;环节;步骤
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老师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太差,经常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种种现象无不让教师焦灼。然而,学生的表现却是满不在乎,厌学情绪严重,认为这一切都无所谓。教师的责任和职业道德迫使我不得不寻找改变这种状况的良药,恰在此时,我在一本教研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高效课堂”的文章,如一道闪电,激发了我课堂改革的灵感。
高效课堂的含义及意义
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高效课堂的教学应该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突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具体目标,即学生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等等。高效课堂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旨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强调兴趣的作用,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性理论,对一线教师的成长有着极大的指导性作用。
打造高效课堂的环节和步骤
高效课堂主要环节分为: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生自学环节要求掌握课堂内容的百分之二十,生生合作环节要求掌握课堂内容的百分之七十,师生合作环节要求掌握课堂内容的百分之十。从环节安排上可以看出课堂主要以学生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高效课堂分为五个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在“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环节,学生通过对课本的研读,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记录下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形成学案,来作为下一环节学习中,大家互相讨论的依据。在学习过程中,这两个步骤是交叉进行,密不可分,互为一体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强调新课标中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可以在班内巡视,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提出的不带共性的疑问要及时点拨、答疑。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不能成为“放羊式”的自学,把“羊”放到草地上,吃不吃是“羊”的事情了。一定要引导那些不爱吃草的“羊”学会吃草,而且还要教学其“吃”的方法,来培养其主动“吃”的兴趣。这个过程要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以免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环节中,体现出“生生合作”的重要性,学生把自己在自学中整理出来的“自学学案”和同小组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①自学时,自己认为已经掌握的知识,是否正确和完整。如果存在欠缺,一定要及时补充,完善自己的学案。②对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向小组提出,在讨论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讨论过程中,在各小组成员不断完善自己学案的同时,要派专人记录下本小组讨论的所有知识点。作为下一步展示的依据。小组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但也要注意,老师不可游离于学生的讨论之外。当出现学生的共同认知水平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起到启发思维、启迪智慧的效果。切忌教师急于求成,迫不及待将结案一语道出,让学生的讨论变成没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摆设。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那些不爱参与、发言的学生,及时对小组长进行提醒,给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避免出现“演员”和“观众”,“表演”和“欣赏”的两极分化模式。这个过程是课堂的核心,应保证在二十五分钟以上、三十分钟以内,以保证学生讨论的深入。
在“清理过关,当堂检测”环节中,体现的是“师生合作”,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让学生逐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第一组展示的可能最详细,占用时间最长。以后的小组要遵循:前边展示过,且结果一致的不再展示。结果不一致,或前边没涉及到内容是其展示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師的作用是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和理解的不到位,起纠正和强调作用。最后教师将课堂检测题出示,在限定的时间内解决。这个环节要注意各小组发言的节奏,要语言简练,表达清晰。这个环节时间控制在五到十分钟。
关键词:现状;含义;意义;环节;步骤
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老师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太差,经常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种种现象无不让教师焦灼。然而,学生的表现却是满不在乎,厌学情绪严重,认为这一切都无所谓。教师的责任和职业道德迫使我不得不寻找改变这种状况的良药,恰在此时,我在一本教研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高效课堂”的文章,如一道闪电,激发了我课堂改革的灵感。
高效课堂的含义及意义
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高效课堂的教学应该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突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具体目标,即学生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等等。高效课堂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旨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强调兴趣的作用,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性理论,对一线教师的成长有着极大的指导性作用。
打造高效课堂的环节和步骤
高效课堂主要环节分为: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生自学环节要求掌握课堂内容的百分之二十,生生合作环节要求掌握课堂内容的百分之七十,师生合作环节要求掌握课堂内容的百分之十。从环节安排上可以看出课堂主要以学生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高效课堂分为五个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在“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环节,学生通过对课本的研读,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记录下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形成学案,来作为下一环节学习中,大家互相讨论的依据。在学习过程中,这两个步骤是交叉进行,密不可分,互为一体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强调新课标中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可以在班内巡视,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提出的不带共性的疑问要及时点拨、答疑。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不能成为“放羊式”的自学,把“羊”放到草地上,吃不吃是“羊”的事情了。一定要引导那些不爱吃草的“羊”学会吃草,而且还要教学其“吃”的方法,来培养其主动“吃”的兴趣。这个过程要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以免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环节中,体现出“生生合作”的重要性,学生把自己在自学中整理出来的“自学学案”和同小组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①自学时,自己认为已经掌握的知识,是否正确和完整。如果存在欠缺,一定要及时补充,完善自己的学案。②对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向小组提出,在讨论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讨论过程中,在各小组成员不断完善自己学案的同时,要派专人记录下本小组讨论的所有知识点。作为下一步展示的依据。小组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但也要注意,老师不可游离于学生的讨论之外。当出现学生的共同认知水平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起到启发思维、启迪智慧的效果。切忌教师急于求成,迫不及待将结案一语道出,让学生的讨论变成没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摆设。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那些不爱参与、发言的学生,及时对小组长进行提醒,给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避免出现“演员”和“观众”,“表演”和“欣赏”的两极分化模式。这个过程是课堂的核心,应保证在二十五分钟以上、三十分钟以内,以保证学生讨论的深入。
在“清理过关,当堂检测”环节中,体现的是“师生合作”,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让学生逐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第一组展示的可能最详细,占用时间最长。以后的小组要遵循:前边展示过,且结果一致的不再展示。结果不一致,或前边没涉及到内容是其展示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師的作用是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和理解的不到位,起纠正和强调作用。最后教师将课堂检测题出示,在限定的时间内解决。这个环节要注意各小组发言的节奏,要语言简练,表达清晰。这个环节时间控制在五到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