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积极引导作用,想要提升党员干部思想素质以及政治觉悟,就要不断强化党校思政教育工作。文章以党校思政工作积极作用为切入点,围绕如何将“中国梦”与党校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中国梦;党校思想教育;积极作用
引言
党校内开展的思政工作,是党校教育教学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从宏观层面来看,思政教育对于党员干部思想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强化党校思政教育,已经成为了党校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使命。
一、中国梦内涵简介
中国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梦想,它是一种特殊的,具有整体性的思想意识,也是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民群众携手共进、努力拼搏的共同追求[1]。每个国家都有梦想,受到发展历史以及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国家之间的夢想各不相同,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梦想并不一定具有可执行性,很多梦想只不过是一种群体潜意识模糊意象,而有些梦想则过于理想化,不具备实际操作性,只有具备清晰思想意识,以及坚定信念的梦想,才能顺利将其转化为现实。
二、党校思政教育与“中国梦”融合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党员思想觉悟提升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国际社会思想以及意识形态,逐渐提升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大量外界信息的影响下,党员在思想层面可能会出现一些疑问,将注意力转移到寻求物质满足方面。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借助党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以“中国梦”为依托,推动党员思想意识方面的进步,让党员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党员思想水平,提升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顺应新时代发展特征
当前,社会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出现了很多新挑战。为了应对新时期的诸多挑战,党员思想建设工作要具备更高的标准,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力度,确保党校教育的先进性以及稳定性。利用党校思政教育工作与“中国梦”理念的融合,让党员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面对的挑战,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意识,纪律意识以及责任意识[2]。借助思政教育,让党员的思想不断纯化,让其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思政教育工作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种重要保障。
三、党校思政教育与“中国梦”融合具体模式
(一)提升宣传力度
“中国梦”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与群众的工作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这种背景下,想要形成统一的社会意识,提升社会凝聚力,以社会大协同方式建设国家,就要不断提升“中国梦”宣传力度[3]。就目前“中国梦”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中央党校以及各地方党校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社会上有关“中国梦”的讨论不多,围绕该主题所展开的社会活动也比较少,对于“中国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各级学习以及党校当中,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领导人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校的“桥头堡”作用,以党校为基点,向社会传输有关“中国梦”的思想,扩大“中国梦”在社会舆论中的反响。同时,社会上对于“中国梦”的讨论与反馈,也会成为党校优化思政教学方式的重要参考,形式一种良性互动。
(二)提升对“中国梦”的理解
想要将“中国梦”高效融入到党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先要确保思政教育人员对“中国梦”有着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党校思政教师而言,想要讲好“中国梦”,先要了解“中国梦”的核心含义以及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对“中国梦”进行深入解读。例如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思想,要结合党校教育工作特点,深入挖掘该思想的深层含义,并且了解该思想与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联性[4]。
(三)灵活利用信息技术
党校在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学会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展思政教育方式。例如,思政教师可以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互联网、电视广告等),以“中国梦”为基础,在党校内部构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将有关“中国梦”的事件以及资讯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让党员干部们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流动速度快的特点,提高党员交换思想的效率,以讨论带动学习,突破党校思政教学工作在时间、空间上的制约。
(四)将“中国梦”作为争夺国际话语权切入点
从当前国际形势发展来看,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中,一个主要的环节就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重视话语权问题,特别是在党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坚持“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尽管这一精神十分宝贵,但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针对这一问题,党校进行思政工作时,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多元化处理,让党员干部在从事党政工作,特别是涉外工作时,以“中国梦”为基础,争夺国际话语权,在国际活动平台上,例如联合国组织并领导的各种维和任务、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中,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的发展目标、中国的“合作共赢”理念,“一带一路”的核心含义等,展现给国际社会。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党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就要不断推陈出新,将授课内容与国际时事相结合,让党员干部能够以国际发展规律为基础,结合“中国梦”思想精华,在实际工作中全方位展现倡导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四、结束语
党校作为培养党员干部的基地,对于推动党建工作开展发挥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党校思政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想要提升思政工作效率,就要积极尝试将“中国梦”思想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通过提升对“中国梦”的理解、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及提升宣传力度等方式,为党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打开新的局面,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觉悟以及思想水平,让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云兰.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路径解析[J].智库时代,2019,000(006):P.38-39.
[2] 宋爱香.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设与现实意义[J].才智,2018,000(033):174.
[3] 蔡敏莉.“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与创新机制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v.9;No.60(06):72-73.
[4] 欧阳海青.以“中国梦”引领基层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区域治理,2018,000(017):14.
关键词:中国梦;党校思想教育;积极作用
引言
党校内开展的思政工作,是党校教育教学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从宏观层面来看,思政教育对于党员干部思想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强化党校思政教育,已经成为了党校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使命。
一、中国梦内涵简介
中国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梦想,它是一种特殊的,具有整体性的思想意识,也是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民群众携手共进、努力拼搏的共同追求[1]。每个国家都有梦想,受到发展历史以及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国家之间的夢想各不相同,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梦想并不一定具有可执行性,很多梦想只不过是一种群体潜意识模糊意象,而有些梦想则过于理想化,不具备实际操作性,只有具备清晰思想意识,以及坚定信念的梦想,才能顺利将其转化为现实。
二、党校思政教育与“中国梦”融合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党员思想觉悟提升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国际社会思想以及意识形态,逐渐提升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大量外界信息的影响下,党员在思想层面可能会出现一些疑问,将注意力转移到寻求物质满足方面。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借助党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以“中国梦”为依托,推动党员思想意识方面的进步,让党员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党员思想水平,提升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顺应新时代发展特征
当前,社会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出现了很多新挑战。为了应对新时期的诸多挑战,党员思想建设工作要具备更高的标准,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力度,确保党校教育的先进性以及稳定性。利用党校思政教育工作与“中国梦”理念的融合,让党员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面对的挑战,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意识,纪律意识以及责任意识[2]。借助思政教育,让党员的思想不断纯化,让其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思政教育工作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种重要保障。
三、党校思政教育与“中国梦”融合具体模式
(一)提升宣传力度
“中国梦”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与群众的工作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这种背景下,想要形成统一的社会意识,提升社会凝聚力,以社会大协同方式建设国家,就要不断提升“中国梦”宣传力度[3]。就目前“中国梦”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中央党校以及各地方党校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社会上有关“中国梦”的讨论不多,围绕该主题所展开的社会活动也比较少,对于“中国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各级学习以及党校当中,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领导人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校的“桥头堡”作用,以党校为基点,向社会传输有关“中国梦”的思想,扩大“中国梦”在社会舆论中的反响。同时,社会上对于“中国梦”的讨论与反馈,也会成为党校优化思政教学方式的重要参考,形式一种良性互动。
(二)提升对“中国梦”的理解
想要将“中国梦”高效融入到党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先要确保思政教育人员对“中国梦”有着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党校思政教师而言,想要讲好“中国梦”,先要了解“中国梦”的核心含义以及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对“中国梦”进行深入解读。例如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思想,要结合党校教育工作特点,深入挖掘该思想的深层含义,并且了解该思想与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联性[4]。
(三)灵活利用信息技术
党校在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学会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展思政教育方式。例如,思政教师可以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互联网、电视广告等),以“中国梦”为基础,在党校内部构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将有关“中国梦”的事件以及资讯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让党员干部们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流动速度快的特点,提高党员交换思想的效率,以讨论带动学习,突破党校思政教学工作在时间、空间上的制约。
(四)将“中国梦”作为争夺国际话语权切入点
从当前国际形势发展来看,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中,一个主要的环节就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重视话语权问题,特别是在党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坚持“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尽管这一精神十分宝贵,但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针对这一问题,党校进行思政工作时,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多元化处理,让党员干部在从事党政工作,特别是涉外工作时,以“中国梦”为基础,争夺国际话语权,在国际活动平台上,例如联合国组织并领导的各种维和任务、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中,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的发展目标、中国的“合作共赢”理念,“一带一路”的核心含义等,展现给国际社会。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党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就要不断推陈出新,将授课内容与国际时事相结合,让党员干部能够以国际发展规律为基础,结合“中国梦”思想精华,在实际工作中全方位展现倡导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四、结束语
党校作为培养党员干部的基地,对于推动党建工作开展发挥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党校思政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想要提升思政工作效率,就要积极尝试将“中国梦”思想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通过提升对“中国梦”的理解、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及提升宣传力度等方式,为党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打开新的局面,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觉悟以及思想水平,让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云兰.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路径解析[J].智库时代,2019,000(006):P.38-39.
[2] 宋爱香.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设与现实意义[J].才智,2018,000(033):174.
[3] 蔡敏莉.“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与创新机制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v.9;No.60(06):72-73.
[4] 欧阳海青.以“中国梦”引领基层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区域治理,2018,000(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