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高考制度的实施,高考数学试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也更加紧密,学生在解答试题时要能抓住试题考查的本质,把试题中隐含的数学条件转化为熟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而降低解决试题的难度.转化与化归思想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在高考数学解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可有效解决高考数学试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审题、试题分析中领会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在高考数学试题的解决过程中,常用的转化与化归方法有换元转化法、数与形转化法、等价转化法、补集转化法等,运用这些方法可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一、使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
在每年的高考数学试中,很多试题的题干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如果无法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问题,则会无从下手.合理的转化与化归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陌生的問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没见过的问题转化为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过的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解决数学问题.如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Ⅱ第21题:已知点A(-2,0),B(-2,0),动点M(x,y)满足直线AM与BM的斜率之积为-12,记M的轨迹为曲线C.(1)求C的方程,并说明C是什么曲线.本题中的陌生问题是曲线不是恒等变形的,熟悉的问题的曲线方程的求解,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把恒等的变形通过添加条件转化为不恒等的变形.答案:曲线C的方程为x24 y22=1(|x|≠2),或者x24 y22=1(y≠0),所以C为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且不含左右顶点.
二、使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
抽象性是高中数学知识典型的特点,特别是在新高考制度改革后,抽象性的试题比例增加,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要把试题情境中给出的抽象条件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数学条件,使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明朗化,多用于抽象函数问题的解决,是转化与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融合的体现.如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第5题:函数f(x)=sinx xcosx x2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一、使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
在每年的高考数学试中,很多试题的题干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如果无法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问题,则会无从下手.合理的转化与化归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陌生的問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没见过的问题转化为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过的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解决数学问题.如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Ⅱ第21题:已知点A(-2,0),B(-2,0),动点M(x,y)满足直线AM与BM的斜率之积为-12,记M的轨迹为曲线C.(1)求C的方程,并说明C是什么曲线.本题中的陌生问题是曲线不是恒等变形的,熟悉的问题的曲线方程的求解,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把恒等的变形通过添加条件转化为不恒等的变形.答案:曲线C的方程为x24 y22=1(|x|≠2),或者x24 y22=1(y≠0),所以C为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且不含左右顶点.
二、使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
抽象性是高中数学知识典型的特点,特别是在新高考制度改革后,抽象性的试题比例增加,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要把试题情境中给出的抽象条件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数学条件,使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明朗化,多用于抽象函数问题的解决,是转化与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融合的体现.如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第5题:函数f(x)=sinx xcosx x2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