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常态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城市规划作为城市转型升级中的关键环节,面临着一定机遇和挑战。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城市规划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目前如何看待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发展机遇和转变,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对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新空间
在新常态的趋势下,城市规划只有积极创新规划模式、规划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划方案、规划目标。当然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深入研究和努力学习,加深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掌握及社会改革的认知,适当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与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面临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发展变化。
一、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主要可从如下两点进行分析:一是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挑战。各城市在產业结构方面有所不同,要想实现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必须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转变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形式,适当升级转型产业结构,实现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才和技术的创新,只有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及目标,加大科技的投入,创新发展技术,积极推动现代化教育,才能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由于人们的消费需求有所增加,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任务,这也使城市规划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二是互联网时代的挑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21世纪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网络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而城市是连接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综合体,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面临全新的挑战。所以目前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与数据接轨,借助互联网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使城市规划更好地服务于人们,丰富人们的生活,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二、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分析
第一,注重互联网+的规划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和交通,对互联网+的模式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网购的快速发展不仅能改革创新我国的经济模式,还能重塑城市网络及城市关系,如“淘宝村”的发展。对于信息传输缓慢且交通不便的部分地区,利用网络来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类型,进而满足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能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分析,丰富城市规划的内容,还能更好地监督城市规划,加快城市规划步伐,实现城市的转型升级,为城市规划科学性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加强绿色生态的发展。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借阅、低碳、生态、绿色等相关概念不仅是现代化社会的热词,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当前涌现出许多基于绿色生态的规划类型,所以国家将绿色生态作为城市规划的新类型,更为关注开发的强度、功能的布局、空间的形态、设施的配置等,综合考量环境、气候、土地、水资源与能源的循环利用,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绿色城市作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规划绿色生态城区,以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试点,适当开展绿色城区的规划。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绿色生态城区过程中,应该对城市规划所需具备的空间形态加以分析,综合考虑水资源重复利用、土地、气候、环境等,加强人們居住环境与大自然的融合,促进人们生活品质和城市规划质量的提升。
第三,加大存量空间规划的力度。相较于传统的增量空间,存量空间的规划工作更具复杂性,必须要相关人员制定更加科学与详细的规划计划及方案,包括人们出行方式的改革、城市交通方式的改革、工业储藏用地的重复利用、历史文物产业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等。通常利用和改造旧的储藏用地及工厂,有利于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布局,促进城市功能与服务质量的提高。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而在城市规划的趋势下,政府可借助行政政策对其加以控制与引导,以居住专项规划为依据,适当完善改革方案,为人们营造优质舒适的居住环境。另外,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与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在新常态下开展城市规划工作时,必须要紧密结合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划原则,有效满足历史文化保护的要求,科学规划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注入独特的风土人情。
第四,乡村空间的规划发展。我国是以农耕文明作为文化根基,只有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将乡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加强城乡生态保护、公共服务、产业发展、要素配置、规划布局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如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已经发展为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广阔天地。虽然行业内越来越注重乡村规划,但乡村与城市存在明显的不同,需要差别化的设计方法与规划对策,将城乡空间与环境特色差异化相互融合,促进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同时在乡村规划工作中,应该尽量立足于原有的形态,严禁按照城市规划的方法来覆盖乡村规划,积极尊重村民的意愿,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条件。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学科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新常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发展方式,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在存量空间规划、互联网+课题、绿色生态类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相关人员在具体规划工作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了解人们的需求,始终保持多元化规划的精神,更好地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亭灿.浅论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建材与装饰,2017,(23):89-90.
[2]黄剑锋,陆林.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基于空间涌现性的空间研究新范式[J].地理科学,2015,35(01):47-55.
[3]宋桐庆,朱喜钢,宋伟轩.城市新空间——商业公共空间系统[J].城市规划,2012,36(05):66-71+78.
[4]王德起,钟顺昌.城市发展新空间及其现实驱动:观察远郊工业区[J].改革,2016,(09):33-47.
作者简介:
张慧琴(1982.02.24—),女,汉族,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讲师,城镇规划方向。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新空间
在新常态的趋势下,城市规划只有积极创新规划模式、规划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划方案、规划目标。当然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深入研究和努力学习,加深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掌握及社会改革的认知,适当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与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面临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发展变化。
一、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主要可从如下两点进行分析:一是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挑战。各城市在產业结构方面有所不同,要想实现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必须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转变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形式,适当升级转型产业结构,实现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才和技术的创新,只有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及目标,加大科技的投入,创新发展技术,积极推动现代化教育,才能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由于人们的消费需求有所增加,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任务,这也使城市规划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二是互联网时代的挑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21世纪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网络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而城市是连接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综合体,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面临全新的挑战。所以目前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与数据接轨,借助互联网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使城市规划更好地服务于人们,丰富人们的生活,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二、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分析
第一,注重互联网+的规划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和交通,对互联网+的模式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网购的快速发展不仅能改革创新我国的经济模式,还能重塑城市网络及城市关系,如“淘宝村”的发展。对于信息传输缓慢且交通不便的部分地区,利用网络来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类型,进而满足城市规划的创新思维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能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分析,丰富城市规划的内容,还能更好地监督城市规划,加快城市规划步伐,实现城市的转型升级,为城市规划科学性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加强绿色生态的发展。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借阅、低碳、生态、绿色等相关概念不仅是现代化社会的热词,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当前涌现出许多基于绿色生态的规划类型,所以国家将绿色生态作为城市规划的新类型,更为关注开发的强度、功能的布局、空间的形态、设施的配置等,综合考量环境、气候、土地、水资源与能源的循环利用,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绿色城市作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规划绿色生态城区,以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试点,适当开展绿色城区的规划。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绿色生态城区过程中,应该对城市规划所需具备的空间形态加以分析,综合考虑水资源重复利用、土地、气候、环境等,加强人們居住环境与大自然的融合,促进人们生活品质和城市规划质量的提升。
第三,加大存量空间规划的力度。相较于传统的增量空间,存量空间的规划工作更具复杂性,必须要相关人员制定更加科学与详细的规划计划及方案,包括人们出行方式的改革、城市交通方式的改革、工业储藏用地的重复利用、历史文物产业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等。通常利用和改造旧的储藏用地及工厂,有利于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布局,促进城市功能与服务质量的提高。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而在城市规划的趋势下,政府可借助行政政策对其加以控制与引导,以居住专项规划为依据,适当完善改革方案,为人们营造优质舒适的居住环境。另外,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与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在新常态下开展城市规划工作时,必须要紧密结合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划原则,有效满足历史文化保护的要求,科学规划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注入独特的风土人情。
第四,乡村空间的规划发展。我国是以农耕文明作为文化根基,只有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将乡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加强城乡生态保护、公共服务、产业发展、要素配置、规划布局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如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已经发展为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广阔天地。虽然行业内越来越注重乡村规划,但乡村与城市存在明显的不同,需要差别化的设计方法与规划对策,将城乡空间与环境特色差异化相互融合,促进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同时在乡村规划工作中,应该尽量立足于原有的形态,严禁按照城市规划的方法来覆盖乡村规划,积极尊重村民的意愿,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条件。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学科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新常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发展方式,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在存量空间规划、互联网+课题、绿色生态类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相关人员在具体规划工作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了解人们的需求,始终保持多元化规划的精神,更好地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亭灿.浅论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建材与装饰,2017,(23):89-90.
[2]黄剑锋,陆林.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基于空间涌现性的空间研究新范式[J].地理科学,2015,35(01):47-55.
[3]宋桐庆,朱喜钢,宋伟轩.城市新空间——商业公共空间系统[J].城市规划,2012,36(05):66-71+78.
[4]王德起,钟顺昌.城市发展新空间及其现实驱动:观察远郊工业区[J].改革,2016,(09):33-47.
作者简介:
张慧琴(1982.02.24—),女,汉族,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讲师,城镇规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