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探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zha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该门课程500多份实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实效性
  [作者简介]唐文利(1968-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馆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7-0153-0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2005]5号)(简称“05”方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05”方案颁布后,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调研了该门课程500多份实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调研范围为2007级、2008级学生,其中2007级173份,2008级327份,院系为全校17个学院的38个专业,主要采用归纳分析法,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可使学生深入生活、走向社会,在实践体验中树立崇高的理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思想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和校外的社会实践教学,具体表现形式有:课题研究、参观考察、专题调研、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等。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各种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更突出的是它的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特点。同时,在开展实践性教学时,还要求实践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实践性教学形式要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要具体化、规范化;实践教学评价方式要科学化、合理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明显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高素质人才。
  例如,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长期坚持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广大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导,陶冶了情操,心灵受到震撼,唤起爱国爱民强烈意识;加强了环保意识,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提高和锻炼了洞察能力、社交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活动能力、分析和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初步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步骤、格式,为四年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一)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实践活动是以学习小组为活动单位,5~7人为一小组(其中1人为组长)。每人分工不同,职责不同,共同参与完成研究课题。实践过程中每个人既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又要学会尊重和倾听别人的观点,这就需要小组成员间团结合作、相互谦让、群策群力、通力协作,这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及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学习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分工、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研究课题,使学生增强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经过对收集资料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过程,还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此外,在教师悉心指导下,学生们还学会了如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了在科学探索道路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科学探索精神,也使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发展。学生们进行环保实践教学活动后,便会自觉地保护环境,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学生们走进贫困山村进行调研活动后,便学会了关爱他人,努力回报社会;学生们为地震灾区的人民进行义卖实践活动后,爱国热情便会持续高涨;学生们为奥运进行宣传活动后,自豪之情便会溢满胸膛。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认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实践性教学尤其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我们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忽略了理论与实际联系,就会造成“知行”脱节,影响实践性教学的效果,达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目前有不少教师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没有理论联系实际,没有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脱离实践生活空谈理论,使得实践活动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结合课程和专业特点,与时俱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联系本专业特点,结合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指导学生开展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如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进行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活动,写出“普及环保知识,共创美好家园”“一次性筷子引发的思考”等调研论文;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经济方面的实践活动,写出“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需求的研究” “当今企业与人才需求”等调研论文;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网络方面的实践调研活动,写出“网络利与弊调查” “青少年上网的调查”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等调研论文。有的教师结合思品课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献出爱心方面及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消费观等方面的调研实践活动,写出“关爱老人” “走进聋哑学校” “便民利民,爱心传递” “爱心义卖,温暖一生” “关于大学生人生态度调查研究”“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大学生恋爱动机研究”“构建合理的大学生消费观”“关于我校大学生新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等调研论文;有的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围绕身边发生的重大事情及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实践活动,写出“地震远去,我们的爱心何去何从” “抗震救灾,义卖国旗有感” “文明奥运我先行” “由奶粉事件引发的道德问题”等调研论文。实践活动内容不仅丰富多彩,实践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化。有调研报告、研究论文、访谈专集(学生对博士、教授、成功人士、平凡人士的真人采访汇成集)、绘画作品(美术系学生运用漫画形式完成论文)、精美课件(把实践活动过程制作成课件,图文并茂且附有个人感言)等,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做好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前提
  实践性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是关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性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与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是否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1.教师要具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实践性教学的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特点决定教师要比传统教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教师要指定周密的实践教学活动计划,在开学初向学生公布,以便学生对实践活动有所准备。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选题,确定课题研究,制订研究方案。再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最后,学生的研究论文完成后,教师还要进行认真批改、点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面谈、书信、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随时进行指导。由于近年来扩招,学生人数较多,往往一位教师要上4~5个班级,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要进行实践性教学,做大量的工作,付出更多的精力。没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教师就不会做到悉心指导学生。指导工作不到位,学生的实践活动就不能有序开展,学生也就不知如何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课题研究,这将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效果。从上述调研的论文可看出,少数教师指导不够,学生论文质量就比较差,甚至出现从网上、报纸杂志上抄袭现象,违背了实践教学的初衷,达不到实践教学效果。
  2.要强化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实践性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才能在实践性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要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要科学安排实践活动内容和实践活动的形式。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科学安排好实践活动内容和实践活动的形式。作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紧密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要求进行,达到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养成优秀道德品质及遵纪守法的目的。如关于环境保护(保护桂林环境、保护校园环境、保护漓江、保护大自然、垃圾处理)、大学生消费观、恋爱观、就业观、劳动观、阅读观、体育观、公共道德修养(爱护公共设施、节约水电)、爱心活动(参观福利院、聋哑学校、支教、义卖、献血、艾滋病宣传、奥运宣传、抗震救灾募捐)、人物访谈(博士、教授、平凡的人)等,活动内容能结合本专业特点、结合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与时俱进,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富于爱心、遵守社会公德的精神风貌。另外,由于近年高校扩招,学生人数较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有限,教学任务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实践活动。有鉴于此,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基本上采取学生个人实践方式,5人为一小组(其中1人为组长),利用课余时间由学生自行进行实践活动。有的进行实证调查,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写出文字性调研报告(大多数学生采取这种形式);有的亲自参与公益活动,把活动过程制作成课件,图文并茂,画面精美;有的利用网络、图书馆收集资料,写出实践性论文;有的结合本专业特点,运用漫画形式完成论文等,活动形式多样,新颖有创意,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4.严格指导论文写作。实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是实践教学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一方面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在进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真实地反映了实践性教学效果。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基本掌握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步骤,明确如何选题、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结果与分析、对策等)。学生的论文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种:调研报告和实践性论文。调研报告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结合课程内容,选择某一方面,设计相关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一种论文形式。实践性论文是经过认真选题、结合课程内容,选择某一课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认真论证得出结论的一种论文形式。实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都要求学生按学术规范来写作,思路清晰,资料丰富,要能融入个人的收获和体会。
  5.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考核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考核评价时要注意学生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参与过程、团结协作精神、科学探究精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考核评价时要注意科学合理,尽量做到客观、公平、公正。根据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贡献及研究成果的质量综合考虑,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对认真完成实践教学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给予较高评价,对敷衍了事应付实践教学的学生要提出批评,成绩评定为不及格,真正做到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还要避免教师在考核评价时带有个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考核评价尺度把握不严等现象的出现。如小部分论文没有进行实地调查,也没有具体分工去查资料,而是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老师也给予较高的分数,这就会极大地挫伤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黄焕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其他文献
近几年间,为了迅速提升本校的学术地位,填补学科或专业空白,或企图跻身国际一流水准,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刮起了一股引进“一流”、“顶尖”人才之风——引进的人才从院士、国内外名牌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学科评议组成员,到学术新星、海归博士、青年才俊,给予的地位有副校长、院长、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导,至少也是教授或过渡性的副教授,提供的条件则有数以百万、千万元计的科研经费,数万、百万元的津
造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的原因很多,有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味把原因归结于学生,这是不全面的,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双向的。我们在寻找学生方面因素
[摘要]在高职工科各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中,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以校本微型课程的形态,探索高职数学专业需求模块的课程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形成融教、学、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使高职数学课程服务于工作过程和专业需求,与专业课有机融合,从而实现高职数学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专业需求 校本微型课程 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章锦红(1966- ),女,辽
焊接钢结构件必须进行退火处理才能保证其精度和质量,但电站锅炉大型钢结构的构件的退火处理以难实施,此该文介绍一种无需进炉退火就可消除焊接应力的新方法-振动时效法,并进行了
2014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作为中药学类教指委正式成立后首家试点认证单位接受专家组入校考察,标志着我国中药学类专业认证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文章主要介绍中药学专业试点认证
[摘要]高师毕业生按专业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高师毕业生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对高师教育的影响。解决当前高师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和就业难问题,需合理调整师范专业培养规模,深入开展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疏通高师毕业生就业渠道。  [关键词]高师毕业生 就业 教师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王运敏(1968- ),男,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
2008年底,教育部网站公布了教育部部长周济对2009年工作重点的安排,其中透露,在义务教育全面免费后,2009年将启动农村中职免费政策试点。
[摘要]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文章基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表面组装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实践,分析了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意义和实训基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外实训基地 管理  [作者简介]文沛先(1967- ),女,广西玉林人,
流动性是信托和约的首要条件.制度障碍导致的经济资源不能够自由流动是造成信托市场流通机制不健全和效率损失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我国信托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修改、完善<
高校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