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文 尽管是24年前出版的作品,钱钢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在这些年里仍一再被提起和阅读。2010年新版《唐山大地震》首发前,钱钢讲述自己创作这部作品前后的故事。
听到“唐山大地震”的消息时,钱钢说他在上海,当时他在驻上海的部队里,并开始学习写作。“那个时候的新闻不是说唐山发生灾害,而是说党中央极为关怀。”钱钢说,他当时就决定去唐山,去组织诗歌的稿子。“8月1日我去虹桥,一架一架的飞机运的都是尸体袋,正飞向唐山。”钱钢没被允许上飞机,后来随上海防疫大队坐火车去了唐山。“当时救灾很简陋,部队赶过去,赤手空拳赶到唐山,没有带大型的设备,从废墟里边救人。我跟着上海医疗队防疫大队赶到唐山的时候正好碰到这样的场面,我们只看到一个活的人被救出来,看到的大量都是尸体。”
在去唐山前,钱钢说他妈妈让他去唐山找一个蒋姓老朋友,这个蒋叔叔当时正好在唐山做民政局局长,“因为蒋叔叔是民政局局长,所以他就给了我一些特别的机会,让我作为他的工作人员去参加护送孤儿出灾区,送到安全的地方。”钱钢说,他对于唐山整个经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火车站一幕,“当年的火车站成了一片废墟,从这个火车站里边我们送一批小孩。大清早,朦朦胧胧的在火车站广场乱石堆上你看到一片蓝色,所有小孩都穿上发给他们的新衣服,白布条在胸前,写某某名字,某某村,没有别的东西。”一路上,“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逗孩子们玩,避免他们情绪波动”。离开他们的时候,钱钢说他们都是偷偷走开的,“他们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把你当做亲人了”。
“但是在1976年不可能写《唐山大地震》,完全不可能。”钱钢说,当时的政治环境还是批“四人帮”,之后又是对越反击战,“我就到了《解放军报》,做了记者。”
钱钢说,那个年代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就是一批报告文学的出现,如《哥德巴赫猜想》、《扬眉剑出鞘》,“一批作家发表了大批报告文学作品,呼唤人道主义、披露历史真相、揭露现实问题。这一报告文学运动的实质是另辟蹊径,争取人文自由”。
“1984年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 他们对我说再过两年就是唐山大地震10周年,咱写一个报告文学,写《一座城市的毁灭和新生》。”于是,钱钢重新回到唐山采访,以记者的身份,“这个时候再回唐山,怎么都觉得写‘一座城市的毁灭和新生’不舒服,我就跟编辑说,新生就不写了,只写灾难”。而当时,钱钢写《唐山大地震》的目标就是《广岛浩劫》,“当时我心里想要写一本跟《广岛浩劫》一样的书,编辑思想也很开明,他说,‘你说的对,为什么不可以’”。
1986年3月,《唐山大地震》第一次在《解放军文艺杂志》上发表,那一期只发表这一篇文章,在当时来说这是狂妄之举。“《唐山大地震》第一次披露了那么多的事实,很多灾难的事实,告别神话、假话,讲真话、说人话,这是最基本的。”不久单行本《唐山大地震》出版。
钱钢说,《唐山大地震》在1986年的发表遇到了一个最佳的时间窗口,“那个时候的中宣部部长朱厚泽提出三宽政策:宽松、宽容、宽厚,我碰到了一个时间窗口,这个作品出来了”。
钱钢这几年在香港工作,“唐山和香港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命运里边有很多远远的在等着你的事情。1986年《唐山大地震》发表以后,很快被香港朋友注意到,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的信,是港英政府的教育署发来的,他们准备把我书里的序放进中学语文课本,问我是否同意。我很高兴,没有向领导报告就自己决定同意。”所以,从1988年至今22年间,22届的香港学生读过《唐山大地震》,“所以,汶川大地震后,香港人很清楚地震意味着什么”。
因为电影的缘故,“唐山大地震”一事重新被人们关心,“很无奈今天很多人不看书,看网,我就在网上发微博《唐山大地震》给你们看。一条微博140个字,我发24条,将书里边内容摘出来,加在一起3000个字。”不过令钱钢担心的是,因为电影热映的缘故,在很多年后,年轻人知道的“唐山大地震”都将是电影中的。
(摘自《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峰)
听到“唐山大地震”的消息时,钱钢说他在上海,当时他在驻上海的部队里,并开始学习写作。“那个时候的新闻不是说唐山发生灾害,而是说党中央极为关怀。”钱钢说,他当时就决定去唐山,去组织诗歌的稿子。“8月1日我去虹桥,一架一架的飞机运的都是尸体袋,正飞向唐山。”钱钢没被允许上飞机,后来随上海防疫大队坐火车去了唐山。“当时救灾很简陋,部队赶过去,赤手空拳赶到唐山,没有带大型的设备,从废墟里边救人。我跟着上海医疗队防疫大队赶到唐山的时候正好碰到这样的场面,我们只看到一个活的人被救出来,看到的大量都是尸体。”
在去唐山前,钱钢说他妈妈让他去唐山找一个蒋姓老朋友,这个蒋叔叔当时正好在唐山做民政局局长,“因为蒋叔叔是民政局局长,所以他就给了我一些特别的机会,让我作为他的工作人员去参加护送孤儿出灾区,送到安全的地方。”钱钢说,他对于唐山整个经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火车站一幕,“当年的火车站成了一片废墟,从这个火车站里边我们送一批小孩。大清早,朦朦胧胧的在火车站广场乱石堆上你看到一片蓝色,所有小孩都穿上发给他们的新衣服,白布条在胸前,写某某名字,某某村,没有别的东西。”一路上,“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逗孩子们玩,避免他们情绪波动”。离开他们的时候,钱钢说他们都是偷偷走开的,“他们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把你当做亲人了”。
“但是在1976年不可能写《唐山大地震》,完全不可能。”钱钢说,当时的政治环境还是批“四人帮”,之后又是对越反击战,“我就到了《解放军报》,做了记者。”
钱钢说,那个年代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就是一批报告文学的出现,如《哥德巴赫猜想》、《扬眉剑出鞘》,“一批作家发表了大批报告文学作品,呼唤人道主义、披露历史真相、揭露现实问题。这一报告文学运动的实质是另辟蹊径,争取人文自由”。
“1984年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 他们对我说再过两年就是唐山大地震10周年,咱写一个报告文学,写《一座城市的毁灭和新生》。”于是,钱钢重新回到唐山采访,以记者的身份,“这个时候再回唐山,怎么都觉得写‘一座城市的毁灭和新生’不舒服,我就跟编辑说,新生就不写了,只写灾难”。而当时,钱钢写《唐山大地震》的目标就是《广岛浩劫》,“当时我心里想要写一本跟《广岛浩劫》一样的书,编辑思想也很开明,他说,‘你说的对,为什么不可以’”。
1986年3月,《唐山大地震》第一次在《解放军文艺杂志》上发表,那一期只发表这一篇文章,在当时来说这是狂妄之举。“《唐山大地震》第一次披露了那么多的事实,很多灾难的事实,告别神话、假话,讲真话、说人话,这是最基本的。”不久单行本《唐山大地震》出版。
钱钢说,《唐山大地震》在1986年的发表遇到了一个最佳的时间窗口,“那个时候的中宣部部长朱厚泽提出三宽政策:宽松、宽容、宽厚,我碰到了一个时间窗口,这个作品出来了”。
钱钢这几年在香港工作,“唐山和香港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命运里边有很多远远的在等着你的事情。1986年《唐山大地震》发表以后,很快被香港朋友注意到,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的信,是港英政府的教育署发来的,他们准备把我书里的序放进中学语文课本,问我是否同意。我很高兴,没有向领导报告就自己决定同意。”所以,从1988年至今22年间,22届的香港学生读过《唐山大地震》,“所以,汶川大地震后,香港人很清楚地震意味着什么”。
因为电影的缘故,“唐山大地震”一事重新被人们关心,“很无奈今天很多人不看书,看网,我就在网上发微博《唐山大地震》给你们看。一条微博140个字,我发24条,将书里边内容摘出来,加在一起3000个字。”不过令钱钢担心的是,因为电影热映的缘故,在很多年后,年轻人知道的“唐山大地震”都将是电影中的。
(摘自《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