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www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妇科疾病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选择78例妇科疾病手术治疗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 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普通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妇科疾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14-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 7% ~45%;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发生即可因为肿胀、疼痛、麻木而影响其功能,急性期可以合并致死性肺栓塞(PE),远期还可以出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1]。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我科于 2011 年3月至 2013 年4月对78例妇科疾病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并积极及时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护理干预,达到了較满意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 年3月至 2013 年4月妇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 患者年龄43 ~60 岁,平均年龄 50 ±2.7岁。其中子宫全切术7例,子宫次全切术14例,子宫肌瘤切除术36例,卵巢癌切除术15例,宫颈癌根治术6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4例。根据就诊顺序参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 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为观察组,实施普通的常规的护理措施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生活均能自理,交流无障碍,术前无血栓性疾病史,无凝血功能障碍。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增加肢体活动,严密观察患肢的肿胀程度、疼痛、皮肤温度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术前心理干预、抬高患肢、运动疗法、疼痛护理、饮食护理、严密观察早期症状等护理干预[2]。
  1.3 观察指标
  由责任护士负责,主要观察患者下肢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疼痛、肿胀程度,这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3],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可以确诊。术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
  1.4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指深静脉血管内的血液发生异常凝结,阻塞了静脉管腔,使静脉血液回流发生障碍,最常发生于下肢,常见血栓形成的部位为小腿肌肉内小静脉丛和髂静脉丛,主要发病原因为长期卧床、外伤、骨折、手术、妊娠、分娩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公认的有: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血液呈高凝状态三大因素[4]。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的特殊性而决定了护理的特殊性。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认知非常重要的,从发病机制来看,深静脉血栓是完全可预防的。我们必须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性和可预防性,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医患共同的目标。通过 VTE 风险评估,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患者及家属对该疾病病因、危害性、高风险性及防范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程度。
  术后4天内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发期,需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5]。早期患者麻醉未恢复时,由家属帮忙行被动活动,包括踝、膝关节及髋关节的被动运动,促进静脉血的回流。麻醉苏醒恢复后,鼓励患者主动的运动,并依据病情适当行下肢伸展、内收及外展动作。对于外置管道太多不敢活动或惧怕疼痛的患者,要给予协助翻身并按摩双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原则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从而避免血流缓慢这一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发生。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心理干预、抬高患肢、运动疗法、疼痛护理、饮食护理、严密观察早期症状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取得的较好的疗效。分析认为患者由于具有年龄、身体素质等个体差异性,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心理干预,做好术后基本预防,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6]。注意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并实施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尤其对高危人群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大大降低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从而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配合医护工作,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及知识宣教,能做好适当的防治工作,可以大大的减少DVT的发生率,对于妇科患者术后的恢复和预后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礼香,李敏,卜君媛,等. 功能操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 (11): 941.
  [2] 林素琴,林剑芳,洪飞.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36-137.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和治疗指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3:235-238.
  [4] 陈正雯,金巧丹,卢爱金. 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21(7)72-73.
  [5] 石荷玲.妇科疾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38-39.
  [6] 陈沛兰.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251-25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按照护理模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好转所需的时间以及护理前后患儿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痊愈所需时间(31.44±3.45)d以及治疗后SAS(28.88±8.56)分和SDS(23.66±3
期刊
期刊
【摘 要】目的:使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显著提高,使护生对患者的服務意识增强,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方法:对当前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做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予以改进。 结果 护生护理操作及理论考核成绩优秀率由原来的84%提高到95.9%,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有所改观,与此同时,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随之提高。 结论:临床带教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期刊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儿童病患254例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7例。其中观察组使用留置针护理,对照组用一次性静脉穿刺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静脉穿刺例次、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为优者比例及优良率为68.50%(87/127)、94.49%(120/127),较对照组48.03%(61/127)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