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封闭管理的居住单位规模大小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大型封闭社区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且对城市的正常运转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近几年国内流行的街区型住区采用较小的封闭规模。到底多大的居住规模适合封闭管理,本文试图从居民的日常交往特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物业管理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封闭的居住单位规模大小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封闭管理 居住单位 规模大小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1、传统的封闭式小区
  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将居住区分为三级结构,居住区、小区和组团,在1.0.3a条中说,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了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组类型。也就是说,规范中的最小居住单位为组团,组团规模为300~1000户,1000~3000人。根据新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28~38m2/人的标准计算,组团的占地面积约为2.8~11.4公顷。在传统的居住区中,一般会以小区或组团为封闭的基本单元,就是实行小区封闭或组团封闭管理模式。
  这些封闭式小区已经给城市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诸如阻塞城市交通,居民出行不便,人际关系冷漠,街道生活丧失,配套设施不良,物业管理质差,追求自我完善,公共设施低效,等等。
  我们以青岛浮山新区的鲁信长春花园为例,分析传统大型封闭社区出现的问题。
  青岛鲁信长春花园是典型的大型封闭式住区。它位于浮山新区,紧邻城市体育中心。用地面积约50公顷,规划用地是一个长约1000米,宽约600米的长方形。居住户数为4400多户,居住人口约14000多人。其规模大小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中的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标准,属于居住小区。小区内住宅类型丰富,有高层、多层和花园洋房,由于社区开发定位较高,现居住人群多为中高收入阶层。
   图1,鲁信长春花园平面图
  社区的公共设施主要分布在地块边缘,北侧高层下是一溜网点,东南角有幼儿园和中学,东侧和南侧的出入口附近各布置了一个会所。
  使用现状,鲁信长春花园建成后,被作为一个完全封闭的社区进行管理,由于北侧市政道路没有建成,现只有东西两个出入口可出入小区,两个出入口处设置门卫及门禁设施。
  问题一,阻塞城市交通,居民出行不便。由于封闭规模过大,公交车进不了社区,社区居民步行至周边的公交站点较为困难;多选择私家车出行,而出入口太少,导致上下班高峰期会出现在社区内部堵车现象,给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
  问题二,配套设施不良,公共设施低效。公共设施分布不均匀,多在社区边缘,服务非常不便利,很多居民抱怨社区内光有了漂亮的景观,而没有地方买菜、购置日常生活物品。而由于会所的定位和位置不当,至今仍没有开业运营,处于闲置状态。
  问题三,人际关系冷漠,社区生活单调。社区规模过大,居民见面机会少,造成人际关系冷漠。虽然开发商用很大精力打造了社区景观,但由于景观和公共设施脱离,降低了居民在小区内的公共活动意愿,居民在社区内的活动仅限于漫步、打太极、做操、陪同孩子玩耍等健身类活动,社区内部缺乏活力。特别到冬天,小区中心广场上基本没有居民活动(图2)。
  问题四,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由于地块过大,且对城市封闭,导致地块对角线的距离过长,市民要想到达地块的另一端必须得绕过这个大型社区,对城市的通行造成不便,特别是对步行者来说,这个大型封闭社区简直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图2 鲁信长春花园内部 图3 鲁信长春花园外部边界
  
  2、几种封闭管理模式
  近几年,国内出现几种不同的居住单位划分形式。
  2.1组团封闭,这种封闭形式保持了传统的“小区-组团”的模式,以组团为基本单元封闭,如深圳万科城。
  4 深圳万科城
  2.2街区封闭,新城市主义和功能混合概念的引用,居住街区的模式在近几年十分流行。将城市支路引入居住区,以四面环路的街区为基本封闭单位。如青岛李沧绿城理想之城。
  图5 青岛绿城理想之城,街区规模180m*130m
  2.3楼座封闭,这种模式一般是存在于开放式社区中,它是以单个楼座作为封闭的基本单元,如北京建外SOHO。
   图6 北京建外SOHO
  
  3、居住单位定义
  这里所说的居住单位是指能满足居民基本日常生活要求及适于邻里交往的居住地块,是住区中单纯承担居住功能的基本单元(单栋楼座除外)。它具有以下特征:
  3.1 有明确的领域范围和边界标识。这是实现邻里群体间有效交往并产生认同的首要条件。空间领域性能使人们获得归属感,使他们感觉身处“我的家”或“我们的家”中。领域必须有明确的边界,或是实体边界,或是心理边界。
  3.2 有适当的规模。领域感的强弱与邻里的规模也存在很大的关系。过大的规模会超出人的认知范围,从而弱化人们交往的深度,无法构成亲密的邻里关系。[1]
  3.3 能够提供经常性接触的机会。经常性的非正式碰面是进一步发展为亲密交往形式的起点。日常生活中的经常性见面能促进邻里间的交往,使人们有机会在一种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建立并保持友谊。
  
  4、决定居住单位的大小的因素
  4.1内部因素
  4.1.1便于邻里交往
  邻里在社会学中属于初级群体,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和合作等特征。
  在《集合住宅小区》一书里日本专家认为,构成组团规模形态的原理有两个:“一是功能性,意味着生活行动圈的范围,即住宅附近所展开的生活行为,特别是儿童的游玩和与其相关的母亲们的活动场所都是以游戏场所为核心的;另一个是视觉性的,意味着空间的形态”。[2]
  扬·盖尔在他的《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指出:70~100 米的距离范围内,人们可以准确的辨认一个人的性别、大概的年龄以及这个人的年龄;100米的范围中可以观察到具体的个人,辨认出对方具体的轮廓,他称之为社会性视域。
  中国学者王兴中等人通过“感应邻里区法”研究发现,中国邻里交往大致在100米范围内,若按照联排式4−6 层计算,则方圆100 米范围内可容纳100−300户。王彦辉在《走向新社区》一书中认定“相识型邻里”的范围在 50~150 户,“认可型邻里”的范围是在 500~1000 户,其规模一般在 4~5 公顷,這一范围内,往往能通过二三幢多层住宅围合成与居民最接近的,易产生认同感的院落空间。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种不同尺度的邻里规模,即人口规模在100~300 户居民,用地规模在 1~2 公顷的“相识型邻里”;以及人口规模在 500~1000户居民,用地规模在 4~5 公顷的“认可型邻里”。“认可型邻里”的规模相当于居住小区模式中居住组团的规模。
  4.1.2 与地块容量有关。包括多高层、日照间距、容积率
  由于多高层因日照间距、容积率不同,而影响用地规模。
  多层区。若按照北方地区日照间距系数的平均值取1.6 左右的话,则两排6层住宅的间距约为28m,三排间距加建筑约为100米,占地约为1公顷。
  高层区。参照我国大部分城市中对于高层居住建筑间距的规定,取高层居住建筑的上限高度100m 进行计算,其住宅间距约为55m 左右,加上住宅建筑自身的进深,含有高层住宅的居住单位南北向占地约为90m 左右,按照东西向等于或略大于南北向的原则,可以计算出其占地面积约为1 公顷左右。
  4.1.3步行到达公共活动空间的距离
  以老人和孩子的步行时间1—2分钟到达中心绿地为宜,按老人步行速度3公里/小时计算,到达中心绿地的距离约为50—100米,推算地块的长度在100—200米范围,地块面积约为1—4公顷。
  4.1.4有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面积
  集中绿地能供邻里间的日常活动,并能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规范规定大于400m2,才能算为公共绿地。以20m*20m的绿地为准,两列的多层地块宽度约为:60m(楼座长度)+20m(绿地宽度)+10m(道路宽度及退让楼座距离)+60m(楼座长度)=150m,如果是三排两列的居住单位,用地面积大概为1.5公顷左右;两列的高层地块宽约为:40m(楼座长度)+20m(绿地宽度)+10m(道路宽度及退让楼座距离)+40m(楼座长度)=110m,由此推断,两排两列的高层居住单位,用地面积约为1.1公顷。
  4.1.5 物业管理
  作为住区中限制进入的安全管理的基本单位,居住单位的规模还应考虑到住区保安的识别能力。据调查,当一个住区保安管理的住户数量在1000人以内时,该保安能够基本保证识别大部分的住户,而当一个住区保安管理的住户数量在500人以内时,该保安基本能识别出全部的住户。因此,要想实现一个保安较好的保卫效果,居住单位的居住人数应在500~1000 人之间,即150~300 户。[3]推算用地面积大约在1.5~3.5公顷范围内。
  
  4.2外部因素
  4.2.1与城市功能相衔接,混合功能
  居住单位与要考虑到公共设施的便利性,从居住心理分析,住户并不希望步行到达公共设施的时间太长,因而,公共设施的布局方式和位置影响用地的大小。如以步行3分钟到达为宜的话,步行距离应在240m左右,居住单位的用地则小于11公顷。
  4.2.2出行需求,与城市公共交通相衔接
  这里考虑内部居民步行到达公交站点的便利性,公交站的的服务半径为300m,考虑到居住单位为基本的居住单元,不可能四边都有公交站点服务,以一边或两边存在公交站点,那么用地则在9公顷之内。
  
  5、国内外居住单位的大小
  当前国内封闭的居住单位尺度差别较大。街区型的居住单位规模较小,深圳万科四季花城及青岛绿城理想之城的尺度较小,普遍都在1-2公顷左右;组团封闭的居住单位规模较大,。
  国外以街区为居住单位最为典型,居住街区的尺度普遍较小,大都在 1~2 公顷左右。
  
  
  图7 (上)国外城市居住单位的尺寸
  资料来源:尤娟娟.我国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研究初探.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图8(右) 万科深圳四季花城 居住单位尺寸130m*130m
  
  
  6、封闭规模大小应与实际相结合
  6.1可封闭的居住单位大小要分地段而定
  6.1.1不同区域城市路网密度不同
  中心区城市道路网密度高,郊区路网密度低。城市中心区往往是细密路网划分之下所形成的小街区的形式,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之下,也就形成了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街区型的住区模式。而由于在郊区,控规路网密度低,容易形成封闭的大社区。[4]
  6.1.2不同地段开放程度不一样
  开放与封闭的成都也是由于住区所处的区位不同从住区安全性的角度考虑的。在我国,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高,治安环境良好,因此开放程度高,封闭的规模可以小些;然而处在城市新区或城市郊区,与中心区相比,人口密度较低,更适合较大规模封闭起来的安全管理模式。
  
  6.2 我国社会经济现状影响居住单位的大小
  6.2.1社会经济现状要求建立封闭的住区模式
  封闭式小区的产生顺应了我国当前“转型期”的社会背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增强的时期。一道围墙将城市的喧嚣隔离在住区之外,留给住区居民一个安定的居住环境,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虽然封闭小区引起了诸多社会问题,但是从安全性这个角度来讲,将小区进行完全封闭式的管理也起到了一定维持住区安全的作用。而封闭的规模也要适应现阶段的居民需求。由于社会经济方面的差距,我们不能像国外那样将住区完全开放,在住区的规划中不能脱离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超前追求过于理想的状态。[5]
   
  6.2.2追求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居民刚刚摆脱住房紧张、居住环境差的状况,渴望一个舒适、安静、整洁、景观绿化好的居住环境。地块大的居住单位更容易营造大的良好的景观环境,这符合了现阶段居民对住房的要求。
  
  6.2.3出行模式的影响
  一方面国家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汽车消费。另一方面,老百姓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追求物质需求,向往小汽车生活,加上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滞后,出行不便利,人们更愿意选择小汽车出行。而以汽车主导的居住单位规模往往要大于步行主导的居住单位规模。
  
  6.2.4 社区定位和居住人群影响封闭居住单位的大小
  比如, 以度假、休闲的为景观盘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楼盘基本单元大小也不一样。景观盘往往在城市远郊,自然景观良好的地方。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要低一些,平时入住率较低,商业需求低,而住户出行方式以小汽车为主。因而基本单元可以大一些。而后者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区或近郊,容积率要求相对较高,住宅产品以出租房、婚房和改善型住房为主,居住人群较年轻,公建配套要求高,特别是商业和教育设施。老人和孩子多,这就需要社区更有活力、功能混合,需要更多的公共界面,包括公共景观界面和街道界面,因此每个居住单位规模要小一些。(图9,图10)
  
  图9 李沧板桥社区,以安置、第一次置业及改善性住房为主的社区。位置:李沧区,城市旧城改造区。
  
  
  图10 莱州海川社區,以养生、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社区,位置:莱州新城,风景保护区附近
  
  7、结语
  适合封闭的居住单位,应在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和邻里交往。其规模大小除了受居住心理、日照条件、容积率、城市路网、物业管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现阶段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居住需求、项目的区域位置、基地条件及定位特点的影响。
  综上所述,城市中心区的封闭居住单位适合小规模封闭管理,用地可在1—4公顷左右,而城市郊区,适合封闭管理的居住单位,规模大小要视实际情况而定,规模可适当增大。
  参考文献:
  [1] [4] 宋聚生,昌 盛.开放型城市住区中的居住单位规模探讨. 和谐城市规划——2007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
  [2] 小泉信一,王宝刚等译.集合住宅小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5] 尤娟娟.我国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研究初探.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其他文献
摘要:水利项目的建设工作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十分关键的产业,其不但会影响到相关的施工方的发展,同时还关乎到国家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目前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提升水利项目的建设管理能力,确保项目的品质优秀是十分关键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在
期刊
摘要: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水源的需要量增多,从而致使水源的需求供应冲突越来越激烈,而建设有关水利工程是解决水源需求供应冲突的关键方法。在当前的水工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质量管理中,对水工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定进行严格落实,以此来实现施工中的系统化以及科学化管理和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当前水工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就需要对当前的水工建筑工程项目中各个因素以及方面进行全面化和细致化的考虑
期刊
摘要:由于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混凝土的碳化问题,因此在水工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文章分析其类型及成因,探讨其危害处理策略。  关键词:水工建筑;混凝土腐蚀;危害因素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混凝土的碳化是息息相关,若是建筑物的混凝土腐蚀性严重,就会造成建筑物混凝土结构就会存在剥落、开裂的情况,不只是损坏现有的保护层,而且还会造成建筑结
期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建设步入快车道,电力工程的建设也开始了加速,一大批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相继建设,为工程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工程建设的安全控制又成为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输变电线路工程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运输条件差,以及点多面广的特性,加上施工周期长,环境恶劣,为线路工程的监理安全控制工作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安全上的任何疏忽,都会酿成后果非常严重的事故和重大的人员生命、财产损失,既
期刊
摘要:在水利工程中水工建筑物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水工建筑物可以引导水资源调度的流通方向。近些年来,人们逐渐的认识到水利带来的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控,这样不但对水资源分配与使用的控制要求能够满足,还能够对发生水灾害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因为水工建筑物和其内部结构形式比较复杂,在现场施工中引起的安全问题主要是遇到软土等特殊地基等,因此本文主要就水工建筑物中出现的软土地基以及渗漏问
期刊
摘要: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城市化发展脚步加快,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对相关的城市公路交通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公路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多样,导致公路事业中的工程施工建设市场竞争环境相对激烈,因此加强对使用技术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公路施工建设单位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能否形成良好的管理控制机制对其自身的发展同样十分关键,本文针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其控制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定义,然后探讨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及其力学特性,最后对不同支座参数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中图分类号:U44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桥梁支座引起了设计者的重视。它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而双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作为最常见的减隔震支座,被广泛的应用在
期刊
摘要:数据中心配电是数据中心设计的核心问题,一切IT设备、支持设备(如空调、照明等)都需要配电系统的支撑。合理的配电系统能降低建设成本与运行成本,而且能保证IT设备运行要求。本文着重探讨的数据中心的配电设计要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房设计与之匹配的方案。  关键词:交流输入 UPS供电 机架配电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識码: A  1.数据中心配电需求  全球化的经济模式与商务模式要求数据中心应
期刊
摘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数量也在迅猛增加,要保持跟建筑发展同步,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加上公众开始要求建筑环境的舒适性,进行建筑环保节能能够提高建筑的环境质量,还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与环保节能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环保;主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地球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人们的环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追求物质文化的同时,对精神娱乐活动需求与日俱增。但是人为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园林景观质量大打折扣,园林种植、改善绿地的关键是园林绿化施工及园林的种植设计。基于此,本文就园林绿化植物种植设计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种植;设计;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沐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