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叶蝉俗称浮沉子。在国外广泛分布于很多国家。在国内大部分稻区均有分布。我国危害水稻的叶蝉有二十多种,在黑龙江主要有大叶蝉、二点叶蝉和六点黑尾叶蝉等。稻叶蝉除危害水稻外,尚能为害小麦、大麦、谷子、玉米、高粱、豆类等。
1 为害症状 稻叶蝉直接为害水稻和传播水稻病毒,具体表现症状有以下两方面。
1.1 取食和产卵为害 稻叶蝉以成虫、若虫群集在稻株上刺吸汁液,在取食和产卵的同时也刺伤了水稻茎叶,破坏其输导组织,轻的使稻株叶鞘、茎秆基部呈现许多棕褐色斑点,严重时褐斑连片,全株枯黄,甚至成片枯死,形似火烧;在水稻抽穗、灌浆时期,成、若虫群集在水稻穗部取食,形成白穗或半枯穗。
1.2 传播病毒病 稻叶蝉除刺吸汁液为害水稻外,还是病毒及类菌原体的传播介体,主要传播水稻矮缩病、黄萎病、黄矮病等病毒病,其传播病毒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远比取食和产卵严重。
2 识别特征
2.1 大青叶蝉
(1)成虫 雌成虫长约9~10毫米,雄虫约7~8毫米。头橙黄色,头顶有一对多边形的黑斑。
(2)若虫 初孵灰白色,半透明,复眼红色,3龄后胸腹背面有4跳褐色纵纹,4龄翅、长近中胸部。
2.2 二点叶蝉 成虫体长约为3~4毫米,淡黄绿色,头顶有2个小黑圆点,前方有2黑横纹。
2.3 黑尾叶蝉
(1)成虫体长4.6~6毫米,黄绿色或鲜绿色。两复眼间有一黑色横纹。前翅鲜绿色。雌虫体较大,前翅端部1/3淡褐色。雄虫前翅端部1/3黑色。
(2)若虫 头大尾尖,体黄白色至黄绿色,两复眼间以及中、后胸背面各有1个“八”字形褐斑。各腹节背面有1对黑点。
3 发生规律
3.1 生活史 稻叶蝉在北方每年发生2~3代,以卵在2~3年生树皮下越冬,3~4年间孵化。初孵若虫喜群集,后渐分散。北方5月间成虫出现,趋光性强,喜趋集为害矮小植物及水稻、小麦等。
稻叶蝉多以若虫在冬绿肥田、田埂、沟边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在越冬期间,当气温达到12.5℃以上即可取食活动。越冬若虫在翌年春旬平均气温达到13℃以上便开始羽化为越冬代成虫。然后由越冬场所迁移到早稻秧田,在秧苗上产卵,后被带到本田;羽化迟的越冬代成虫,则直接迁飞到本田为害。
3.2 主要习性
(1)趋光、趋嫩绿性 成虫多在上午8~10时羽化,性活泼,白天栖息在稻株中下部取食,早、晚在叶片上为害。有对嫩绿的趋性。趋光性特强。
(2)产卵于叶鞘边缘 雌成虫产卵于叶鞘边缘组织内,卵倾斜呈单行排列,产卵处可见卵块隆起,但不见开列的产卵痕迹。
(3)群集性 若虫多在7~9时孵化,孵化出来的若虫多群集在稻株的基部,遇惊后立即斜走逃逸,或跳跃而去。
3.3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气候 ①在温度为28℃左右,相对湿度在70%~90%的气候条件下,对稻叶蝉种群繁殖最为有利;②气候影响虫口基数和发育速率。冬季少严寒和霜冻,春季气温偏高,雨日、雨量少,地表湿度低,稻叶蝉存活率高,并且有利于病毒在体内繁殖。但在超过30℃的持续高温的条件下,可降低其繁殖和存活率。
(2)品种 不同的水稻品种其叶色、叶形、株型、茎秆的老嫩、分蘖的强弱和生育期的长短等都不一样,遭受稻叶蝉为害程度也不一样,通常为糯稻重于粳稻,粳稻重于籼稻。
(3)栽培 栽培制度是影响稻叶蝉发生、为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单、双季稻混栽区的发生和为害大于纯双季稻区。由于单、双季稻混栽区,自早稻播种到晚稻收割,各代稻叶蝉都能获得适宜的食料,有利于其繁殖和虫量的累积,因此发生量大,为害严重;早插、密植、多肥、生长茂盛、嫩绿郁闭的稻田发生量大,为害重。
(4)天敌 稻叶蝉的天敌种类较多,如赤眼蜂、樱小蜂、头蝇、猎蝽、步甲和蜘蛛,以及白僵菌等。
4 防治方法 防治稻叶蝉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保护天敌及合理用药。
4.1 农业防治
(1)消灭越冬成虫 适时翻耕绿肥田,可在羽化初期适当提前翻耕绿肥田,将稻叶蝉杀死在成虫迁飞之前。
(2)合理布局 调整作物布局,避免混栽,尽量减少桥梁田。提倡按品种、生育期连片种植。
(3)选用抗性品种 选用抗性品种,并加强水肥管理,避免稻株贪青徒长。
4.2 物理防治 利用稻叶蝉的趋光性,进行灯诱杀虫,每3~4公顷安装一盏频阵式杀虫灯,可减轻为害。
4.3 药剂防治
(1)苗期和本田返青期 是水稻易感病毒病的关键时期。在病毒流行地区,一定要做好治虫防病,抓住稻叶蝉迁飞、扩散两个时期,严格把握秧田和本田返青关,特别是在本田的初期,要及时消灭传毒虫媒稻叶蝉成虫于迁飞高峰之前。
(2)主要药剂防治 根据治早、治小的原则,一旦田间虫量达到防治指标即应用药。一般应掌握在2、3龄若虫盛发期用药。药剂有:
①50%杀螟硫磷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
②90%晶体敌百虫,每公顷1500~2250克,加水喷雾;
③40%乐果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
④20%叶蝉散(异丙威)乳油,每公顷2250~3000毫升,加水喷雾,可以兼治飞虱;
⑤25%优乐得(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00~450克,加水喷雾。
1 为害症状 稻叶蝉直接为害水稻和传播水稻病毒,具体表现症状有以下两方面。
1.1 取食和产卵为害 稻叶蝉以成虫、若虫群集在稻株上刺吸汁液,在取食和产卵的同时也刺伤了水稻茎叶,破坏其输导组织,轻的使稻株叶鞘、茎秆基部呈现许多棕褐色斑点,严重时褐斑连片,全株枯黄,甚至成片枯死,形似火烧;在水稻抽穗、灌浆时期,成、若虫群集在水稻穗部取食,形成白穗或半枯穗。
1.2 传播病毒病 稻叶蝉除刺吸汁液为害水稻外,还是病毒及类菌原体的传播介体,主要传播水稻矮缩病、黄萎病、黄矮病等病毒病,其传播病毒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远比取食和产卵严重。
2 识别特征
2.1 大青叶蝉
(1)成虫 雌成虫长约9~10毫米,雄虫约7~8毫米。头橙黄色,头顶有一对多边形的黑斑。
(2)若虫 初孵灰白色,半透明,复眼红色,3龄后胸腹背面有4跳褐色纵纹,4龄翅、长近中胸部。
2.2 二点叶蝉 成虫体长约为3~4毫米,淡黄绿色,头顶有2个小黑圆点,前方有2黑横纹。
2.3 黑尾叶蝉
(1)成虫体长4.6~6毫米,黄绿色或鲜绿色。两复眼间有一黑色横纹。前翅鲜绿色。雌虫体较大,前翅端部1/3淡褐色。雄虫前翅端部1/3黑色。
(2)若虫 头大尾尖,体黄白色至黄绿色,两复眼间以及中、后胸背面各有1个“八”字形褐斑。各腹节背面有1对黑点。
3 发生规律
3.1 生活史 稻叶蝉在北方每年发生2~3代,以卵在2~3年生树皮下越冬,3~4年间孵化。初孵若虫喜群集,后渐分散。北方5月间成虫出现,趋光性强,喜趋集为害矮小植物及水稻、小麦等。
稻叶蝉多以若虫在冬绿肥田、田埂、沟边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在越冬期间,当气温达到12.5℃以上即可取食活动。越冬若虫在翌年春旬平均气温达到13℃以上便开始羽化为越冬代成虫。然后由越冬场所迁移到早稻秧田,在秧苗上产卵,后被带到本田;羽化迟的越冬代成虫,则直接迁飞到本田为害。
3.2 主要习性
(1)趋光、趋嫩绿性 成虫多在上午8~10时羽化,性活泼,白天栖息在稻株中下部取食,早、晚在叶片上为害。有对嫩绿的趋性。趋光性特强。
(2)产卵于叶鞘边缘 雌成虫产卵于叶鞘边缘组织内,卵倾斜呈单行排列,产卵处可见卵块隆起,但不见开列的产卵痕迹。
(3)群集性 若虫多在7~9时孵化,孵化出来的若虫多群集在稻株的基部,遇惊后立即斜走逃逸,或跳跃而去。
3.3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气候 ①在温度为28℃左右,相对湿度在70%~90%的气候条件下,对稻叶蝉种群繁殖最为有利;②气候影响虫口基数和发育速率。冬季少严寒和霜冻,春季气温偏高,雨日、雨量少,地表湿度低,稻叶蝉存活率高,并且有利于病毒在体内繁殖。但在超过30℃的持续高温的条件下,可降低其繁殖和存活率。
(2)品种 不同的水稻品种其叶色、叶形、株型、茎秆的老嫩、分蘖的强弱和生育期的长短等都不一样,遭受稻叶蝉为害程度也不一样,通常为糯稻重于粳稻,粳稻重于籼稻。
(3)栽培 栽培制度是影响稻叶蝉发生、为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单、双季稻混栽区的发生和为害大于纯双季稻区。由于单、双季稻混栽区,自早稻播种到晚稻收割,各代稻叶蝉都能获得适宜的食料,有利于其繁殖和虫量的累积,因此发生量大,为害严重;早插、密植、多肥、生长茂盛、嫩绿郁闭的稻田发生量大,为害重。
(4)天敌 稻叶蝉的天敌种类较多,如赤眼蜂、樱小蜂、头蝇、猎蝽、步甲和蜘蛛,以及白僵菌等。
4 防治方法 防治稻叶蝉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保护天敌及合理用药。
4.1 农业防治
(1)消灭越冬成虫 适时翻耕绿肥田,可在羽化初期适当提前翻耕绿肥田,将稻叶蝉杀死在成虫迁飞之前。
(2)合理布局 调整作物布局,避免混栽,尽量减少桥梁田。提倡按品种、生育期连片种植。
(3)选用抗性品种 选用抗性品种,并加强水肥管理,避免稻株贪青徒长。
4.2 物理防治 利用稻叶蝉的趋光性,进行灯诱杀虫,每3~4公顷安装一盏频阵式杀虫灯,可减轻为害。
4.3 药剂防治
(1)苗期和本田返青期 是水稻易感病毒病的关键时期。在病毒流行地区,一定要做好治虫防病,抓住稻叶蝉迁飞、扩散两个时期,严格把握秧田和本田返青关,特别是在本田的初期,要及时消灭传毒虫媒稻叶蝉成虫于迁飞高峰之前。
(2)主要药剂防治 根据治早、治小的原则,一旦田间虫量达到防治指标即应用药。一般应掌握在2、3龄若虫盛发期用药。药剂有:
①50%杀螟硫磷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
②90%晶体敌百虫,每公顷1500~2250克,加水喷雾;
③40%乐果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
④20%叶蝉散(异丙威)乳油,每公顷2250~3000毫升,加水喷雾,可以兼治飞虱;
⑤25%优乐得(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00~450克,加水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