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大情境”教学策略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园地”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一些教师对其教学价值认识不足,大大降低实际教学中“语文园地”语文素养的培养功效。文章以朱旭光老师执教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园地”为例,提出创设“真”“情”“思”“美”兼具的“大情境”以贯通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系统整合的学习情境下有序掌握教学知识,切实改善“语文园地”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园地;大情境;语文素养;语文教學
  【作者简介】梁会师,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徐州市教研室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学习共同体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行动研究”(KT13068)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板块,是教材编写组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特意塑造的“沃土”。尤其是其中的“识字加油站”和“词句段运用”两个小板块,凸显了语文的工具性和实践性,是学生快速掌握语文这一工具使用方式的助推器。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其教学价值认识不足,忽视了“语文园地”的教学,又或是在课堂上抽取小部分时间一带而过,学生辨识、抄写生字就算完成任务,造成学习的碎片化、机械性,脱离了语文学习的实践与应用。
  要改变这一状况,以“大情境”的方式教学“语文园地”是一个好方法。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广为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大情境”是以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教学法以一个母题情境贯穿并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然后根据教学需要从母题情境的大背景中衍生出一个接一个连续的“小情境”。这个母题情境我们称之为“大情境”,而“小情境”是为完成某一教学环节所创设,归属于“大情境”。
  下面以朱旭光老师执教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和“词句段运用”版块的教学实录为例,探讨如何建构“大情境”下的“语文园地”教学。
  一、以“真”营造氛围
  “真”,即真实,这是情境塑造的第一要义。只有学生经历过的、实际体验过的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兴趣。情境如果不“真”,学生就会有距离感,感到所学脱离了自己的需要,学习兴趣自然会消减。一些教师认为,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往往单刀直入地请学生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一读,这种做法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朱旭光老师以“过中秋节”这个大情境为教学背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大家喜欢过中秋吗?
  生(齐答):喜欢!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过中秋呢!请大家以“我喜欢过中秋,因为……”的句式告诉老师,为什么你喜欢过中秋。
  生1:我喜欢过中秋,因为中秋节那天放假。
  生2:我喜欢过中秋,因为在外打工的爸爸会回家,我们一家人就能团圆了。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年的中秋节与往年可不一样呦,今年可是“双节同庆”啊,也就是中秋节和国庆节在同一天,这种情况十几年才会有一次。
  (学生听了,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小雨。为了过节,小雨的妈妈一大早就在张罗中秋节晚餐啦。快来看看,小雨家的团圆饭有哪些菜呢?请大家结合图片读一读这些菜的名字吧。(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里的食材烹制而成的各种菜并附上菜名)
  (学生自由读)
  师:为了做这些菜,小雨妈妈开了一张菜单,由小雨和奶奶负责去菜市场买菜。大家想想,小雨她们需要买哪些菜呢?(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
  如同一位教师所说:“识字,有了字群、载体、语境、故事,这样的过程是有趣的过程。”[1]朱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过中秋节”的话题是每位学生都亲身经历过的,符合“真”的原则,因此学生兴趣较高。把“过中秋节”作为“语文园地”教学的“大情境”,不仅给课堂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也快速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经历过的中秋节时,很自然就会回忆起团圆饭,而团圆饭话题的引出又很容易与“识字加油站”的生字联系起来。学生的思路顺着“大情境”的设计一路向前,学习生字的读写自然水到渠成。
  二、以“情”整合散点
  情境教育要“真”才能让人有真实的参与感,同时还要以“情”为纽带。这里的“情”既指情境中包含的情感,也指情境中包含的情节。为了让零散的知识点都整合在一个“大情境”下,教师要设计归属于“大情境”下的连续“小情境”,通过“情”将一个个知识点联系为一条顺畅的教学线索,保证学生被激起的学习激情能持续而稳定地投入后续的学习活动。
  如果单独看教材的“识字加油站”和“词句段运用”我们就能发现,两个小版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关联性不大。若想将它们串联起来,让人感觉教的不是一个个毫不相干的知识点,着实有些难度。那么,如何在一个“大情境”下将两个小版块联系起来呢?朱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小情境一】
  该吃团圆饭了。奶奶指着满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说:“今天咱们能吃上这么一桌好菜,全是我的好儿媳的功劳啊!”小雨听后高兴地叫道:“今天还有好久没吃的鱼呢!这都是我的功劳!”爸爸笑道:“可不是,要不是你一直在奶奶身边敲边鼓,嚷嚷着要吃鱼,奶奶哪里会买这么大一条鱼回来。”小雨不解地嚷道:“我今天什么时候敲鼓啦?”大家听了,哄堂大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敲边鼓”吗?(引入“词句段运用”惯用语教学)
  【小情境二】
  吃完晚饭,小雨一家坐在沙发上聊天。小雨主动提到:“爷爷奶奶,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爷爷奶奶乐呵呵地答应了。小雨接着说:“这个游戏叫作‘猜心情’。爷爷奶奶,我来演,你们来猜,我现在演的是什么心情。”(通过表演心情引入“词句段运用”心情的词语教学)   “大情境”的教学方式不是仅仅把情境作为拉开课堂教学序幕的“敲门砖”,而是将一个情境作为大背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朱老师以“情”为纽带,延续了其乐融融的过节氛围,也为“过中秋”的“大情境”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细节,进一步加强了情境的真实感,并且把原不相干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连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由“大情境”延伸出的“夸功劳”“玩游戏”两个“小情境”,既符合情理,又有效摆脱“碎片化”教学,使“识字加油站”和“词句段运用”的各项教学内容以非孤立的、非零散的状态呈现给学生,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紧密相关的“小情境”中继续以积极、稳定、持续的精神状态参与学习活动。
  不难看出,这些“小情境”是朱老师依据教学内容巧妙创设的。很多时候,教材提供的知识点与版块在内容上不一定能前后联系。如果教师在教学时缺少铺垫,直接跳转到下一个板块,生硬地完成学习内容的“切换”,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很容易就被切断。为了避免这一不利影响,教师应该多费心思,思考如何将教学内容前后联系起来。创设转接情节虽然烦琐,但细节往往就能决定成败。
  三、以“思”启迪智慧
  “思”是情境教育的核心。“真”“情”“美”兼具的情境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出学习内容,但这些功用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带动学生将教学内容真正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与技能,由此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那么,如何利用情境让学生乐思、会思、善思呢?朱老师利用每个学生都曾经历过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讨论自己吃团圆饭中发生的趣事,然后根据情境推测词意,以充分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师:看来小雨的发言把大家都逗笑了,你知道大家为什么会笑吗?爸爸所说的“敲边鼓”是小雨所说的意思吗?
  生(齐答):不是。
  师:那么“敲边鼓”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一脸茫然,不能准确解释词意)
  师:大家想一想,爸爸说了什么话?
  生1:爸爸说,要不是你跟奶奶嚷嚷着要吃鱼,奶奶哪里会买这么大一条鱼回来呢?
  生2:妈妈开的菜单里没有鱼,是因为小雨说自己想吃鱼,奶奶才买了鱼回来。
  师:有道理,就是因为奶奶知道小雨要吃鱼,才买了这么大的一条鱼。
  生3:是不是没有直接帮忙,只是在边上说说就叫“敲边鼓”呢?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齐答):同意!
  师:大家能够根据语言情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可真聪明!
  学生之所以能够猜出生词的意思,是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鲜明而真实的感知材料,加之教师对答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准确理解生词含义,也明白了这些词语的使用环境。为了让学生善思,提高语用能力,朱老师在带领学生正确认读课本上面其余惯用语后,出示不同情境的句子,让学生根据语境填空。
  1.每次抗洪救灾,当地驻军总是____________,第一个冲上前线救灾。
  2. 1500米比赛开始了,第一圈下来李小朋就____________,超过第二名一大截,看来冠军是他的了。
  3.一向成绩优秀的张明,这次期中考试差点没及格,真是____________。
  4.我们的计划如此周密,真没想到会在这个细节上____________。
  5.一会到了教师办公室,你记得提起同学们想办“庆元旦”主题班会的事,我在旁边给你____________,争取获得李老师的同意。
  6.这次的合唱表演很重要,我们想了半天还是由李红____________,承担独唱的角色。
  然后,朱老师带领学生反复比较几个惯用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考能力在不断对比中得到提高,语用能力也在对词句的咀嚼中得到提升,对几个惯用语的理解得到加深,也体会了惯用语的情感表达,相信日后学生遣词造句一定能变得灵活多样。
  四、以“美”陶冶性情
  “美”,即审美,也是情境教育的一个重要元素。情境中所蕴含的“美”,能够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心灵,帮助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情境教学如果丢弃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这个教育就是残缺、不健全的教育。朱老师创设的“过中秋节”这一“大情境”就蕴含了诸多育人无痕的“美”的教育。
  中秋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凡。对儿童而言,圆圆的月亮虽美,中秋欢乐的时光更美——那天他们可以不用上学,可以和邻居的小伙伴尽情玩耍,可以见到长期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还可以吃平时吃不到的美味佳肴。中秋的美好记忆给学生带来许多话题,为课堂的展开铺垫了欢快的氛围,也延续了传统佳节的文化美。
  小雨家的团圆饭还体现了家庭和谐之美。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对儿童而言,学校和家庭是其生活成长的两大重要环境。情境中,小雨的妈妈一直在忙活中秋团圆饭,小雨帮忙买菜择菜,爷爷、奶奶、爸爸也各有分工,一家人关系融洽。饭后小雨还主动提出与爷爷奶奶玩游戏,表现了敬老尊老的传统美德。这些极具和谐之美的情境,对学生养成健康的性情和良好的品德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单要考虑到能教会、教透知识点,也要注意渗透“美”的教育,只有德智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情”“思”“美”俱全的“大情境”,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内容得到整合,学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发展,审美与品德也得到熏陶,是提高“语文园地”版块教学效率的一项有效策略。只要教师多思考、不畏难,一定能依据教材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大情境”,让学生沉醉于课堂的情境学习中流连忘返。
  参考文献:
  [1]杨树亚.语文园地的价值定位与教学翻转[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20(10):14-17.
  (责任编辑:朱晓灿)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如果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
期刊
初中英语传统教学方法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
期刊
英语已成为当今国际上通用的语言之一,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搞好初中英语教学,帮助初学英语的孩子们学好英语,乃是现在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做好的首要工作。下面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经历谈几点看法,相互交流学习。  一、词汇教学  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可直接体现在一个人所掌握的词汇量的多少上,同时词汇也是学习语言及应用语言的基础和根基。目前词汇教学时间投入多,效率低,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所以搞好词汇教学,既可激发
期刊
我们知道,有效是指做事有效果,产生效益。体育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  学校教育教学的成效应该是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有发展就是有效的。但我们追求的不只是有效,要追求高效。那么,如何在体育课堂上追求高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备课  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
期刊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封闭与开放、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教学不应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应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动态生成。倡导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需要转变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认识,需要树立课堂教学效率观,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需要形成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需要教师临场应变的教学机智。  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期刊
【摘 要】学科大概念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核”。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和长远发展,通过议题式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突出特点,这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将学科大概念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融入学生的思维之中,以此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者针对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议题式教学,提出从议题创设、议题情境选择、议题活动构建等维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议题式教学;市场经济;核心素养  【作者
期刊
【作者简介】黄伟,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学科教育。  在前两期的问答中,我们回答了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的内涵、特点、教学价值等一系列问题,这里我们重点讨论阅读的层级问题,即讨论三层级教学解读如何建构结构化的语文教学模型,让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得以真实有效的落实。  一、阅读理解和阅读教学是否有层次?划分这些层次的意义何在?  认知心理学认为,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能碰到这样一类学生:总成绩不错,可是,他们所学科目之间的发展却极不平衡。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有些学生学得很出色,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却学得很糟糕,我们就暂且把这部分学生称为英语偏科生。  一、造成偏科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偏科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造成偏科的原因有许多。一是学习基础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能把英语学科的单词熟练掌握,对知识点不理解,不会运用,一旦有难度,
期刊
【摘 要】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单元整体产出任务是检验单元整体教学效果以及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文章以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The Animal Kingdom为例,旨在提炼并阐述单元产出大任务有效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教学;产出任务;读写结合  【作者简介】徐国辉,北京教育学院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英
期刊
【摘 要】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之一,看是语言能力新增的技能。文章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的文本读写教学为例,基于文本可视化探究提高學生看能力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从语言、建构、内容和主题等方面形成多模态阅读思维的能力,建构对文本读写的整体意识,实现语言输出。  【关键词】文本可视化;看能力;Project板块;读写教学  【作者简介】李静艳,高级教师,英语教研组长,太仓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