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覆盖区域的日益扩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面临严峻挑战,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网络时代背景下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 计算机教学 问题 对策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网络资源的发展引起学习途径多样化,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目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在网络时代下,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新生入学水平差别很大。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有的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文档排版,数据处理和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却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种现象在农村最为普遍。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一刀切”。
(二)学和用之间有差距
在计算机课程中,理论与技巧并重,而技巧是无法通过讲授获得的。计算机教学不能一味单纯地讲理论,应该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操作复杂的计算机概念,教师应该进行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缺乏专业性
很多高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忽视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不同,从而造成教育与学生个人实际的脱离,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给后续科目的教学造成不应有的困境。
二、网络信息时代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对策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影响着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为我国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发挥作用的程度。以下就如何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师备课学生预习阶段,网络共享资源的利用
网络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的获取信息方法和渠道,使得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广泛搜集信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通过对已获信息的分析與研究,结合自己授课过程中的收获与经验,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案。教学内容要体现不同起点学生的不同需求。针对学生水平差别很大的情况,教学内容设计就要兼顾所有学生。一方面,应提供基础知识,供所有学生学习使用;另一方面,提供高难度例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使用。另外,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掌握的技能和层次要求不同,教授不同的软件。
教师利用备课这一环节,不断编写出新颖的、高水平的教案,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方案发布到互联网上,丰富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新的网络化教学数据库,减少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访问互联网寻找问题的答案,搜集相关资料,或者与教师、网友交流,获得有效信息,认清问题的本质,进行归纳、总结、推理与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网络在教学阶段的优势,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果
网络教学具有交互性、情境化和共享性的特点,使教的手段更加丰富,学的方法更加新颖、多变。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课程,计算机学习环境的创建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各项环节中的关键。目前,有些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严格区分理论课和上机练习,把理论课安排在教室,把上机练习安排在机房,这样导致教师在教室讲课的时候学生无法操作,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等学生到机房上机练习时,又忘记教师讲的内容和步骤,效果欠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全部安排在机房,在交互式网络环境下,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印象深刻,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软件进行例题详解,批改作业,课后辅导,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改进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
(三)加强计算机知识实际操作形式的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方式应体现实践特性,可以结合互联网,采用机考。实践证明,机考方式能够有效考查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掌握情况。交互性测试系统能够满足多人同时进行测试,记录每个人操作的准确性、速度以及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教师分析教学效果、进度快慢以及考试题目的难度系数,为改进、调整、修正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给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够培育出理论素质和操作能力兼备的合格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媛斌.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02).
[2]马春雷.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科技展望,2015(33).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 计算机教学 问题 对策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网络资源的发展引起学习途径多样化,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目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在网络时代下,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新生入学水平差别很大。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有的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文档排版,数据处理和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却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种现象在农村最为普遍。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一刀切”。
(二)学和用之间有差距
在计算机课程中,理论与技巧并重,而技巧是无法通过讲授获得的。计算机教学不能一味单纯地讲理论,应该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操作复杂的计算机概念,教师应该进行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缺乏专业性
很多高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忽视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不同,从而造成教育与学生个人实际的脱离,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给后续科目的教学造成不应有的困境。
二、网络信息时代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对策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影响着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为我国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发挥作用的程度。以下就如何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师备课学生预习阶段,网络共享资源的利用
网络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的获取信息方法和渠道,使得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广泛搜集信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通过对已获信息的分析與研究,结合自己授课过程中的收获与经验,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案。教学内容要体现不同起点学生的不同需求。针对学生水平差别很大的情况,教学内容设计就要兼顾所有学生。一方面,应提供基础知识,供所有学生学习使用;另一方面,提供高难度例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使用。另外,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掌握的技能和层次要求不同,教授不同的软件。
教师利用备课这一环节,不断编写出新颖的、高水平的教案,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方案发布到互联网上,丰富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新的网络化教学数据库,减少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访问互联网寻找问题的答案,搜集相关资料,或者与教师、网友交流,获得有效信息,认清问题的本质,进行归纳、总结、推理与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网络在教学阶段的优势,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果
网络教学具有交互性、情境化和共享性的特点,使教的手段更加丰富,学的方法更加新颖、多变。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课程,计算机学习环境的创建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各项环节中的关键。目前,有些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严格区分理论课和上机练习,把理论课安排在教室,把上机练习安排在机房,这样导致教师在教室讲课的时候学生无法操作,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等学生到机房上机练习时,又忘记教师讲的内容和步骤,效果欠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全部安排在机房,在交互式网络环境下,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印象深刻,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软件进行例题详解,批改作业,课后辅导,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改进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
(三)加强计算机知识实际操作形式的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方式应体现实践特性,可以结合互联网,采用机考。实践证明,机考方式能够有效考查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掌握情况。交互性测试系统能够满足多人同时进行测试,记录每个人操作的准确性、速度以及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教师分析教学效果、进度快慢以及考试题目的难度系数,为改进、调整、修正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给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够培育出理论素质和操作能力兼备的合格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媛斌.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02).
[2]马春雷.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科技展望,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