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论述了耗散结构理论对于技术创新系统的意义。提出三点看法: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涨落和突变是有序结构产生的又一个重要条件。
关键词:创新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 文化
一般而言,研究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多直接从人的意识和社会创新系统两个方面着手提出一些具体性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能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操作性强的建议与措施,也能够给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营建社会创新系统的点子。但我认为,如果把企业技术创新单纯局限于浅层次的直观层面,而没有从企业文化的大系统着眼,探究其深层次的激励机制,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看成一个真正的复杂性系统工程,只是支离的遇事管事,头痛医头式的去解决一些问题,是很难产生一个协同的力以促使企业文化,从而促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的。我们也见过不少的企业,一项新的产品便其获得巨大成功或某项措施或及时掌握了市场动向而大举获利,但其成功常:是昙花一现。应该说,这只是某项举措的成功而非企业的成功,企业的成功应该能维持一段长时间的成长,到得长期利益。成功的企业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他们普遍认为,企业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诀窍不在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奖金和利润指标,也不在于资金、设备和市场条件,而在于真正重视人的因素,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句话,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去创新,从而造就了成功的企业。
现在我国有好多企业逃避竞争,不思进取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上,而不主动的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技术创新,从而使产品更新换代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这些企业在文化上表现的松松垮垮,缺少一种理念,一种以厂为家的理念;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团队精神;缺少一种意识,一种隆邦意识,故而使企业凝聚力很差,内耗严重,善长窝里斗,以至严重影响企业发展。重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不失为对企业深层而持久的激励。国内外的经验都一再表明,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凝聚人心,激发人的潜能,引导和协调人们为~个共同目标而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新的视角也必须用新的理论来透视,耗散结构理论或许对我们会有所启示。
复杂性科学是当前科学发展的热点,其研究和运用正在向各个学科领域渗透。它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综合的一个表现,它具有全新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正成为受到众多学科领域科学家关注的交叉科研领域。作为复杂性科学理论之一的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伊·普里高津(llya Prigogine)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与此同时,还有哈肯的协同学,艾根的超循环论等(即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开放系统的发展趋势及相应条件的理论,其主要探讨一个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从混沌跃迁到有序的机理和规律。耗散结构是指“在非平衡条件下,通过能量耗散过程产生和维持的时间或空间有序结构。”普里高津运用系统论观点研究其中的熵现象,把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进化论两种不同的发展规律建立在符合热力学原理的统一理论基础上,从而填平了热力学与生物学之间的鸿沟,普里高津也由于在耗散结构上的杰出成就而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不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即孤立系统最终一定要达到一种在空间上是均匀的,时间上是不变的无序状态—平衡态,而是通过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自组织现象和贝纳德湍流等,这也就是说一种宏观有序结构的产生是没有结构的无序状态失去稳定性而产生质变的结果。但这种转化或是发展不是无端的,而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条件不具备,系统就不会发生这种变化。在这些条件中,我觉得至少有三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1.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必须使系统处于远离热平衡的状态即系统内温度处处相等,压强处处相同的状态。系统在热平衡状态或近平衡状态都不会出现有序结构,只能是毫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只有在远离热平衡的状态,系统才可能从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跃迁到新的有序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普里高津才强调“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2.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即系统内外环境要有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与流通,且必须使系统从外部输入的负熵流(信息)的绝对值大于系统内部因耗散所产生的熵增,从而使系统内部熵值不断减小。下面通过熵变总公式来说明之。ds=des+dis其中ds是系统的总熵值,des是系统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交换来的熵,dis是系统内部混乱性产生的熵,dis>0,des<0。由此公式可以看出deo=0,系统封闭,系统内部混乱性不断增大:deo>0,系统从外界得到正熵,总熵值ds>0,系统以比封闭状态下更快的速度增加混乱程度;des<0且|des|<dis,系统从环境中取得负熵,但其不足以克服系统内部的熵增,总熵变ds=des+dis≥o;只有des<O且|deo|>dis,系统从环境中得到的负熵的绝对值大于内部的熵增加,总熵变ds<0,系统才会出现减熵过程,即有组织。
3.涨落和突变是有序结构产生的又一个重要条件。所谓涨落即随机的或大或小的对于系统平均状态的偏离、小的涨落会被衰减,“当一个新的结构出于某个有限过程动时,从一个状态引向另一个状态的涨落大概不会在一步之内把初始状态压倒,而是首先在一个范围内把它建立起来,然后再侵入整个空间。”系统处于稳重定态,即处于一定的势阱之中,在两个不同的热阱之间总是存在着势垒,小的涨落不可能使整个系统克服势垒,进而跃出势阱,但一旦出现巨大的涨落,系统就可以克服势垒,整体的跃出热阱,然后进入新的耗散结构分友发生在系统发展的临界点附近的涨落,也可能通过系统非线性的机制而放大成巨涨落,从而推动系统发生质变,在系统发展的分叉点上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当系统进一步演化时,耗散结构分友失稳后还要进一步产生分叉和突变,进入更高一级的耗散结构分友,依此类推系统会不断地出现一级分叉,二级分叉……几级分叉,这些分叉和演化的结果实际上就是非线性方程的不同分支解。
耗散结构理论关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提示了复杂与简单,确定了随机,混乱与有序之间的系统辩证关系,它能够说明传统科学理论所不能说明的一些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企业文化涉及最具复杂性的人,其研究的对象,课题也都十分复杂,因此,如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基本原理,方法来分析企业系统的实际问题已引起了自然科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管理学家,企业管理者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企业文化中,一个企业的行为可以描述为Xt+1=fx(xi)方程的形式,其中X+=(X1t、X2t…Xnt),为系统状态变量λ=(λ1、λ2…λm)为系统序参量。研究表明对于此类非线性系统,随着序参量入的变化,系统的状态Xt+1就会从单一平衡态经不断分叉进入倍周期状态,而后过渡到混沌。随着入的进一步增大,系统的行为就会更加复杂化,入的细微增大或减小都会导致系统截然不同的状态行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使企业即不失之于无序,又能保持不断的涨落。这样的文化系统在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区域里,不断从社会中输入负熵流,从而使企业更加有序化,更加富有成效,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使企业在商业竞争中独霸群雄。
参考文献:
[1]秦允豪,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2.
[2]国家教委社会科学与艺术教材编写组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70
[3]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北京: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35
关键词:创新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 文化
一般而言,研究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多直接从人的意识和社会创新系统两个方面着手提出一些具体性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能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操作性强的建议与措施,也能够给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营建社会创新系统的点子。但我认为,如果把企业技术创新单纯局限于浅层次的直观层面,而没有从企业文化的大系统着眼,探究其深层次的激励机制,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看成一个真正的复杂性系统工程,只是支离的遇事管事,头痛医头式的去解决一些问题,是很难产生一个协同的力以促使企业文化,从而促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的。我们也见过不少的企业,一项新的产品便其获得巨大成功或某项措施或及时掌握了市场动向而大举获利,但其成功常:是昙花一现。应该说,这只是某项举措的成功而非企业的成功,企业的成功应该能维持一段长时间的成长,到得长期利益。成功的企业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他们普遍认为,企业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诀窍不在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奖金和利润指标,也不在于资金、设备和市场条件,而在于真正重视人的因素,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句话,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去创新,从而造就了成功的企业。
现在我国有好多企业逃避竞争,不思进取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上,而不主动的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技术创新,从而使产品更新换代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这些企业在文化上表现的松松垮垮,缺少一种理念,一种以厂为家的理念;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团队精神;缺少一种意识,一种隆邦意识,故而使企业凝聚力很差,内耗严重,善长窝里斗,以至严重影响企业发展。重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不失为对企业深层而持久的激励。国内外的经验都一再表明,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凝聚人心,激发人的潜能,引导和协调人们为~个共同目标而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新的视角也必须用新的理论来透视,耗散结构理论或许对我们会有所启示。
复杂性科学是当前科学发展的热点,其研究和运用正在向各个学科领域渗透。它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综合的一个表现,它具有全新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正成为受到众多学科领域科学家关注的交叉科研领域。作为复杂性科学理论之一的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伊·普里高津(llya Prigogine)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与此同时,还有哈肯的协同学,艾根的超循环论等(即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开放系统的发展趋势及相应条件的理论,其主要探讨一个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从混沌跃迁到有序的机理和规律。耗散结构是指“在非平衡条件下,通过能量耗散过程产生和维持的时间或空间有序结构。”普里高津运用系统论观点研究其中的熵现象,把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进化论两种不同的发展规律建立在符合热力学原理的统一理论基础上,从而填平了热力学与生物学之间的鸿沟,普里高津也由于在耗散结构上的杰出成就而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不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即孤立系统最终一定要达到一种在空间上是均匀的,时间上是不变的无序状态—平衡态,而是通过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自组织现象和贝纳德湍流等,这也就是说一种宏观有序结构的产生是没有结构的无序状态失去稳定性而产生质变的结果。但这种转化或是发展不是无端的,而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条件不具备,系统就不会发生这种变化。在这些条件中,我觉得至少有三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1.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必须使系统处于远离热平衡的状态即系统内温度处处相等,压强处处相同的状态。系统在热平衡状态或近平衡状态都不会出现有序结构,只能是毫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只有在远离热平衡的状态,系统才可能从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跃迁到新的有序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普里高津才强调“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2.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即系统内外环境要有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与流通,且必须使系统从外部输入的负熵流(信息)的绝对值大于系统内部因耗散所产生的熵增,从而使系统内部熵值不断减小。下面通过熵变总公式来说明之。ds=des+dis其中ds是系统的总熵值,des是系统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交换来的熵,dis是系统内部混乱性产生的熵,dis>0,des<0。由此公式可以看出deo=0,系统封闭,系统内部混乱性不断增大:deo>0,系统从外界得到正熵,总熵值ds>0,系统以比封闭状态下更快的速度增加混乱程度;des<0且|des|<dis,系统从环境中取得负熵,但其不足以克服系统内部的熵增,总熵变ds=des+dis≥o;只有des<O且|deo|>dis,系统从环境中得到的负熵的绝对值大于内部的熵增加,总熵变ds<0,系统才会出现减熵过程,即有组织。
3.涨落和突变是有序结构产生的又一个重要条件。所谓涨落即随机的或大或小的对于系统平均状态的偏离、小的涨落会被衰减,“当一个新的结构出于某个有限过程动时,从一个状态引向另一个状态的涨落大概不会在一步之内把初始状态压倒,而是首先在一个范围内把它建立起来,然后再侵入整个空间。”系统处于稳重定态,即处于一定的势阱之中,在两个不同的热阱之间总是存在着势垒,小的涨落不可能使整个系统克服势垒,进而跃出势阱,但一旦出现巨大的涨落,系统就可以克服势垒,整体的跃出热阱,然后进入新的耗散结构分友发生在系统发展的临界点附近的涨落,也可能通过系统非线性的机制而放大成巨涨落,从而推动系统发生质变,在系统发展的分叉点上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当系统进一步演化时,耗散结构分友失稳后还要进一步产生分叉和突变,进入更高一级的耗散结构分友,依此类推系统会不断地出现一级分叉,二级分叉……几级分叉,这些分叉和演化的结果实际上就是非线性方程的不同分支解。
耗散结构理论关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提示了复杂与简单,确定了随机,混乱与有序之间的系统辩证关系,它能够说明传统科学理论所不能说明的一些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企业文化涉及最具复杂性的人,其研究的对象,课题也都十分复杂,因此,如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基本原理,方法来分析企业系统的实际问题已引起了自然科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管理学家,企业管理者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企业文化中,一个企业的行为可以描述为Xt+1=fx(xi)方程的形式,其中X+=(X1t、X2t…Xnt),为系统状态变量λ=(λ1、λ2…λm)为系统序参量。研究表明对于此类非线性系统,随着序参量入的变化,系统的状态Xt+1就会从单一平衡态经不断分叉进入倍周期状态,而后过渡到混沌。随着入的进一步增大,系统的行为就会更加复杂化,入的细微增大或减小都会导致系统截然不同的状态行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使企业即不失之于无序,又能保持不断的涨落。这样的文化系统在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区域里,不断从社会中输入负熵流,从而使企业更加有序化,更加富有成效,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使企业在商业竞争中独霸群雄。
参考文献:
[1]秦允豪,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2.
[2]国家教委社会科学与艺术教材编写组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70
[3]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北京: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