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机构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和财政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推广的过程中,现行的预算管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建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已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包括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的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单位战略实施、管理控制、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国内企事业的共识。通过改革,旨在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单位应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等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
一、现行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预算意识不强,管理作用未充分发挥,编制的时间晚,方法简单
在大多数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涉及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每个部门和人员都是预算的提供者和执行者,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应有的参与意识。整个预算编制过程只有短短的1—2个月,预算编制质量不高,而且年初根本没有预算可以执行。由于年初处于无预算状态,单位预算批复下达的晚,许多资金只能够参照上年度支出水平进行控制,缺乏应有的科学性,造成与事业的发展不同步。
2.编制的时间短,质量不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都是财务部门来负责编制,编制时间不足2个月,时间紧,任务重,财务人员又无法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对预算编制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考证,闭门造车,编制的预算比较笼统,质量不高。
3.预算编制方法简单、内容粗糙
主要体现在编制年度预算前,对全年工作缺乏充分的预测与详细的规划,再加上年度中间开展计划外工作或上新项目时不考虑年初经费预算,致使年初预算失去了约束力,更无什么严密性可言,导致年度中间预算追加频繁,使单位在很多时候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很多单位还习惯工“上年基数+本年调整”的老方法,凭以往的经验和主观理解来进行编制,结果与实际相差甚远。
4.项目预算细化不够,及时性不够
项目预算有业务项目内容,但没有项目的预算经济指标列支内容,执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编制时,缺少全面的预测和详细的规划,同时预算编制的简单粗糙和不确定性,给预算的审核批准、预算的执行、预算的监督和业绩考核等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深化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1.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要认识到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单位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的有效办法,能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单位管理,提高单位行政、办事效益。实行预算管理,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可以把各项收支按其不同性质,分开管理,并根据其财力来确定两种资金的比例,从制度上杜绝两种不同性质资金在安排使用上的相互挤占和挪用。
2.加强审计监督,增强预算透明度
建立事前审批与预警机制,加强事中适时监控,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与控制体系。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方面做的还不够,各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内部对公共支出缺乏监督和控制的机制,而且我国日前的审计监督是事后监督,难以确保预算资金的支出效果。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各预算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各岗位,使预算更加透明。
3.提高预算编制时间、编制方法
首先应延长预算编制时间。许多国家的预算编制都要经过10个月到1年的时间,美同的预算编制时间大约有18个月。我国预算编制时间的调整要充分考虑到编制时间的充分性和预算测算指标的时效性。将预算编制时间提前到上年的3月份左右较为合适。其次,预算编制要经过预算编制部门的调查、预算政策制定、预算方案的论证、评估、修订,并严格执行“两上两下”的编审过程,广泛听取社会各部门的意见,使之更符合实际,真正起到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4.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约束机制
财政法制是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财政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加快立法建设,将预算管理全面纳入法制轨道,这是法制经济中所必需的。第一,要认真宣传、严格执行《预算法》。预算的编制、执行都应严格按照《预算法》进行,减少各种人为因素。第二,加快立法建设,完善预算管理法规体系。抓紧研究制定以《预算法》为基本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各项支出管理法规,逐步完善预算管理法规体系,使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都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第三,做好法规之间的协调,维护《预算法》的权威性。
5.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政府采购制度
单位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管理。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归口管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建立资产管理、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其基本要求是“管采分离”,监督权、使用权、采购权等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过工集中而滋生腐败行为。
总之,加强事业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优化流程、合理编制、逐项分析预算项目、建立完善的预算监控体系、强化预算考评制度、构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集成。
参考文献:
[1]邹晓丹.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会计之友,2008(3)
[2]张玉灵.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1(1())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包括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的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单位战略实施、管理控制、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国内企事业的共识。通过改革,旨在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单位应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等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
一、现行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预算意识不强,管理作用未充分发挥,编制的时间晚,方法简单
在大多数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涉及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每个部门和人员都是预算的提供者和执行者,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应有的参与意识。整个预算编制过程只有短短的1—2个月,预算编制质量不高,而且年初根本没有预算可以执行。由于年初处于无预算状态,单位预算批复下达的晚,许多资金只能够参照上年度支出水平进行控制,缺乏应有的科学性,造成与事业的发展不同步。
2.编制的时间短,质量不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都是财务部门来负责编制,编制时间不足2个月,时间紧,任务重,财务人员又无法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对预算编制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考证,闭门造车,编制的预算比较笼统,质量不高。
3.预算编制方法简单、内容粗糙
主要体现在编制年度预算前,对全年工作缺乏充分的预测与详细的规划,再加上年度中间开展计划外工作或上新项目时不考虑年初经费预算,致使年初预算失去了约束力,更无什么严密性可言,导致年度中间预算追加频繁,使单位在很多时候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很多单位还习惯工“上年基数+本年调整”的老方法,凭以往的经验和主观理解来进行编制,结果与实际相差甚远。
4.项目预算细化不够,及时性不够
项目预算有业务项目内容,但没有项目的预算经济指标列支内容,执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编制时,缺少全面的预测和详细的规划,同时预算编制的简单粗糙和不确定性,给预算的审核批准、预算的执行、预算的监督和业绩考核等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深化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1.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要认识到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单位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的有效办法,能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单位管理,提高单位行政、办事效益。实行预算管理,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可以把各项收支按其不同性质,分开管理,并根据其财力来确定两种资金的比例,从制度上杜绝两种不同性质资金在安排使用上的相互挤占和挪用。
2.加强审计监督,增强预算透明度
建立事前审批与预警机制,加强事中适时监控,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与控制体系。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方面做的还不够,各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内部对公共支出缺乏监督和控制的机制,而且我国日前的审计监督是事后监督,难以确保预算资金的支出效果。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各预算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各岗位,使预算更加透明。
3.提高预算编制时间、编制方法
首先应延长预算编制时间。许多国家的预算编制都要经过10个月到1年的时间,美同的预算编制时间大约有18个月。我国预算编制时间的调整要充分考虑到编制时间的充分性和预算测算指标的时效性。将预算编制时间提前到上年的3月份左右较为合适。其次,预算编制要经过预算编制部门的调查、预算政策制定、预算方案的论证、评估、修订,并严格执行“两上两下”的编审过程,广泛听取社会各部门的意见,使之更符合实际,真正起到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4.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约束机制
财政法制是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财政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加快立法建设,将预算管理全面纳入法制轨道,这是法制经济中所必需的。第一,要认真宣传、严格执行《预算法》。预算的编制、执行都应严格按照《预算法》进行,减少各种人为因素。第二,加快立法建设,完善预算管理法规体系。抓紧研究制定以《预算法》为基本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各项支出管理法规,逐步完善预算管理法规体系,使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都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第三,做好法规之间的协调,维护《预算法》的权威性。
5.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政府采购制度
单位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管理。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归口管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建立资产管理、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其基本要求是“管采分离”,监督权、使用权、采购权等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过工集中而滋生腐败行为。
总之,加强事业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优化流程、合理编制、逐项分析预算项目、建立完善的预算监控体系、强化预算考评制度、构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集成。
参考文献:
[1]邹晓丹.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会计之友,2008(3)
[2]张玉灵.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