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衣藻属一新种——中华拟衣藻及其生活史的研究

来源 :武汉植物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了团藻目衣藻科拟衣藻属一新种.此种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一浇园粪缸中采得,在分离室内单种培养过程中,对其形态学和生活史进行了研究.营养细胞具多个盘状色素体,与拟衣藻属已知的种类有明显的差别.经培养观察,作者发现除细胞分裂、无性生殖外,还有同宗异配式有性生殖,在生活史各阶段该藻叶绿体中均未见蛋白核,因此,拟衣藻作为分类单元是一个有效的属.
其他文献
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冬小麦品种鄂恩1号和品系鄂55072不同生理状态的幼穗和幼胚盾片与诱导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长度在0.4~2.0 cm间的幼穗和直径在0.4~1.5 mm间的盾片
采用胚胎拯求方法,首次成功实现了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14)与同属野生种C.hystrix Chakr.(2n=24)间可重复的种间杂交。杂交F1植株形态一致。其中多分枝、密棕茸毛(尤其
比较研究了胡杨,灰叶胡杨花粉的化学成分及2种花粉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室温,4℃冰箱内保存,灰叶胡杨花粉生活力保持的时间均比胡杨花粉生活力保持的时间长
介绍了一种筛选七中皂苷的树脂分离的简便程序,即:先用静态批量吸附法比较,后用动态性层析法确认。按此程序对所试的5种树脂D4020,D101,NKA-9,H103,201×4和1种硅校G分离七叶皂苷
通过对Camellia nitidissimaChi和Camellia petelotii(Merr.)Sealy的核糖体DNAITS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ITS区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Camellianitidissima与Camelliatunghi
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海南粗榧5个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结果表明:海南粗榧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多态位点比率P=0.33,等位基因平均数A=1.33,平均期
以经过碳、氮(75×1014 keV/cm2 )离子注入处理后的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种子为材料,研究低能离子注入对甜叶菊萌发率、生长量及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200 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条斑紫菜的热水提取物,从中得到多糖PY2,并测出其分子量为2.0×104。用紫外和红外光谱对PY2的性质进行了鉴定。进一步测定
4月25日下午,公交集团庆“五一·五四”劳动者之歌——主题音乐会在公交集团技校操场隆重举行。合唱、独唱、舞蹈、拳术、杂技、木卡姆,公交各族职工们用自己的才艺赢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