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话还真没错。我们对于历史或者是历史名人的认知,往往来自史书或民间传说,但我们知道的这段历史、这个名人真就是那个模样吗?孔融之死竟然因为孝行有亏,蔡伦竟然是个大奸宦,张飞书画双绝,庞太师乃一代名臣,就连民间传说《白蛇传》的小青原本都是雄性……本文的出发点并非要摧毁大小朋友们的三观,而是希望大家能以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和历史上的那些名人。
孔融之死
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在中国无人不知,毕竟“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咱从小就知道了。然而,可能孔融最终的结局却是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车九、谤讪朝廷、不遵超仪以及孝行有亏给杀了。既然是说历史,那么咱们还是简单回顾下孔融的生平。在历史上孔融绝对是一个大名人,不少成语典故都和他有直接的关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亲戚。”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一门争死”——孔融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孔融十六岁时,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地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死罪,孔融因此事而闻名。
“哭坟不悴”——不过很遗憾的,孔融长大之后才情名声倒是有了,可为官却是真不行。孔融被暗恨他的董卓派去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任国相,先是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后又被黄巾军将领管亥围困。期间其实还有一件事,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部不憔悴。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理由便是“哭坟不悴”。同样是在他任北海相时,曾经派三个督邮下乡去催租税。因为天下大乱,百姓流亡,租税收不齐,孔融一怒之下,竟然在一天之内将三个督邮都处以极刑。
孔融的糟点不仅与此,建安九年,孔融在青州当差,当时青州已经被袁绍的儿子袁谭围困,城里的守卫只有一百多名士兵,形势十分危急。而孔融也是一个伪君子,为了保持自己的士大夫形象,故作临危不惧,竟然在城内饮酒作诗,也不督战。后来,群龙无首,青州被攻破,孔融才召集了一部分士兵,护送自己逃出了青州城,完全不顾自己妻子和孩子,最后,孔融的妻儿被袁谭俘虏。
而孔融自己的取死之道在于他的“毒舌”。204年,袁曹之战已至尾声,曹操进攻屠邺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抢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最初认为孔融可是建安七子之首,连忙询问孔融这出于啥书的典故,我曹操都不知道。孔融答说“按你儿子办这种事情的德行,我想当然的”,潜台词就是,既然曹丕能毫不羞耻地抢夺人妻,武王就能把妲己赐给周公,你们曹家简直了……曹操气炸。之后,孔融简直什么事情都要跟曹操对着干,而且说话毫无顾忌,仗着自己是名士,认为曹操根本不敢对他怎么样。比如曹操宣布远征乌桓,希望能一举扫平北方,孔融讥笑说“你不如把肃慎(满族前身)和丁零(匈奴部)—起干掉,这才值得你劳民伤财地跑一趟”。而后因连年战乱导致饥荒,爱酒的曹操上表请禁止用粮食造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大谈“昔日尧帝饮千钟,孔子痛饮百斛,汉高祖醉酒斩蛇起义,前代那些先贤,哪个不喝酒呢?屈原就是不爱喝酒,才被楚怀王一撸到底啊!”总之,喝酒有益,禁酒没理,不仅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还各种邀约朋友大摆酒宴。
同时,孔融更是将“名士”风范发挥到了极致,言语越来越偏激,各种语不惊人死不休。孔融曾与祢衡谈话时,狂荡放言称:“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大概意思是说:父之于子,有什么情分可言呢?探求结果的本源,不过是情与欲的产物而已。母之于子,又怎么说呢?就如同放在瓦罐中的一个东西,出来后就分离了,没有任何关系了。另外在闹饥荒时.孔融还说过,如果父亲对孩子不好的话,那即是有吃的东西宁愿给别人吃,也不给老爹。这种言论,时至今日也让人摸不着头脑,简直不敢相信是让梨的孔融说出来的话。
建安十三年,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气,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多項罪名,将孔融处死并株连三族,孔融时年56岁。好吧,孔融死时也留下了另一个成语典故,那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杀时,他的女儿7岁,男孩9岁,寄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你们为什么还不跑?”女儿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蛋不破的呢?”主人有给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 虽远必诛
近年来,中国的崛起让国人爱国自豪之情与日俱增,反映在网络上最响亮最振奋人心的口号“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如今连中小学生都不时喊上一句。不过,大家可知道这句口号的创作者陈汤,却是一个有着贪婪和不孝两大污点的军事奇才吗?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他小时候家中贫穷靠乞讨借贷为生,往往又没有能力归还,因此不被同乡所喜。不过他年轻时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达事理,后来到长安去求取官职,谋得太官献食丞一官。几年后,富平侯张勃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做官心切,没有奔丧回家。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基本的孝道,甚至连累张勃,害得张勃死时谧号为缪侯,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
后来汉元帝看他有些才华,破格放他出来。陈汤混了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按照朝廷的本意,陈汤这次出使西域,不是去打仗的-因而只带着一支护卫,没有军队。可是陈汤很想借机建功立业,于是他开始鼓动甘延寿:“现在郅支单于剽悍残暴,称雄于西域,成了汉朝的大患。现在他居地遥远,没有可以固守的城池,也没有精锐的将士,如果我们召集起屯田戍边的兵卒,再联合乌孙等西域诸国,直接去攻击郅支,他守是守不住的,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甘延寿一听吓了一跳,皇帝没有让我们出战,擅自出战如果失败是杀头的罪过,甘延寿不肯答应。也是老天给陈汤机会,甘延寿突然大病一场,不能理事,陈汤代其行政。陈汤的做法比甘延寿想象的还要大胆,他不但擅自出战,还假传圣旨征发边境诸国兵马和驻扎车师的屯田士兵一同作战。甘延寿得知后,魂飞魄散,忙从病床上跳下来阻止,陈汤怒道:“大军已经集结,你小子还要阻拦吗?”甘延寿见事已至此,也只得随军行动。二人一面上表承认矫制之罪,一面率大军出发。而且一路上他们还在路过乌孙和康居时,以汉使的名义联合了各族军士,最终大军竟有4万多人。最终一战,郅支单于死在乱军,汉军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1518人,生擒官吏145人,另外俘虏敌兵1000余人,并从狱中解救出2名汉朝的使者。
正当甘延寿与陈汤带领将士凯旋时,朝中的司隶校尉也从长安出发了,原来陈汤向来贪财,攻克郅支城后,缴获了大量财物,陈汤私自藏了不少金银财宝,所以司隶校卫拦路搜查,准备拘捕。陈汤立即上书皇帝说:“我与将士们不远万里诛杀郅支单于,按理说,朝廷应派出使者来慰劳军队,并表示欢迎,如今却是司隶来检查审问,还要拘捕我,这不是为郅支报仇吗?”皇帝便下令撤回司隶,并令沿路州县摆设酒食夹道欢迎得胜之军过境。
尽管如此,陈汤矫诏一事还是引发了朝堂多次争论,此后也因他—方面确有军事才华且经验丰富,另—方面他极贪钱财,对各种贿赂来者不拒,基本部处于起起伏伏,一会儿身败名裂,一会儿锒铛入狱,一会儿又重返军事参谋岗位的状态。直到王莽执政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焚书坑儒
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提到“焚书坑儒”就想起秦始皇的暴政,举国典籍被焚烧,无数读书人被坑杀,扼杀文明的一幕幕罪恶在眼前闪过一般。但历史真相真是如此吗?首先,焚书坑儒其实是两件事情,我们一一来看史书记载以及后世史学家对它们的还原。
我们知道,秦朝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才给后世中华文明的大一统局面打下了基础。但实际上在统—之初,秦始皇在政治、经济上实行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从朝堂到民间就曾对是否沿用周朝以来的分封制产生过巨大争论。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批官吏,请求秦始皇将诸子分封于占领不久的燕、齐、楚故地为王,认为这样有利于巩固秦的统治。但廷尉李斯则坚持反对态度,他认为,春秋战国诸侯之所以纷争,完全是西周分封制造成的恶果。只有废除分封制,才可免除祸乱。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认为立封国,就是树敌兵,于是在全国确立了郡县制。
然而事隔8年之后,在秦始皇于咸阳宫举行的宫廷大宴上,又发生了一场师古还是师今的争论。焚书之举正是由此引发的。在宴会上,仆射周青臣面腴秦始皇,吹捧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淳于越针对周青臣的腴词提出了恢复分封制的主张。丞相李斯明确表示不同意淳于越的观点。他向秦始皇提出焚毁古书的三条建议:1.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令下30日后不交的,处以黥刑并罚苦役四年;2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3.有愿習法令者,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在宴会散后第二天,就在全国各地点燃了焚书之火。
所以秦始皇都烧了哪些书呢?最主要的一本是《尚书》,因为尚书记载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为“功高三皇,德迈五帝”,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观念代替上古圣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乃焚古。其次是《诗经》,因为诗经中多赞颂历代君王,始皇不愿有六国遗党颂六国先王。但,最最重要的或是一本方士《道经》。这《道经》非现在的老子《道德经》。此经流传下来的竟然只剩下16个字,着实令人遗憾。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可不是烧了所有的书籍。
在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坑儒不是焚书的直接继续,而是由于一些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引起的。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后-异想天开地要寻求长生不死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应为秦始皇找到这种药。按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验者,要处以死刑。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诽谤秦始皇天性刚愎自用,专任狱吏,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人决断,贪于权势等等。秦始皇听后,怒不可遏,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固定460余人活埋于咸阳。这即是所谓的“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当然,焚书坑儒事件虽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主要原因就在于秦始皇选择的手段还是太过猛烈和粗暴了。 宋体字
从小认字开始,我们接触最多的字体莫过于宋体字和楷体字。不过,你知道吗?宋体字可不是宋朝人发明的。网络上曾有谣言,宋体字乃奸臣秦桧所创,简直贻笑大方。咱们先来看看古代印刷术所用的字体都有哪些吧。
中国最早的印刷术所用的字体是抄经体。自南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有了爆炸性增长,随之而来的经书供应量也与日俱增,于是写经手这一职业由此诞生,而这种為适应快速抄写的书体也被后人称为“抄经体”。到了五代时期-随着印刷术的大规模普及,官方也逐渐成为雕版印刷的普及与规范制定者,中国经典书册《九经》的第一次雕版印刷就是在五代时由官方出品。唐代早期的雕版印刷字体来源就是唐代的抄经体。
至宋代,雕版印刷迎来黄金时期。但是此时的雕版印刷字体却并非后来被大家熟知的宋体,而是多以唐代名家字体入板。不同地区的入板字体也不尽相同。四川地区多用颜真卿的颜体入板。而福建地区则多用柳体。而被我们称为“宋体”的字体,在南宋才开始逐渐完成与书法字体的脱离,但还只是印刷字体与书法字体脱离的一个过渡时期,后世称为“过渡仿宋体”。此时的“过渡仿宋体”是为了快速雕刻而创造的新型印刷字体。例如横画的收笔设计成两次凑刀即可雕成的三角形,许多字的形态已经非常接近宋体。到了明代,随着印刷技术飞速发展,印刷字体也终于形成了被我们今天称之为“宋体”的最终版。
宋体字于明朝以后才出现,那何以谓作“宋体”?原来,宋朝文化鼎盛,宋刻本精美大气,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明朝文人特别是书籍的收藏者,极度推崇“宋刻本”,因此明代出版界多翻刻宋刻本,但为求便捷,也为了降低成本,明朝的这些仿宋刊本经常只刻出“肤廓字样”,而非原来楷味浓厚的宋字。最终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于印刷的字体。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敕廷臣补刊经庵《文献通考》的序文中,规定:“此后刻书,凡方体称宋体字,楷书均称软字”。“宋体”之名由此而来。由于此字体盛行于明朝,并在明朝时期传人日本,因此日本于19世纪制造铅字字模时,称此字体为“明朝体”。到目前,如果你是用日文的Windows和Word软件,你就会发现,字体选择中只有明朝体而没有宋体。
不过即便是到了明末,宋体字依然存在两种字体类型。比较多的一类形体也比较长,比万历时期的一类宋体字更狭长一些,如后来的崇祯本《宋朱晦庵先生名臣言行录》。另一类字比较扁,如毛氏汲古阁刻本《南史》。到了清代,宋体字进一步发展,康熙中期以后逐渐形成清代的风格。最明显的特征在于此时的宋体字字形比明末清初更方正,更接近于后来我们熟悉的印刷体。到乾隆时期,宋体字已大体定型,其横画收笔的三角、竖画起笔的三角等,才与现代宋体字基本相同。
纪晓岚与和珅
有关历史的影视剧拍得好了,对大家了解历史确实有所助益,可是太多的影视作品都存在虚构,咱们这回就拿《铁齿铜牙纪晓岚》来聊聊。因为和珅和纪晓岚在历史上不仅不是敌对关系,反而两人关系还真不赖。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人,满洲正红旗。和大人真实的相貌绝对不是王刚那样的肥头大耳,反而是典型的高富帅,有真传画像为证。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真实的纪晓岚长相并不好看,书中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还有高度近视。
从年龄上看,和珅比纪晓岚小26岁,不是一辈人。1754年纪晓岚考中进士入翰林,之后纪晓岚—直在文化部门工作(编书,文学侍从)。而1773年和珅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得到乾隆皇帝赏识,从此平步青云,1776年就做到了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
二人在官场的地位不是一个量级,纪晓岚一方面不可能与和珅有多少直接较量,且另一方面两者的业务也不对口。纪晓岚官职比和珅低容很多,就是想斗也不够资格。倒是纪晓岚经常帮助和珅润色文稿,和珅很欣赏他,在官场上也颇照顾他。纪晓岚并不是什么直臣忠臣,只是个才子而已,尤其善于对对联。和珅在乾隆面前炙手可热,纪昀则被批评为读书不明事理。
有次纪晓岚的亲家在江南犯法,皇上要彻查,纪晓岚获知消息,立即写了封信给亲家提醒,里面并无一字,只放了些茶叶和盐粒-暗示亲家朝廷要“严查”了。不料被乾隆获悉,勃然大怒,将纪晓岚发配到了新疆。过了3年,见乾隆气也消得差不多了,还是和珅来求情,才内把他叫回来负责编辑《四库全书》。不过即便是纪晓岚回到北京了,乾隆皇帝对他也不太感冒,有次纪晓岚在乾隆面前谈论朝政,被乾隆训斥一通,说你纪晓岚不过是个“腐儒”,如何也敢议论军国大事,把纪晓岚闹了个大红脸,从此老实了很多。这也很符合乾隆的设定,毕竟自诩“十全老人’,文人相轻,很常见嘛。对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那才是真正的毁三观。
孔融之死
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在中国无人不知,毕竟“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咱从小就知道了。然而,可能孔融最终的结局却是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车九、谤讪朝廷、不遵超仪以及孝行有亏给杀了。既然是说历史,那么咱们还是简单回顾下孔融的生平。在历史上孔融绝对是一个大名人,不少成语典故都和他有直接的关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亲戚。”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一门争死”——孔融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孔融十六岁时,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地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死罪,孔融因此事而闻名。
“哭坟不悴”——不过很遗憾的,孔融长大之后才情名声倒是有了,可为官却是真不行。孔融被暗恨他的董卓派去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任国相,先是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后又被黄巾军将领管亥围困。期间其实还有一件事,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部不憔悴。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理由便是“哭坟不悴”。同样是在他任北海相时,曾经派三个督邮下乡去催租税。因为天下大乱,百姓流亡,租税收不齐,孔融一怒之下,竟然在一天之内将三个督邮都处以极刑。
孔融的糟点不仅与此,建安九年,孔融在青州当差,当时青州已经被袁绍的儿子袁谭围困,城里的守卫只有一百多名士兵,形势十分危急。而孔融也是一个伪君子,为了保持自己的士大夫形象,故作临危不惧,竟然在城内饮酒作诗,也不督战。后来,群龙无首,青州被攻破,孔融才召集了一部分士兵,护送自己逃出了青州城,完全不顾自己妻子和孩子,最后,孔融的妻儿被袁谭俘虏。
而孔融自己的取死之道在于他的“毒舌”。204年,袁曹之战已至尾声,曹操进攻屠邺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抢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最初认为孔融可是建安七子之首,连忙询问孔融这出于啥书的典故,我曹操都不知道。孔融答说“按你儿子办这种事情的德行,我想当然的”,潜台词就是,既然曹丕能毫不羞耻地抢夺人妻,武王就能把妲己赐给周公,你们曹家简直了……曹操气炸。之后,孔融简直什么事情都要跟曹操对着干,而且说话毫无顾忌,仗着自己是名士,认为曹操根本不敢对他怎么样。比如曹操宣布远征乌桓,希望能一举扫平北方,孔融讥笑说“你不如把肃慎(满族前身)和丁零(匈奴部)—起干掉,这才值得你劳民伤财地跑一趟”。而后因连年战乱导致饥荒,爱酒的曹操上表请禁止用粮食造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大谈“昔日尧帝饮千钟,孔子痛饮百斛,汉高祖醉酒斩蛇起义,前代那些先贤,哪个不喝酒呢?屈原就是不爱喝酒,才被楚怀王一撸到底啊!”总之,喝酒有益,禁酒没理,不仅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还各种邀约朋友大摆酒宴。
同时,孔融更是将“名士”风范发挥到了极致,言语越来越偏激,各种语不惊人死不休。孔融曾与祢衡谈话时,狂荡放言称:“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大概意思是说:父之于子,有什么情分可言呢?探求结果的本源,不过是情与欲的产物而已。母之于子,又怎么说呢?就如同放在瓦罐中的一个东西,出来后就分离了,没有任何关系了。另外在闹饥荒时.孔融还说过,如果父亲对孩子不好的话,那即是有吃的东西宁愿给别人吃,也不给老爹。这种言论,时至今日也让人摸不着头脑,简直不敢相信是让梨的孔融说出来的话。
建安十三年,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气,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多項罪名,将孔融处死并株连三族,孔融时年56岁。好吧,孔融死时也留下了另一个成语典故,那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杀时,他的女儿7岁,男孩9岁,寄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你们为什么还不跑?”女儿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蛋不破的呢?”主人有给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 虽远必诛
近年来,中国的崛起让国人爱国自豪之情与日俱增,反映在网络上最响亮最振奋人心的口号“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如今连中小学生都不时喊上一句。不过,大家可知道这句口号的创作者陈汤,却是一个有着贪婪和不孝两大污点的军事奇才吗?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他小时候家中贫穷靠乞讨借贷为生,往往又没有能力归还,因此不被同乡所喜。不过他年轻时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达事理,后来到长安去求取官职,谋得太官献食丞一官。几年后,富平侯张勃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做官心切,没有奔丧回家。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基本的孝道,甚至连累张勃,害得张勃死时谧号为缪侯,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
后来汉元帝看他有些才华,破格放他出来。陈汤混了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按照朝廷的本意,陈汤这次出使西域,不是去打仗的-因而只带着一支护卫,没有军队。可是陈汤很想借机建功立业,于是他开始鼓动甘延寿:“现在郅支单于剽悍残暴,称雄于西域,成了汉朝的大患。现在他居地遥远,没有可以固守的城池,也没有精锐的将士,如果我们召集起屯田戍边的兵卒,再联合乌孙等西域诸国,直接去攻击郅支,他守是守不住的,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甘延寿一听吓了一跳,皇帝没有让我们出战,擅自出战如果失败是杀头的罪过,甘延寿不肯答应。也是老天给陈汤机会,甘延寿突然大病一场,不能理事,陈汤代其行政。陈汤的做法比甘延寿想象的还要大胆,他不但擅自出战,还假传圣旨征发边境诸国兵马和驻扎车师的屯田士兵一同作战。甘延寿得知后,魂飞魄散,忙从病床上跳下来阻止,陈汤怒道:“大军已经集结,你小子还要阻拦吗?”甘延寿见事已至此,也只得随军行动。二人一面上表承认矫制之罪,一面率大军出发。而且一路上他们还在路过乌孙和康居时,以汉使的名义联合了各族军士,最终大军竟有4万多人。最终一战,郅支单于死在乱军,汉军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1518人,生擒官吏145人,另外俘虏敌兵1000余人,并从狱中解救出2名汉朝的使者。
正当甘延寿与陈汤带领将士凯旋时,朝中的司隶校尉也从长安出发了,原来陈汤向来贪财,攻克郅支城后,缴获了大量财物,陈汤私自藏了不少金银财宝,所以司隶校卫拦路搜查,准备拘捕。陈汤立即上书皇帝说:“我与将士们不远万里诛杀郅支单于,按理说,朝廷应派出使者来慰劳军队,并表示欢迎,如今却是司隶来检查审问,还要拘捕我,这不是为郅支报仇吗?”皇帝便下令撤回司隶,并令沿路州县摆设酒食夹道欢迎得胜之军过境。
尽管如此,陈汤矫诏一事还是引发了朝堂多次争论,此后也因他—方面确有军事才华且经验丰富,另—方面他极贪钱财,对各种贿赂来者不拒,基本部处于起起伏伏,一会儿身败名裂,一会儿锒铛入狱,一会儿又重返军事参谋岗位的状态。直到王莽执政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焚书坑儒
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提到“焚书坑儒”就想起秦始皇的暴政,举国典籍被焚烧,无数读书人被坑杀,扼杀文明的一幕幕罪恶在眼前闪过一般。但历史真相真是如此吗?首先,焚书坑儒其实是两件事情,我们一一来看史书记载以及后世史学家对它们的还原。
我们知道,秦朝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才给后世中华文明的大一统局面打下了基础。但实际上在统—之初,秦始皇在政治、经济上实行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从朝堂到民间就曾对是否沿用周朝以来的分封制产生过巨大争论。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批官吏,请求秦始皇将诸子分封于占领不久的燕、齐、楚故地为王,认为这样有利于巩固秦的统治。但廷尉李斯则坚持反对态度,他认为,春秋战国诸侯之所以纷争,完全是西周分封制造成的恶果。只有废除分封制,才可免除祸乱。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认为立封国,就是树敌兵,于是在全国确立了郡县制。
然而事隔8年之后,在秦始皇于咸阳宫举行的宫廷大宴上,又发生了一场师古还是师今的争论。焚书之举正是由此引发的。在宴会上,仆射周青臣面腴秦始皇,吹捧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淳于越针对周青臣的腴词提出了恢复分封制的主张。丞相李斯明确表示不同意淳于越的观点。他向秦始皇提出焚毁古书的三条建议:1.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令下30日后不交的,处以黥刑并罚苦役四年;2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3.有愿習法令者,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在宴会散后第二天,就在全国各地点燃了焚书之火。
所以秦始皇都烧了哪些书呢?最主要的一本是《尚书》,因为尚书记载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为“功高三皇,德迈五帝”,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观念代替上古圣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乃焚古。其次是《诗经》,因为诗经中多赞颂历代君王,始皇不愿有六国遗党颂六国先王。但,最最重要的或是一本方士《道经》。这《道经》非现在的老子《道德经》。此经流传下来的竟然只剩下16个字,着实令人遗憾。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可不是烧了所有的书籍。
在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坑儒不是焚书的直接继续,而是由于一些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引起的。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后-异想天开地要寻求长生不死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应为秦始皇找到这种药。按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验者,要处以死刑。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诽谤秦始皇天性刚愎自用,专任狱吏,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人决断,贪于权势等等。秦始皇听后,怒不可遏,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固定460余人活埋于咸阳。这即是所谓的“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当然,焚书坑儒事件虽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主要原因就在于秦始皇选择的手段还是太过猛烈和粗暴了。 宋体字
从小认字开始,我们接触最多的字体莫过于宋体字和楷体字。不过,你知道吗?宋体字可不是宋朝人发明的。网络上曾有谣言,宋体字乃奸臣秦桧所创,简直贻笑大方。咱们先来看看古代印刷术所用的字体都有哪些吧。
中国最早的印刷术所用的字体是抄经体。自南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有了爆炸性增长,随之而来的经书供应量也与日俱增,于是写经手这一职业由此诞生,而这种為适应快速抄写的书体也被后人称为“抄经体”。到了五代时期-随着印刷术的大规模普及,官方也逐渐成为雕版印刷的普及与规范制定者,中国经典书册《九经》的第一次雕版印刷就是在五代时由官方出品。唐代早期的雕版印刷字体来源就是唐代的抄经体。
至宋代,雕版印刷迎来黄金时期。但是此时的雕版印刷字体却并非后来被大家熟知的宋体,而是多以唐代名家字体入板。不同地区的入板字体也不尽相同。四川地区多用颜真卿的颜体入板。而福建地区则多用柳体。而被我们称为“宋体”的字体,在南宋才开始逐渐完成与书法字体的脱离,但还只是印刷字体与书法字体脱离的一个过渡时期,后世称为“过渡仿宋体”。此时的“过渡仿宋体”是为了快速雕刻而创造的新型印刷字体。例如横画的收笔设计成两次凑刀即可雕成的三角形,许多字的形态已经非常接近宋体。到了明代,随着印刷技术飞速发展,印刷字体也终于形成了被我们今天称之为“宋体”的最终版。
宋体字于明朝以后才出现,那何以谓作“宋体”?原来,宋朝文化鼎盛,宋刻本精美大气,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明朝文人特别是书籍的收藏者,极度推崇“宋刻本”,因此明代出版界多翻刻宋刻本,但为求便捷,也为了降低成本,明朝的这些仿宋刊本经常只刻出“肤廓字样”,而非原来楷味浓厚的宋字。最终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于印刷的字体。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敕廷臣补刊经庵《文献通考》的序文中,规定:“此后刻书,凡方体称宋体字,楷书均称软字”。“宋体”之名由此而来。由于此字体盛行于明朝,并在明朝时期传人日本,因此日本于19世纪制造铅字字模时,称此字体为“明朝体”。到目前,如果你是用日文的Windows和Word软件,你就会发现,字体选择中只有明朝体而没有宋体。
不过即便是到了明末,宋体字依然存在两种字体类型。比较多的一类形体也比较长,比万历时期的一类宋体字更狭长一些,如后来的崇祯本《宋朱晦庵先生名臣言行录》。另一类字比较扁,如毛氏汲古阁刻本《南史》。到了清代,宋体字进一步发展,康熙中期以后逐渐形成清代的风格。最明显的特征在于此时的宋体字字形比明末清初更方正,更接近于后来我们熟悉的印刷体。到乾隆时期,宋体字已大体定型,其横画收笔的三角、竖画起笔的三角等,才与现代宋体字基本相同。
纪晓岚与和珅
有关历史的影视剧拍得好了,对大家了解历史确实有所助益,可是太多的影视作品都存在虚构,咱们这回就拿《铁齿铜牙纪晓岚》来聊聊。因为和珅和纪晓岚在历史上不仅不是敌对关系,反而两人关系还真不赖。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人,满洲正红旗。和大人真实的相貌绝对不是王刚那样的肥头大耳,反而是典型的高富帅,有真传画像为证。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真实的纪晓岚长相并不好看,书中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还有高度近视。
从年龄上看,和珅比纪晓岚小26岁,不是一辈人。1754年纪晓岚考中进士入翰林,之后纪晓岚—直在文化部门工作(编书,文学侍从)。而1773年和珅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得到乾隆皇帝赏识,从此平步青云,1776年就做到了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
二人在官场的地位不是一个量级,纪晓岚一方面不可能与和珅有多少直接较量,且另一方面两者的业务也不对口。纪晓岚官职比和珅低容很多,就是想斗也不够资格。倒是纪晓岚经常帮助和珅润色文稿,和珅很欣赏他,在官场上也颇照顾他。纪晓岚并不是什么直臣忠臣,只是个才子而已,尤其善于对对联。和珅在乾隆面前炙手可热,纪昀则被批评为读书不明事理。
有次纪晓岚的亲家在江南犯法,皇上要彻查,纪晓岚获知消息,立即写了封信给亲家提醒,里面并无一字,只放了些茶叶和盐粒-暗示亲家朝廷要“严查”了。不料被乾隆获悉,勃然大怒,将纪晓岚发配到了新疆。过了3年,见乾隆气也消得差不多了,还是和珅来求情,才内把他叫回来负责编辑《四库全书》。不过即便是纪晓岚回到北京了,乾隆皇帝对他也不太感冒,有次纪晓岚在乾隆面前谈论朝政,被乾隆训斥一通,说你纪晓岚不过是个“腐儒”,如何也敢议论军国大事,把纪晓岚闹了个大红脸,从此老实了很多。这也很符合乾隆的设定,毕竟自诩“十全老人’,文人相轻,很常见嘛。对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那才是真正的毁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