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55-01
音樂欣赏是人类进行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并提升人的艺术修养。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与悲,音乐把内心深处所特有的情感化为自由自在,使心灵得到放松……。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那么,怎样使学生喜欢音乐欣赏并从音乐欣赏中获得音乐情感呢?下面我将从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影响音乐欣赏兴趣的因素,获得音乐欣赏情感体验的策略,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关注学生对音乐欣赏兴趣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欣赏课不像唱歌、舞蹈等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和音乐想象能力。如:欣赏《野蜂飞舞》,我将制幻灯片,从童话故事本身入手,将生活有趣的故事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幻灯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启发学生叙述故事内容。学生对童话故事主题的理解为欣赏音乐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平时应注重精心选择优秀音乐作品,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播放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如《课间十分钟》、《红星歌》、《时间像小马车》等佳品,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党的崇敬和热爱,感受欢快活泼的气氛,使学生的高尚情操等审美能力都得到培养。
(二)以欣赏为主线,将唱歌、舞蹈贯穿其中,融为一体,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兴趣。在教学中,把欣赏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歌唱和舞蹈对欣赏起到一个再认识的作用。
(三)从欣赏音乐作品的步骤和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实现从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飞跃。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听、看、唱、想、动、说的参与方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而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从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看”是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视觉的结合来感受美,这一点我在平时教学中里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来实现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因此我借助多媒体,通过观看动画、绘画、剪贴画及情景表演进行直观欣赏教学。其次,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音乐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而“想”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由感而发是有抽象性、多样性、模糊性等特点。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中能感悟到音乐作品的风格,在感受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也感受了美,净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作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听音乐等,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创作画,再依据自己画的画写一段简短的文字,或者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创编一段舞蹈。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获取音乐知识,从生活中去寻找音乐素材。
二、培养音乐欣赏兴趣的策略
(一)有趣的导入,引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音乐欣赏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1.故事导入。通过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导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图画导入。儿童对直观的视觉形象接受能力较强,而对抽象的声音形象感受力较低。
(二)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主要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稍显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文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获得音乐欣赏课情感体验的策略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情感的方式。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培养的,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产生一定层次的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在的教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开启音乐欣赏的大门,则要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所谓情感体验,是指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欣赏作品或演唱作品时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学生的情感应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一)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投入。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
情境的创设,最基本的是创设良好的课堂聆听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我积极鼓动他们听音乐时自然的肢体活动,同时也保证课堂纪律的良好,必要时要求闭目聆听,逐渐养成安静地听音乐的习惯。
(二)鼓励创造,引起情感升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引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对音乐的再创造。
总之,要想使音乐欣赏、情感融为一体,必须认真备课,对教材分析研究,切实从学生身心出发,以提高学生艺术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表现力,着力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完善人格品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及身、心、智能全面发展的现代人而努力。
音樂欣赏是人类进行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并提升人的艺术修养。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与悲,音乐把内心深处所特有的情感化为自由自在,使心灵得到放松……。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那么,怎样使学生喜欢音乐欣赏并从音乐欣赏中获得音乐情感呢?下面我将从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影响音乐欣赏兴趣的因素,获得音乐欣赏情感体验的策略,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关注学生对音乐欣赏兴趣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欣赏课不像唱歌、舞蹈等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和音乐想象能力。如:欣赏《野蜂飞舞》,我将制幻灯片,从童话故事本身入手,将生活有趣的故事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幻灯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启发学生叙述故事内容。学生对童话故事主题的理解为欣赏音乐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平时应注重精心选择优秀音乐作品,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播放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如《课间十分钟》、《红星歌》、《时间像小马车》等佳品,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党的崇敬和热爱,感受欢快活泼的气氛,使学生的高尚情操等审美能力都得到培养。
(二)以欣赏为主线,将唱歌、舞蹈贯穿其中,融为一体,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兴趣。在教学中,把欣赏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歌唱和舞蹈对欣赏起到一个再认识的作用。
(三)从欣赏音乐作品的步骤和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实现从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飞跃。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听、看、唱、想、动、说的参与方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而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从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看”是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视觉的结合来感受美,这一点我在平时教学中里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来实现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因此我借助多媒体,通过观看动画、绘画、剪贴画及情景表演进行直观欣赏教学。其次,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音乐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而“想”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由感而发是有抽象性、多样性、模糊性等特点。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中能感悟到音乐作品的风格,在感受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也感受了美,净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作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听音乐等,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创作画,再依据自己画的画写一段简短的文字,或者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创编一段舞蹈。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获取音乐知识,从生活中去寻找音乐素材。
二、培养音乐欣赏兴趣的策略
(一)有趣的导入,引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音乐欣赏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1.故事导入。通过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导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图画导入。儿童对直观的视觉形象接受能力较强,而对抽象的声音形象感受力较低。
(二)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主要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稍显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文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获得音乐欣赏课情感体验的策略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情感的方式。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培养的,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产生一定层次的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在的教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开启音乐欣赏的大门,则要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所谓情感体验,是指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欣赏作品或演唱作品时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学生的情感应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一)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投入。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
情境的创设,最基本的是创设良好的课堂聆听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我积极鼓动他们听音乐时自然的肢体活动,同时也保证课堂纪律的良好,必要时要求闭目聆听,逐渐养成安静地听音乐的习惯。
(二)鼓励创造,引起情感升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引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对音乐的再创造。
总之,要想使音乐欣赏、情感融为一体,必须认真备课,对教材分析研究,切实从学生身心出发,以提高学生艺术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表现力,着力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完善人格品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及身、心、智能全面发展的现代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