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地摆栽培黑木耳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uieui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种技术是袋料栽培方式的一种创新,它模拟野生黑木耳的生态条件来满足它生长发育过程对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的要求。由于野外阳光(紫外线)照射,通风良好,可杀灭杂菌,提高抵抗杂菌能力,减少污染,同时利用喷灌设施,形成良好的成长发育条件,更好地促进耳芽迅速形成,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具有管理方便、速生生产、节本优质的特点。下面介绍一下黑木耳三级菌制作标准化操作规程。
  1 原料配方
  (1)锯末80%,米糠10%,麦麸4%,玉米面3%,豆饼粉2%,石灰1%,含水量65%。
  (2)锯末80%,稻糠13%,玉米面4%,豆饼粉2%,石灰1%,含水量65%。
  (3)锯末79%,麦麸20%,石灰1%,含水量65%。
  2 培养料配制
  将锯末筛好,量取所需要的数量。先把麦麸、米糠、石灰拌均匀,再与锯末混合拌匀,边加水边拌料,大约拌3~4遍,闷料1~2小时后,再拌一遍,检测含水量,用手紧捏培养料见水印而不滴水,含水量在65%左右。待水分适宜后,检测培养料的重量,按100斤干料计算,加水后重量在280斤左右,多或少应以锯末补充。每袋装料2.3~2.5斤,装110~120袋左右为准。配料时PH值保持在7~7.5,PH值稍高,可抑制霉菌生长,也可以防止培养料在配制过程中变酸。
  3 装袋
  首先检查塑料袋是否漏气,质量是否合格,对塑料袋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高压灭菌应选择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可选择聚丙烯和聚乙烯的任何一种,但以聚丙烯袋较好。规格一般在16.5~17×33~35厘米比较适宜。采用手工或装袋机装袋,手工装袋时,应边装料边压紧,一定要装紧装实。装袋高度在20厘米左右,中间用直径1.5厘米的木椎扎眼,深度至袋底留1~2厘米为宜。
  4 灭菌
  当天装袋要及时装锅灭菌,否则应放在低温处存放,防止温度高使培养料微生物繁殖严重,排泄过多的有害物质,残留在培养料中,抑制菌丝生长。袋与袋之间不能积压或摞放,应做到一层帘子一层袋,或装入钢筋筐装锅灭菌。
  5 接菌
  窝口菌袋的接菌方法:将菌袋培养料、内装棉球的塑料袋趁热从锅内出入在接菌室,然后用熏蒸性灭菌药熏蒸,门窗要封闭严密,待培养料温度降到30℃以下时,将菌种用5%来苏儿溶液或75%的酒精逐个表面消毒后带入接菌室,进入室内后,换上工作服,用10%来苏儿溶液雾化消毒后开始接菌。在接菌器具所创造的无菌区内开始操作,将装有棉球的塑料袋打开袋口,放在操作台上,但袋口不能脱离无菌区,点燃酒精灯,接菌工具、菌种棉塞、瓶口火焰消毒后冷却。另一人在无菌区内将袋内小棍轻轻拉出,俩人配合迅速接入菌种,将棉球从袋内取出经火焰烧烁后塞入袋内,一定要塞紧,按程序依次类推,每用完一瓶菌种做一次消毒处理。
  6 菌袋培养
  将接好菌的菌袋及时放入培养室培养,袋与袋之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5~28℃,不要长期超过28℃以上。应注意取暖设备周围的菌袋,防止高温。袋与袋要正规摆放,留有一定空隙,绝对不能堆挤过紧,更不能摞在一起,防止自身产生热量得不到散发,造成高温烧菌。袋内培养料温度与袋外温度形成温差太大,致使袋内产出大量蒸汽水,袋口菌丝体表面积水过多,隔离空气,使菌丝体缺氧,菌丝生长缓慢或不生长,严重时可导致菌丝体死亡。当培养5~7天,菌丝开始向培养料延伸,开始检查有无杂菌,发现杂菌应及时处理或重新蒸汽灭菌接菌培养。15天后,菌丝基本占领培养料料面并往下延伸1厘米左右,基本定植,这时应将温度降至20℃左右或20℃以下培养。后期的培养温度宁低勿高,因高温能造成低产或绝产,而低温养菌虽然生长发育慢,培养周期长,但菌丝生长粗壮,生命力强,产量高,抗病力强。
  7 出耳时期的管理
  (1)栽培场
  栽培场地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应选择背风向阳;周围开阔,没有遮阳物;地势平坦,土壤湿润,不积水、排水方便,地下水源丰富,无污染,PH值不超过7;空气新鲜,无尘土污染的地方。
  (2)整地做床
  首先顺流水方向挖排水沟,然后做床,方向不限,视地形而定,只要排水方便,床面不积水便可,床宽160厘米,高10厘米左右,两床之间留40厘米作业道。有条件时,床面铺3厘米厚的干净沙子最好。
  (3)划口方法
  将育成已经转化好的菌袋用清水冲洗一遍。冲洗时将菌袋装于铁筐内,用自来水直接冲洗或摆在床面上淋水冲洗。自然晾干后,开始划口,把袋口多余部分全部剪掉,以利于菌丝透气。在菌袋上下周围划V型口15~18个。单测口斜线长度1厘米左右,呈45°角,口深0.5厘米。三角尖一定要划开、挑出。
  (4)摆放菌袋
  边划口边摆在床上,袋口朝下倒置,袋与袋之间留3厘米空隙,随时覆盖草帘。注意:划口后的袋一定要及时摆放,不可摞堆或装在袋子里,不要长时间装在铁筐里上摞,也不要摆入在培养室架子上,因为菌袋划口后,透气好,菌丝发育旺盛,菌丝体要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高温烧菌,严重时,可造成绝产。当自然温度超过30℃以上时,不能划口摆袋。
  (5)催芽期浇水管理
  当自然温度在15℃~25℃的条件下,10天左右从划口处产生耳基(形成黑线),这时期开始喷湿草帘子,菌袋上面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四周用石头或其他物体压住即可,不可用土埋严封闭,防止缺氧。中午高温时间必须有专人观察温度,以袋顶塑料膜内测温度不超过25℃为准,如果超过25℃以上时,应向草帘喷水降温,并且将两边塑料膜掀开塞在草帘下面,让其透风降温,当自然温度超过28℃以上时,应将塑料膜撤掉,覆盖草帘保湿。往草帘上喷水时应做到少喷勤喷,保证草帘子潮湿,维持袋与袋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待耳基形成转化成耳芽时,这期间空气相对湿度需要增大到90~95%之间。栽培场地要有专人看管,喷水次数增多,始终维持草帘湿润。要经常观察耳芽是否干燥,若因草帘覆盖时淋水不均,有部分耳芽干燥时就需要晚间将草帘掀开,直接往菌袋上喷雾状水,直到耳芽湿润,第二天早晨再喷一次,将草帘覆盖好,白天继续喷水保湿。以后经常检查耳芽的干湿情况,遇雨天时,将草帘撤掉,任其雨淋。一直到由耳芽分化成耳片,朵型在2厘米左右时,应停水,将草帘去掉,开始分床管理。
  8 采收晾晒
  (1)晾晒方法:当子实体长至七八分成熟时,就是木耳全部开片后,根基变小,要及时采收。因为这个时期的木耳质量最好、产量高。采收时,用手握住子实体拧掉即可,木耳根有菌渣的部位用刀片割掉即可。下过雨的木耳水分太大,不能采摘,待雨过天晴后,耳片自然卷曲后再采摘,采摘后耳片朝上单摆在筛网上晾晒,不要翻动,直到耳片全部干燥后方可收拢,若遇雨天,应提前准备塑料膜覆盖。
  (2)烘干方法:利用烘干室、热风炉、火炕烘干,但应注意以下几点:A、不能长时间低于50℃以下,应先将温度提高到60℃以上时再将木耳放入,始终维持60~70℃。B、应安装换气扇,随时将潮气排出。C、木耳必须在七八分成熟时采收,过期的和含水量太大的木耳不能进行烘干。D、烘干时要单层摆放,不能翻动,直至烘干到七八分干时方可收拢。
其他文献
伴随媒介化社会的到来,权力结构、社会关系随之变化重构。对于媒介权力、媒介赋能等相关性别议题的提出与关注,其本质是对权力再分配的必然诉求。虽然对个体赋能的实现难度不
本文主要通过傅抱石先生描绘的《唐人诗意仕女图》,研究其如何以画家的理解和细腻的感觉、精妙的笔墨和令人叹服的奇思妙想、章法布局去表现与古人、时人皆不一样的人物画。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正十六烷纳米液滴在光滑壁面上的润湿行为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壁面厚度、长度(或宽度)、截断半径及分子数对接触角的影响不大。随着壁面作用势能
一、示范目的    为开发推广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关键配套技术,对水稻田除草剂直播星进行示范,以开发配套的化学除草技术,为水稻生产服务,特做此示范。    二、示范设计    1、示范区的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性质和肥力均匀一致,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杂草常年发生较重的克利镇河北村贾长城水稻移栽田地块为示范区。  2、示范设置  直播星示范药剂由浙江天一农化有限公司提供。贾长城水稻示范区面积为2
针对传统的网络可靠度挖掘精确度较低,且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灰色系统理论下复杂网络可靠性度量挖掘方法,首先利用优化、动态优化、量化、因素分析以及思想开发构建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并计算复杂网络的广播与单播模式的连通可靠度,再通过周期数据延时所确定的可靠度、周期数据的正确可靠度、非周期数据的延时确认可靠度、非周期数据的确认可靠度、数据延时的确认可靠性、数据延时的确认可靠性和流数据信息的完整可靠度,
传统物联网密文数据捕获方法的误差较高,捕获时间过长。为此,对嵌入式异构物联网密文数据动态捕获方法进行优化。通过小波变换平移处理异构物联网初始数据,得到初始数据及其噪声关联性;根据阈值滤除噪声系数,实现小波系数重构;采用簇数据样本集合平方误差和推算出类别集合,利用映射函数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实施变换;应用拉格朗日乘子创建拉格朗日乘函数,获得对偶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结合对称加密算法与公钥加密算法对数据
董寿平(1904—1997)绘画风格来源庞杂,上溯宋元,下至明清,皆为他所学习的对象。但在董寿平风格形成期,来自恽寿平(1633—1690)的感召力对他影响尤甚。本文拟探究恽寿平对董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