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托,但有些教材按照其固有的结构进行讲解,会出现理解上的不深入或者偏颇,这时就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剖析,深入研讨,突破教材的局限,理清思路,突出主旨,抓住主线进行讲解。实践证明,这种深入中职语文教材的解读方式,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是对语文教学方法的深度探索,体现的是崭新的语文教学思路。
[关键词]教材;文本;解读;突破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托,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遵循教材来展开,根据教材结构,选择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仅仅根据教材进行教学还是不够的,有些篇章,虽然按照教材固有的结构进行讲解,先辨析字词,再梳理文章思路,最后分析课文,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教材或者练习册等辅助材料,也能概述和了解文本的中心或者主题,但理解力不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也不够,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就没有很好的实现。
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不能讲特深特难的内容,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其次,教材也兼顾了学生的这一学习起点,所选课文既参照了高中的选文,又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的基础,适当降低难度,有的课文内容甚至是一目了然就可以把握其主题思想的。
尽管如此,有些课文内容仍需深入研究,其主题思想需要深入挖掘,通过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才能指导学生深入学习,理清思路,把握主旨,了解作品情感,从整体感知课文传达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价值观。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材文本的解读。
一、 遵循教材文本的思路,指导学生有序学习
中职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思路清晰,主题彰显,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
来讲都属于俱佳的文本,这类文章适合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参的指导意见来上课,也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例如:《我的母亲》这一课,文章以时间的先后为序组织材料,从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一直写到去世,脉络清晰。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只要找出文中表现时间顺序的语句,就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和内容了。如:“母亲生在农家”,“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母亲已去世一年了”,等等。课文前后六次提到母亲对“我”的影响:从母亲那儿“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养成了“好客的习性”,形成了“软而硬的个性”,“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同时,坚持做人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些内容贯穿全文,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母亲的伟大。再如,《卖白菜》一课,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大致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以此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教材文本学生基本上可以跟上教师的思路,理解起课文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不困难。
二、 突破教材局限,梳理文本思路,突显文章的主旨
中职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虽然也能够理解上去,但感
觉有些牵强。只有认真梳理文本的思路,突破教材的局限,才能使学生明确文章的主旨。最典型的要数《像山那样思考》一课。按照教材和教参的指导,我们一般这样给学生解读:第一部分,阐述狼嗥饱含的生态意义和生命意义;第二部分,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第三部分,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这些内容在教材里都有体现,但不够突出,学生理解起来感觉比较松散。如果我们突破教材的局限,从一声狼的嗥叫引发的恐惧讲起,无论动物或者人类都会对狼产生恐惧的心理。那么人将采取的行动就是捕杀狼甚至消灭狼,接下来消灭狼以后,人们发现出现的生态破坏的恶果,由此引发对狼的生态意义的思考,呼吁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这样思路就完全清晰了,而不是将狼的生命意义与生态意义混为一谈,便于学生对文本做出准确的解读。
再如《咬文嚼字》一课,这是一篇畅谈文艺创作的随笔,作者在文章开头举例,从不同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然后得出结论: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接着作者从正面援引实例,证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使文章意蕴丰富;紧接着又从反面援引实例证明误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产生“套板反应”这一流弊。最后作者才在文后点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标、要求和条件:要想使阅读与写作达到最高目标——艺术的完美,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互相吻合。这样的讲授也是可以接受的,但问题在于学生对课文的三个例子便不会印象很深刻。我在教学中这样解读这篇课文,首先从三个语言文字运用的例子入手:一是郭沫若改字——“你是什么”或者“你这什么”的例子,然后找同学评析哪个改得好,给出原因,由此还可以展开一些语法知识,让学生了解;二是王若虚改动《史记》里“李广射虎”的一段文字,同样找学生翻译并点评;三是“推敲”典故,改字一例曾经传为千古美谈,但通过学生的分析,结合课文我们发现无论下“推”或者“敲”字,关键看表达的意境,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将三个炼字的例子,单独拿出来讲解,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对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很重要,这是我们教好课的前提。熟悉文本才能深刻体会人生,给学生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除了上述两种按照教材顺序解读,还是突破文本局限的解读,还要求教师能够旁征博引,将教材的内容适当扩展,这样才有利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通过语文课引导中职学生感悟人生,了解社会,学习文化,提高修养,成为合格的人才。
选入中职语文教材的课文丰富多样,反映着古今中外的多彩人生,只有深入理解,挖掘教材,突破局限,才能理解文本的深意。教师的正确引导将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指引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知识和文化,感受汉语的无穷魅力,体会汉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语文学习上获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语文》(基础版上册),主编:倪文锦于黔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2]《语文教学参考书》(基础版上册),主编:倪文锦于黔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关键词]教材;文本;解读;突破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托,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遵循教材来展开,根据教材结构,选择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仅仅根据教材进行教学还是不够的,有些篇章,虽然按照教材固有的结构进行讲解,先辨析字词,再梳理文章思路,最后分析课文,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教材或者练习册等辅助材料,也能概述和了解文本的中心或者主题,但理解力不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也不够,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就没有很好的实现。
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不能讲特深特难的内容,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其次,教材也兼顾了学生的这一学习起点,所选课文既参照了高中的选文,又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的基础,适当降低难度,有的课文内容甚至是一目了然就可以把握其主题思想的。
尽管如此,有些课文内容仍需深入研究,其主题思想需要深入挖掘,通过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才能指导学生深入学习,理清思路,把握主旨,了解作品情感,从整体感知课文传达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价值观。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材文本的解读。
一、 遵循教材文本的思路,指导学生有序学习
中职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思路清晰,主题彰显,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
来讲都属于俱佳的文本,这类文章适合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参的指导意见来上课,也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例如:《我的母亲》这一课,文章以时间的先后为序组织材料,从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一直写到去世,脉络清晰。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只要找出文中表现时间顺序的语句,就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和内容了。如:“母亲生在农家”,“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母亲已去世一年了”,等等。课文前后六次提到母亲对“我”的影响:从母亲那儿“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养成了“好客的习性”,形成了“软而硬的个性”,“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同时,坚持做人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些内容贯穿全文,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母亲的伟大。再如,《卖白菜》一课,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大致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以此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教材文本学生基本上可以跟上教师的思路,理解起课文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不困难。
二、 突破教材局限,梳理文本思路,突显文章的主旨
中职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虽然也能够理解上去,但感
觉有些牵强。只有认真梳理文本的思路,突破教材的局限,才能使学生明确文章的主旨。最典型的要数《像山那样思考》一课。按照教材和教参的指导,我们一般这样给学生解读:第一部分,阐述狼嗥饱含的生态意义和生命意义;第二部分,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第三部分,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这些内容在教材里都有体现,但不够突出,学生理解起来感觉比较松散。如果我们突破教材的局限,从一声狼的嗥叫引发的恐惧讲起,无论动物或者人类都会对狼产生恐惧的心理。那么人将采取的行动就是捕杀狼甚至消灭狼,接下来消灭狼以后,人们发现出现的生态破坏的恶果,由此引发对狼的生态意义的思考,呼吁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这样思路就完全清晰了,而不是将狼的生命意义与生态意义混为一谈,便于学生对文本做出准确的解读。
再如《咬文嚼字》一课,这是一篇畅谈文艺创作的随笔,作者在文章开头举例,从不同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然后得出结论: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接着作者从正面援引实例,证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使文章意蕴丰富;紧接着又从反面援引实例证明误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产生“套板反应”这一流弊。最后作者才在文后点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标、要求和条件:要想使阅读与写作达到最高目标——艺术的完美,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互相吻合。这样的讲授也是可以接受的,但问题在于学生对课文的三个例子便不会印象很深刻。我在教学中这样解读这篇课文,首先从三个语言文字运用的例子入手:一是郭沫若改字——“你是什么”或者“你这什么”的例子,然后找同学评析哪个改得好,给出原因,由此还可以展开一些语法知识,让学生了解;二是王若虚改动《史记》里“李广射虎”的一段文字,同样找学生翻译并点评;三是“推敲”典故,改字一例曾经传为千古美谈,但通过学生的分析,结合课文我们发现无论下“推”或者“敲”字,关键看表达的意境,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将三个炼字的例子,单独拿出来讲解,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对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很重要,这是我们教好课的前提。熟悉文本才能深刻体会人生,给学生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除了上述两种按照教材顺序解读,还是突破文本局限的解读,还要求教师能够旁征博引,将教材的内容适当扩展,这样才有利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通过语文课引导中职学生感悟人生,了解社会,学习文化,提高修养,成为合格的人才。
选入中职语文教材的课文丰富多样,反映着古今中外的多彩人生,只有深入理解,挖掘教材,突破局限,才能理解文本的深意。教师的正确引导将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指引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知识和文化,感受汉语的无穷魅力,体会汉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语文学习上获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语文》(基础版上册),主编:倪文锦于黔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2]《语文教学参考书》(基础版上册),主编:倪文锦于黔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